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的快速發展,“云”技術在互聯網中運用的趨勢提升,云主機的概念也火熱起來,越來越多的IDC公司為用戶提供了云主機服務。大力的宣傳,使得用戶如何在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云主機業務中,用戶如何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發展需求的產品,成了問題?
本文分析在現階段在中國IDC行業里關于云主機、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的一些差異。
1、首先關注的是費用投入:
按目前中小企業電子商務需求的中低端配的配置計算,4核至強CPU、4G內存、300G硬盤、最少5M帶寬。

注:服務器租用的硬盤一般為SATA 500G,而云主機硬盤一般不足300G;托管價格以當前報價最低款計算。
通過此分析,我們明顯的發現三者之間的差異。

通過分析,針對個人及小團隊初始投入,使用云主機會更靈活和實惠;但針對企業長期使用,服務器托管是不二的選擇。
2、機房及網絡選擇:

針對企業用戶需求的網絡穩定性而言,100M共享與10M獨享,更建議使用10M獨享。但針對服務器遷移靈活性而言,云主機占有非常大的優勢。
對于網絡質量,機房一但選擇,網絡質量就恒定,很難說誰更具有優勢,經驗告訴我們,越是穩定的客戶群,網絡就越穩定,所以,服務器托管區域的網絡一般比云主機及服務器租用區域較有優勢。
3、交付使用時間:

4、易用性:

在易用性方面,云主機更占有優勢。
5、性能及擴展:
云主機基于虛擬化技術,方便用戶升級,用戶可直接在線自助選擇升級,彈性較大;
服務器租用一般由IDC公司提供固定型號的產品選擇,升級直接升級為更高級產品,升級空間并不大;
服務器托管升級由用戶自行升級部件,可擴展空間由所購買服務器擴展性決定,為了更大的擴展性,服務器在初始購置時需要考慮這方面的需求,對用戶要求稍高。
6、性能及按需分配:
在整體測試中,云主機與獨立服務器(含租用及托管)的同等標稱配置下,云主機CPU性能不如獨立服務器,但突發使用下,云主機彈性較大。
按需分析是針對云主機運營商而言,針對用戶來講一但購買,對這塊的關注并不會太多。
故對整體要求很性能穩定的情況下,更建議用戶自行配置高性能服務器托管,性能理念有保障。
7、容災性
云主機自動備份及冗余,但根據實際使用中的經驗,仍然需要用戶自行異地備份。
服務器租用及托管需要用戶自行進行本地備份及異地備份,冗余需要用戶更大投入及更高技術水準。
8、磁盤瓶頸:
磁盤瓶頸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磁盤速度,二是磁盤容量。隨著數據爆炸式的增長,企業對磁盤的需求也要求更大,更快。
云主機在理論上通過磁盤陣列集群非常好的解決了磁盤的速度問題,但磁盤空間普遍非常小,在200G以內,大多為100G以內;服務器租用磁盤一般在500G至1T之間,普遍采用SATA磁盤,容量大,性能一般;服務器托管用戶,磁盤大小及性能取決于用戶所配置的服務器。
在實際使用中,云主機的磁盤寫速度明顯不如獨立服務器;同時因為共享存儲的特點,云主機經常出現I/O的起伏較大,或I/O不穩定的情況,此情況不會在獨立服務器上存在。
因為共享存儲,云主機的磁盤速度最高可達800M/s,而獨立服務器不采用SSD等情況下,一般在130-160M/s之間。但是,云主機的磁盤速度是共享存儲,受主機數量等影響,實際上并不可能達到此峰值,雖在突發速度上占有優勢,但希望在長期持續穩定的持續速度上并不占有優勢,而這塊正是企業用戶所需要的。
在企業使用中,目前而言獨立服務器(服務器租用及托管)更占優勢,畢竟容量大,持續速度保證才是最看重的。
9、可用性:
大多數當前關于云計算的討論未能理解,云計算模式便利的因素將要釋放洪水般巨大的計算需求。需求的釋放會給可用性帶來壓力。
根據《云中性能調查報告》顯示:由于基于云應用的拙劣性能,在北美的組織每年平均損失幾乎100萬美元。在歐洲,平均損失超過75萬美元。由于對性能的憂慮,58%在北美的組織和57%在歐洲的組織放慢或猶豫采用基于云的應用。94%在北美的組織和84%在歐洲的組織認為對云應用的SLA必須基于實際的終端用戶體驗,而不僅僅是服務供應商的可用性量度。
而比較傳統的服務器租用及托管都屬于非常成熟的模式。
在用戶最終要選擇是使用云主機還是租用IDC商的服務器,還是自備服務器托管,這都需要進行認真的考量。
10、安全性:
此項放到最后,是為了突出安全性的重要性。硬件有價,數據無價。特別是針對企業及電子商務用戶,數據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時這也是幾乎所有云主機提供商避而不談的話題。
云計算的安全問題《適合于新時代的新安全模式》認為云計算安全改變了一切。云計算的可擴展性依賴于共享以前從來沒有共享過資源。在傳統的數據中心內,圍繞需要保護的基礎設施和數據構建穩定的邊界,在適當的位置可以安置管理程序和控制。由于組織能夠控制其服務器的位置并且利用全部物理硬件,這種部署比較容易管理。然而,在云中,由于應用動態地遷移并且組織與第三者共享同一個遠程安置的物理硬件,邊界變得模糊并且減弱了對安全的控制。
推薦閱讀
在網站分析中,經常會做網站優化測試,就會比較不同方案的轉換率,例如跳出率,訂單購買率,按鈕點擊率等;也會記錄訪客或者客戶的詳細數據表現。但很多時候差異都很小,究竟是保持現狀還是全面采用新方案的內容,很難>>>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920/86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