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階段,越來越多的朋友都在感嘆生意的艱難。做傳統媒體的悲觀絕望,做新媒體的也好不到哪兒去,光賺吆喝不賺錢。做硬件的公司自嘲自己不算科技企業,做科技的如微博facebook也在苦苦尋找商業模式。做線下零售的罵線上搶了自己生意,做線上的說我他媽的也虧錢呢。
這個時代怎么了?是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還是有些事情起了變化?這兩天和兩位我很要好的朋友長談之后,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漸漸清晰了一些:此刻,人類社會正處于兩個文明交匯的節點上,工業文明在信息技術的催化下正在向巔峰進發,它會在涅磐之后迎來真正信息文明的到來,但這個過程,必然是令人無比痛苦的。
四個文明
人類文明從古至今,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狩獵文明,也就是石器時代,那個時候的人和動物區別其實不大,無非就是會用點工具會點把火,生存基本靠運氣,勞動基本靠斗毆,誰力氣大能打架誰就做老大,餓了就去打獵不餓就在家睡覺,基本沒有多余的食物,根本沒有世襲、民主這些政治概念。
第二階段是農耕文明,人類學會種地了,不但餓不死了,而且還開始有剩余產品了,這時發生了個根本的變化,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產生了階級,勤勞種地的人成了富人,懶惰的人還像以前做動物時那樣窮著,兩類人發現自己不平等了,富人一旦富過以后,就不愿意再窮回去了,于是希望保持現狀,政治產生了,有人當了國王,有人成了奴隸。這個階段的生產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大部分人生活在農村,以種地為生,只有小部分貴族在城市生活。講究“奴隸道德”的基督教(尼采說的)和基本差不多也是奴隸道德的儒家學說,在西方和東方成為了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
第三階段是工業文明。蒸汽機的誕生是標志性事件,根本的驅動在于啟蒙運動,科學和理性的光輝照耀了西方,讓人類的生產力如脫韁的野馬一樣突飛猛進。工業文明的特點是,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被機器大生產所取代,人類由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變成流水線上的一個螺絲釘,社會組織從原來的扁平化狀態走向集中化,企業組織取代個人成了經濟活動的基本單位。工業精神追求的是更多、更快、更便宜、更標準化,企業的管理方式強調自上而下的控制力。簡單的說,雖然我們什么都有了,但是我們變得千篇一律,毫無差別,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失去了自由。
第四階段是信息文明。信息文明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這個我可不敢去下定義。我的感覺是,它從web2.0出現的時候就開始萌芽了,當前這個時點是它初現崢嶸的階段,但是距離徹底進入,早說可能還有10年時間,要是不順利可能還要再晚。所謂信息時代,是一個現實世界徹底數字化的時代,所有人、所有物、所有空間位置、所有時間、所有行為,全部都會數字化。云計算,是信息時代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
雖然電腦在60年代就已經出現,網絡也在90年代開始普及,但是我不認為那是信息時代的開始,因為他們只是工業文明框架之下的另一種更先進的生產工具而已,它們提高了效率,卻沒有改變根本性的東西——我們的生產組織方式、意識形態、社會形態。
而信息文明,則是要把工業文明的這套體系徹底顛覆掉的,就像工業文明顛覆當初的農業文明一樣。信息文明的形態,是“失控”。凱文凱利的著作是對這個時代最好的預言。
我理解的信息文明
要理解失控,我們就必須先把自己從小學會的工業文明思考方式先揚棄掉。反問一下這些問題:為什么一定要有企業?為什么生產一定是要大規模的?為什么必須要社會分工?為什么產品必須標準化?為什么一定要通過中間商進行銷售?為什么非要擴大市場份額?為什么必須先生產后銷售?為什么一定要控制所有一切?
工業文明最重要的假設是理性人和自由市場假設,這是奠定整個文明大廈的基石。由于人都是理性的,只會做對自己好的事情,所以人都是要更高更快更強的,都是要控制一切的。 而自由市場假設則認為市場是有效的,只是調節的時間可能會有些滯后。可是別忘了,自由市場假設有個關鍵性前提,那就是信息對稱,而工業文明時代恰恰無法做到這一點。就好像不存在牛頓物理學假設的那個"理想狀態"一樣,信息充分的狀態也是不存在的。
可以說,信息不對稱,是導致工業文明不可克服的問題的罪魁禍首。
于是,一方面人類要實現理性人假設所提出的目標,另一方面又要面對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人們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進行折衷。比如,工廠生產出了產品,但是它不知道誰需要產品,所以它就把產品放到商店里去賣,等著消費者自己來自投羅網。比如,品牌商購買媒體的廣告,像撒胡椒面一樣去通知所有的潛在消費者,而不是直接去向那些有需要的人推銷。信息不對稱還導致了過度的競爭,企業把很多成本花在遏制競爭對手方面,這等于抬高了產品的成本,最后還是由消費者來買單。
以上這些在工業文明再正常不過的場景,在信息文明時代將會變的可笑。我想那個時候的人回看這段歷史的時候可能會笑,"你們看那些原始人,在不知道能不能賣掉的情況下,就生產了那么多的牛奶,最后還要倒在河里,這簡直太2了。"因為在未來,生產是以銷售為指導的,社會資源將不再像現在這樣浪費,效率的提升不是靠成本降低,而是靠浪費的減少。
在信息文明的社會里,我們現在的企業組織、國家可能會最終瓦解,起碼目前單純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可能會瓦解,代之以目標多元化的新型組織。那時,指導商業行為的不再是類似比爾蓋茨、拉里佩奇這樣的領袖,命令會來自一個個分散的個體。生產多少東西,不是提前幾個月就由領導決定,而是由消費者把需求輸入matrix(借用黑客帝國的概念,用在這里應該挺形象的,但是它不是像電影里那樣的一個有自己主觀意志的主體,而是一個平臺,把全世界連接起來的一張巨網),然后再由matrix通知生產者需要做什么、做多少。
這么說可能有些枯燥,給大家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媒體,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它的產品是信息,信息無形,因此它是最容易被數字化產品替代的一個行業,信息革命給這個行業所帶來的變化也是最快、最徹底的。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楊秀江)大家好,我是楊秀江,來自四川德陽,今天來給大家談一談自己網絡的一些經歷,來談一談自己個人的一些網絡經歷和迷惑,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能夠引導自己成長的老師,作為一個90后的奶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文明的沖突和社會秩序的重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30122/25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