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天已有1/3的消息量出自雙向關注的用戶,陌陌開始構思如何沉淀關系
虎嗅注:
陌陌,1歲,移動APP,愛好是撮合近距離的陌生人社交。
王力,30歲,自稱王老板,陌陌科技運營總監,負責分析、推動陌陌的運營。
2011年8月,主打陌生人交際的陌陌上線,比微信晚了7個月。這玩意雖然生得比微信晚,卻活了下來;不但活下來了,活得還相當不錯。一年間,官方數字稱攢足1000萬用戶。怎么做到的?虎嗅此前在《微信,和它的真假敵人》一文中分析過陌陌是怎樣在產品定位上錯開與微信的正面交鋒。但同樣值得留意,卻一直被忽略的問題是,一年來,陌陌產品層面并無本質上的功能進化,而且它從零開始,沒有一個龐大的熟人社區可以導入用戶,但能形成現今的產品氣質,離不開運營團隊的調教,。
2011年6月,王老板問陌陌創始人唐巖:“這個產品有什么競爭對手?”唐巖回答當時那個菜鳥:“沒有。”王老板信了。一年后,老鳥王老板還信這句話。“我們跟微信不是一個東西。”
在媒體上聽了太多關于陌陌的創業經歷與故事后,來看看王老板開的“技術貼”,講陌陌怎么做運營,講他為什么選擇在微博做推廣,怎么看“約炮神器”這個概念,怎么規劃產品上陌生關系的沉淀。
以下為王力口述,虎嗅整理:
最早CEO唐巖在網易當總編輯,我也在網易,負責新聞頻道的微博業務,但我們老早就認識了。他先出來跟團隊開發模型,到去年6月份,產品差不多快要出來了,他就跟我大概講了一下是個什么東西,邀請我過來做運營。
說實話,當時我從來沒做過運營,也不懂什么移動互聯網,從沒用過智能手機,我只用諾基亞來打電話和發短信。微信、米聊,我從來沒用過也完全不知道。但唐巖覺得一開始創業,這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大家價值觀上比較一致,容易溝通。
陌陌上線一年,運營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營銷推廣;積累了一部分用戶后,需要去考慮社區生態,去維護和把關、建立邏輯,判斷什么樣的用戶是需要被留下、激發他的活躍性,什么樣用戶需要被過濾掉,相當于內容建設階段;第三階段是品牌提升階段,讓市場對它的功能的認知不再像現在這么單一。這需要產品調整,讓用戶產生更深層的互動。
明年我們在產品上會做比較大一個改進。現在我們每天有1/3的消息量是雙向關注的用戶發出來的了,這就意味著它已經有一定關系沉淀在里面。那我們就需要給他們創造更多的空間和內容,更多層次的溝通,來讓他們產生新的互動。
陌生人社交是個偽概念,任何一段社交關系的開始都是陌生人,我更愿意用移動社交來稱呼陌陌。
為什么扎在新浪微博做運營
一開始也談不上什么運營策略,我比較討厭這些虛了吧唧的詞匯,就是一步步摸索著走。8月產品剛上線,是面臨推廣這么一個階段。最初我們只有iOS版本,推的時候發現iOS渠道非常窄,也沒什么第三方市場,就有一些威鋒、91等垂直類的網站和專門做APP推薦的網站,還有一些是cpc廣告什么的。
但我很快發現這些渠道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性價比非常低,折合下來單個用戶的獲取成本在六七塊錢。當時我們很窮的,啟動資金也就100多萬。第二個是,不能作為一個持續的推廣方式。像威鋒這種網站,在論壇置頂做一個禮拜的廣告也就到頭了,沒什么繼續做的價值,盤子太小。
所以當時我就覺得,一定要找到一個能夠符合以下條件的渠道:1,盤子比較大,用戶基數大,可以持續推廣。2、花費比較少。我當時想了兩個東西,一個是QQ空間,一個新浪微博。其中QQ空間的用戶年齡偏低,不是我們的目標用戶。所以我覺得應該集中在微博上做一些推廣。
在微博上,我們一開始就是發點傳統信息,說有這么個產品上線了,找了一些朋友幫忙推了一下。當時前十來天的下載量是每小時大概幾十個,做了一些推廣之后,每小時最多能有幾百。我覺得這個路子是對的,但肯定要換種效果更好的形式,把產品放到一個場景里去講故事。這就讓用戶置身那個場景的時候,可能會想的起來要去用。比方說,旅游時可以尋找當地的中國人,可以獲取幫助啊,咨詢問路啊什么的。
微博只有140個字,我必須在一個很短的故事里告訴用戶,產品在一個環境里能幫你能實現什么。用戶很聰明的,你給個提示他會聯想。當時也正好趕上新浪微博的增長高峰,傳播效果非常好,我來提供內容,把那些營銷賬號用作平臺,就按他們的價格體系來合作。
這個推廣手段性價比非常高,算一下單個iOS用戶的獲取成本也就幾毛錢。陌陌從上線之后一個月左右開始密集做的這個,每天都會做不同的推廣,根據不同時間段來做一些調整。
同期,微博、人人網、QQ空間、開心網我們都做了一些,但效果都沒有微博好。QQ空間的點擊量很高,但轉化率非常低。于是,我們在新浪微博上的營銷持續了很長時間。新浪微博聚集的人群相對質量比較高,我還特意針對女性用戶做了一些推廣,用一些她們喜歡的情感方面的文案,所以我們的起始用戶里女性比例很高。
運營視角看產品
活躍度是由產品本身決定的。也不是說把互聯網產品移動到手機上就能叫移動互聯網產品,LBS才是移動的。
最開始,唐巖跟我說做的就是一個移動端的QQ。他講得很簡單,但為什么我當時一聽他講就覺得很興奮,就是因為它首先距離成本是可知的。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找跟自己興趣愛好相似的、可能有工作往來的、可能在某一方面能幫到你的,線上關系到線下關系的轉換也就非常方便。
我們這代人最早的社交關系都是依托于父母、同學、工作,不太可能認識跟自己完全沒關系的人。但每個人都有一種欲望是脫離現有圈子,拓展新的社交關系。我2000年上大學第一次接觸QQ,加了幾個同學就覺得沒什么樂趣了,太熟了,沒什么可說的。后來就用QQ的查找功能找也在海淀區的女孩子聊天。為什么選海淀區呢,我當時在北航上大學,見面的成本比較低。當時,QQ對我拓展社交關系起到很大幫助。但現在慢慢這一塊又不太方便了。
做陌陌,我們就想什么是社交,社交的核心是什么?一定是建立線下關系。你的社交行為不可能永遠只在純線上來完成。文化基因又讓中國人不愿意跟陌生人在線下直接建立聯系,所以需要線上有個情感鋪墊。騰訊已經幫中國人鋪好這個路徑了,線上先聊天,線下見網友。但騰訊和其他社交產品有個問題:線上到線下的轉化比較費勁。以前我們看到的產品,轉化社交關系都費勁,為什么衰落了?聊了半天發現不在一個地方,你在廣州我在北京,見面太難。純線上關系沒有信任感。哪怕是最好的朋友,經常不見面也會疏遠。
推薦閱讀
鐵道部否認12306網站訂票難因方便內部留票 在微博上,不少網友對鐵道部增設的“等待”環節表示崩潰。“以前買票,沒有票就沒有票了,我就改買其他車次或者改買汽車票去了。”網友小趙說,“現在非讓我排隊少則半小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b>促進產品活躍度 陌陌怎么在一年內運營出千萬用戶</b>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920/8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