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開始來的時候,產品那邊的想法是做一個很輕量的產品,每個用戶除了頭像、基本注冊資料之外沒有太多東西。但我就覺得作為一個社交產品其實是還原現實社會,應該讓大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同社交優勢也在上面體現:有的人可能是長得很美頭像很漂亮;有的可能是教育背景是名校畢業的;有的可能工作背景在500強,是高管;還有的比較有內涵有思想有趣味,可以綁定微博、豆瓣來展示。當時我就是覺得這個社交產品,如果是我來用的話我就不知道怎么用,我長得不帥,又不能靠照片吸引人,但我有別的東西希望別的用戶能知道的。討論之后,我們還是把這些東西加進1.0版本里去了。
用什么手段促進產品活躍度
盡管好多人在網上講人工手段怎么運營活躍度,我個人覺得都是扯淡。我只是判斷,一個社區的活躍取決于女性用戶的活躍,女性用戶的活躍取決于她在這里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社交需求,第二能不能規避一些冒犯、騷擾,給女性安全感。所以我們安排了一個七八人的團隊,每天處理舉報信息。每天我們收到2萬個左右的投訴,基本上都是1個小時內處理掉。
關于“約炮”這個東西,我們從來沒有主動宣傳過。但一個社交產品,有一堆漂亮女用戶,又主要是點對點交流,地理位置又近,很自然被往這個方向上引,媒體又喜歡噱頭,就給放大了。
我對約炮神器這個稱呼沒什么特別反感,我是83年出生的,那一年嚴打,很多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們有更多的自由選擇,這是個好事情。我也不喜歡談論道德,我只相信自由的價值。
我介意的是這對我們產品是個比較狹隘的理解。我們每天收到2萬條舉報,但每天有接近5000萬條信息,270萬活躍用戶,而且舉報量里的有效舉報實際上也不到一半,這就說明其實陌陌上面不全是騷擾,不全是所有人天天在上面聊一夜情。我們一再跟大家強調,這上面的用戶是有更多復雜關系和訴求的。
但這種品牌形象完全靠公關是不大可能徹底改變的,除非你產品做很大調整,現在提供一個熟人通道,不再走陌生關系的主線。不過我們也會加大對市場的重視。
這個月,陌陌會推的2.0版本,主要功能點就是增加基于地理位置的群組。我們跟米聊那種雜亂的大廣場或者微信那種純粹的熟人圈不一樣,我們的機制非常嚴格,一開始只允許20個人,不活躍的我們會淘汰掉,有群組管理員的概念,每一個群的建立和編輯都需要人工審核,確保最終呈現的是真正有價值的群組。我想做的是基于地理位置的關系沉淀。比如基于小區的業主群組,業主都能加進來,方便聯系,一起聊子女、物業、生活的問題。以前有業主有QQ群,但那個你拉人進來很不方便,有LBS就不需要了。通過陌陌群組就可以找到自己的鄰居,慢慢轉化成熟人關系,慢慢恢復城市的社區文化,可能確實能改變一些人的生活,幫到很多人。
群組的運營工作要更復雜。這個群組會需要我來建立、引導,包括我希望它呈現什么形式,我會做出一整套邏輯出來。陌陌的運營團隊也還需要加人。現在公司60人,運營也就12人,不多。
下一階段:沉淀關系,死磕LBS
沉淀關系是我們下階段的問題,涉及到我們的產品是否需要轉型。我們的前期目的是希望那些關系已經有簡單沉淀的用戶在產品上有一個持續的互動,讓這個產品比較有生命力。要是給了用戶足夠的空間和互動機會,他一般是不會轉移的,因為轉移成本比較高,而且以后要是有了群組,轉移成本更高。
這是我們下一個階段的重點工作,具體怎樣的形式,我們也還在討論。我大概的想法就是給用戶更多表達的機會,能更立體的展現自己,希望社交的切入點更豐富。
我們希望在產品3.0的時候做一些比較大的改動,在新功能之上,我們會去做一些運營工作來讓用戶意識到這個產品還能干嘛。不然,以前就算運營做得天花亂墜,說白了還是個一對一的場景社交。其實QQ、微信、豆瓣都有約炮的功效,但它們的產品層次夠豐富,“約炮”就不成為它的問題。所以等用戶到一個很大基數了,產品也更加多元了,就沒人再會這樣單一去定義你,因為每個人都用,每個人訴求不同。
我們就是要挖掘地理位置的最大價值,這里面有很多可以挖掘,也確實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其實好多LBS產品一開始就>
商業化或者盈利模式也完全不是問題,不過我們目前不著急,我們沒有資金壓力,而且這個也需要市場培育。明年的時候我們日活躍用戶或者說UV,就有可能超越門戶網站了,但現在大家都往門戶上投廣告,因為有認知了,移動互聯網也需要市場認知的過程,其價值還沒有被充分意味到。
總之,陌陌未來所有產品設計都不會離開最基本的點,就是LBS。接下來這一年我主要的工作是保持用戶高增長的同時保持高活躍,我們現在的用戶日活躍大概22%到23%左右,昨天活躍用戶是270萬。我們反正是創業公司,沒什么KPI,不怕丟臉,產品和運營都是盡快去碰壁,盡快去改進,嘗試新的東西。但最重要的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