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十個代表性國際城市中,北京的科技創新發展排名第五。在昨天舉行的北京科技創新大會期間,由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完成的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與報告首次對外發布。在與國際城市的創新比較中,北京處于創新發展水平的中間,與發達地區的世界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領先于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城市。'
創新發展成績“良好”
據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介紹,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分為縱向和橫向兩個指標體系,對首都科技創新發展進行動態跟蹤評估,分析了影響科技創新發展的主要因素,并對重大戰略性問題的解決提出了政策建議。
在縱向指標中,北京的科技創新發展得分從2005年的基準分60分增長到了2010年的81.59分,如果說60分是及格的話,發展到現在已經達到了“良好”級別。
北京處于世界第二梯隊
在與國際城市的橫向比較中,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城市進行比較分析,包括紐約、倫敦、巴黎、莫斯科、東京、首爾、新加坡、香港和圣保羅。這些城市要么是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城市,通過研究和對比可以學習其發展經驗,要么是和北京同類的城市,優先選取了重要國家首都城市,而且這些國家城市的數據質量可以支持國際比較研究,國際城市數據來源一般都是公開的數據。
伍建民介紹說,通過創新能力、創新環境和創新收益三個方面的國際城市比較,可以在全球視野下判斷首都的科技發展水平。在三大指標下的二級指標共13個,主要包括專利數、科技公司指數、科技園區、金融公司指數、文化公司指數、政府公共治理指數、跨國公司聯系度、自由度指數、互聯網服務器和大學指數、人均GDP、GDP增長和地均GDP。從測算結果看,北京在10個城市中排名第五,得分為56.39。
從總測算結果看,北京的科技創新發展能力在10個城市中處于中等水平。整體來說,國際城市科技創新能力分布并不均衡。排名前5的城市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巴黎和北京。其中紐約和倫敦指數值均在95分以上,北京雖然排名第5,但與前4位相比,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排名后5位的城市中,圣保羅最低。
城市的創新水平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從測算結果看,美國、英國、法國等位于歐美國家的首都創新能力最強,處于第一梯隊,新加坡、韓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的城市處于第二梯隊,而處于南美洲地區的巴西首都圣保羅則處于弱勢地位。
創新收益排名倒數第2
從具體的三大指標看,北京的創新能力較強,但創新收益排名則是倒數第2。
從得分上看,各城市的創新能力差別較大。北京排名第3,僅次于倫敦和東京,高于紐約和巴黎等城市,北京在創新能力上有一定的優勢。北京在專利數和科技園區方面有明顯優勢,尤其是科技園區比其他城市要多,主要是因為北京匯聚了全國的優勢科教資源,以及北京推進的自主創新戰略。
創新環境是北京的一塊“短板”,北京排名倒數第3,僅領先于莫斯科和圣保羅。 從指標上看,跨國公司聯系度和大學指數對創新環境的影響最大,而北京在這兩項指標上明顯落后。這是因為北京的高等院校資源雖然在我國屬于領先地位,但與世界上幾大國際城市相比,在數量上尤其是質量上還存在差距,同時北京在引進國外科技創新資源,發揮跨國公司在推動科技創新的積極作用方面與其他城市相比處于落后狀態。
在創新收益方面,北京處于劣勢地位,排名倒數第2,僅高于圣保羅。創新收益指標是影響北京總排名的首要因素。創新收益中的三個指標都與GDP有關,其中人均GDP影響最大,根據測算數據,北京的人均GDP僅為7551美元,與排名靠前的紐約、倫敦等城市相差甚遠。因此,專家建議北京在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提高創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
另外,反映首都科技創新工作全景圖和規劃圖的《首都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12》也在昨天同期發布。伍建民表示,報告和指數將每年定期發布,指數涵蓋的國際比較城市也將更多,為深化科技體質改革提供決策參考。
2010 年國際城市
科技創新能力排名
城市 得分 排名
紐約 100.00 4
倫敦 161.81 1
東京 159.87 2
巴黎 69.43 7
北京 126.29 3
新加坡 55.35 8
首爾 72.81 6
香港 49.93 9
莫斯科 84.92 5
圣保羅 37.76 10
推薦閱讀
昨日,“中關村指數”在中關村論壇年會上首次發布,這個被譽為“中國硅谷指數”的數據,反映著中關村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數據顯示,中關村總收入連續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2011年達到1.96萬億元,其中現代服務業收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北京創新成績從“及格”到“良好”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915/8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