(樂購網專欄 作者:城宇)稀稀落落,寂寂寥廖,是2013年北京春節帶給我的最大感受。紅字貼的少了,爆竹聲也不如往年多了,年味可謂越來越淡了。大部分人已經返京,并開始了新的工作與“征程”。連日的走親訪友和朋友聚會,使得我這個以文字為生的人,對于文字倒是有些生疏了。不過還好,見聞不少,筆感猶在,不妨將2013年我的春節感受記錄下來,與各位共享。
交通篇+餐飲篇:
可能有很多朋友會問,為什么上來不說別的,而是先說交通。且聽我徐徐道來:北京的交通歷來是個老大難問題。曾經有這么句玩笑話“北京的交通能餓死人!”以前有一哥們自己開車回家,晚上5點半下班,走的北三環馬甸,回勁松。結果這哥們8點愣是沒到家,給餓個半死。原因很簡單——堵車!
相信不少在北京的朋友,無論是坐公交還是坐地鐵,或者是自駕車,一定都經歷過少則幾十分鐘,多則幾個小時的堵車經歷。但是,自打大年二十八開始,北京的路面就變得出奇的好走,交通廣播里平時老播的擁堵路段,此時都變成了一路暢通。一開始,我也納悶,怎么突然之間車就少了,人就沒了?后來看到一篇報道,說因為節日原因,有將近1000多萬人返鄉探親或是回家過年,北京儼然一座空城了。于是,就出現了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北京馬路上一輛車沒有,街頭連個人影都見不到的情景了。說實話,在北京生活這么多年,頭一次感覺北京的馬路原來也不窄,北京的街道原來也這么干凈!
不過,外地人的離開,也給北京人或者留在北京過年的人們帶來了很多不便。比如,過節大家聚會,保不齊有個飯局或者娛樂活動。但是酒店和餐廳的服務員都回家了,服務人數明顯減半。于是人手不夠、上菜緩慢、服務不周到,等各種不便和煩惱便突出涌現出來。再比如,就算不下館子,全家人想在家吃飯,但是賣菜的卻回家了,于是要么是無菜可買,要么就是價格狂飆。節前,一斤西紅柿2.5-3.0元/斤;但是現在,5元/斤還不還價。超市里則連像豆芽這樣的平時幾乎無人問津的蔬菜,也變得一菜難求;面包店則更是出現緊缺,因為豆沙沒人送貨,結果以前可以做10種的面包,現在卻只有5種。顯然,外地人的離開使得包括餐館、菜市場、超市、面包店這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餐飲行業備受影響。當然,這只是用餐飲舉例子,相信受此影響的決不僅僅是餐飲。
友情篇+愛情篇:
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而除了父母之外,朋友和愛人無疑是最關鍵也最重要的人。2013年過節,友情篇的最大體現在拜年上。今年收到的拜年短信比每年都多,除了同事與合作伙伴之外,不少以前的同學和朋友都通過各種方式發來了拜年信息。如果是以前,我肯定會用“拜年短信”這個詞,因為的確通過短信形式拜年幾乎是以前絕對甚至唯一的方式。但是今年卻發生了明顯的改變。首先,短信拜年仍在,而通過這種方式拜年的人大多數以非常要好的朋友或者年長一點的群體為主。其次,微博和微信開始成為拜年的主要陣地。其中微信更是達到了頂峰,可以說有超過75%的拜年信息是通過微信收到的。微信因為更具有點對點特性,而微博則更凸顯傳播性和評論性。所以大多數人通過微博來“評頭論足”,而微信似乎更適合拜年和講“悄悄話”。
說到這個悄悄話,就該聊一聊大家最關心的“愛情篇”了。相信不少人在過節走親訪友時都會給長輩拜年,除了聊聊工作,聊聊健康等話題之外,“有沒有男/女朋友?什么時候結婚啊?什么時候要小孩啊?”這幾個問題一定是出現幾率最高的。事實上,我也同大家一樣,被問到了這些。但是,對于那些以事業為重,或者說還在為生計奔命的“IT屌絲”來說,愛情、結婚、生子似乎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單身男女青年的比例也是水漲船高,但這是否就意味著結婚生子都是遙遙無期呢?我看未必。
對于男人來說,可能40仍然還是一枝花,但是對于女人來說可遠非如此。女人的黃金年齡一般在20-25歲左右,而在與一些未婚女性朋友的聊天中發現,有超過50%的女人認為25歲左右結婚是最合適的,27歲也可以接受。而29歲卻成了一個很敏感的年齡,如果在這之前,還沒有把自己嫁出去,女人們就開始著急了。這點即使自己沒感覺,但是聽到家里人的嘮叨,再看看周圍朋友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剩女”的危機感不請自來。而這種擔憂與顧慮對于男性而言要相對小很多。
不過男人們的日子也并不輕松,看看自己的腰包和存款,再看看周圍無比豐富的物質生活,而在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里,如果沒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沒有一輛屬于自己的座駕,哪個女孩愿意跟你?找個合適的人結婚似乎成為一種奢侈。雖然很多女孩明確表示不需要這些,也并不拜金。但顯然,誰都知道房子帶給女人的安全感最強,對于婚姻的保證性更強,而等車和擠地鐵的滋味更是不好受。女人們普遍表示:“如果真是一個愛自己的男人,就應該為自己去奮斗這些。”
話雖如此,不過我倒是覺得男人們也不必灰心喪氣,因為還是有很多不錯的女孩在等著你們。從節前到今天,已經有至少5位同在媒體圈或者從事互聯網工作的女性朋友托我給介紹男朋友。而與去年相比,這點倒是今年最大的變化,相信與家里的嘮叨和自身的危機感不無關系。現在各種婚戀網站眾多,但是真實性卻不敢恭維。有個朋友在世紀佳緣認識了一個女孩,兩人聊得很是投機,費了半天勁,把女孩約出來,結果見面一聊,發現滿不是那么回事。朋友回來后大呼“上當!”我們問他為什么,他卻死活不肯說,可能是礙于面子吧。我倒是覺得除了在網上找,親戚或朋友介紹,以及多參加一些聚會,或許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在網上聊的再Happy,也不如在現實中見一面。眼見為實這四個字,在談戀愛上就像黃金般珍貴。因為他可以讓你更全面的了解一個人。
碼字的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旦開了“閘”,這字數就如洪水般不受控制。這不,洋洋灑灑已經2000多字了。不過還好,2013年的春節見聞感受也算是進入了尾聲。說實話,對于一個互聯網專欄作家,平日里只評論互聯網的人來說,寫這種隨感更輕松自由。不用藏著噎著,有什么說什么,是什么就寫什么。如果大家喜歡,來年有空的話,希望在我的博客和專欄里多寫點這樣的文章,與大家一起記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發生在北京的那點事兒……
推薦閱讀
2013年2月17日,深圳騰訊大廈,騰訊員工在馬化騰辦公室外排隊領紅包。排隊領紅包的人從39樓一路排到1樓大廈外,據說有四五千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速途專欄:一位IT從業者的蛇年春節見聞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30218/259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