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在東方演藝集團會議堂,國內首個國際演出劇院聯盟——中國國際演出劇院聯盟(以下簡稱“劇院聯盟”)宣布成立。這也是首個民間自發組織的全國性演出劇院聯盟。劇院聯盟首次提出結束以往松散式劇院聯盟架構,通過劇目定制、集體采購、引入基金等方法,實現集約化經營。這一全新的理念在引起劇場經營者興趣的同時,也遭到不少質疑。習慣單打獨斗的劇場,能否真正抱成一團?
民企搭臺
首個全國性劇院聯盟成立
劇院聯盟的主辦方,北京一千零一夜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健向記者笑談,在演出行業摸爬滾打20多年的他,2008年開始獨立創業,多年的從業經驗讓他感覺到,演出市場缺乏一個權威和統一的平臺,嚴重制約著供需雙方交易的擴大和升級。
“演出行業的現狀是全國大量的劇場資源閑置,好的劇場找不到適合自己檔期的劇目;而每年演出制作機構生產的大量劇目,又因為找不到適合的劇場而不斷虧損。雙方都有需求,但就是沒有對接渠道。”李健分析,粗略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3000家劇場,1萬多個藝術團體。保守計算,每年每個藝術團體只生產兩部作品,每部作品價格按3萬元演出價格計算,即便只演一場,那就將形成一個產值達到6億元的市場。如此計算,當下國內演出市場巨大的商業價值還處于沉睡狀態,亟待激活。
“因此打造一個演出行業的大平臺成為大勢所趨。”李健表示,劇院聯盟由一千零一夜負責運營,這也是全國首個專門由民營企業負責管理運營的平臺。與之前成立的其他劇場聯合體不同,劇院聯盟將完全免費向加盟的劇場會員開放,不收取任何會費,還將為會員提供大量的演出信息、劇場檔期安排信息等,鼓勵演出制作機構和劇場的交流對接。目前,首批已經有70家全國各地的劇場加盟。
在李健的規劃中,劇院聯盟將主要起到兩個作用:服務和增值。所謂的服務功能,就是劇院聯盟作為一個平臺,將主動為平臺中的劇場、演出制作機構搭橋牽線,促成合作。同時還會把更為先進的營銷理念,通過為每個項目量身打造營銷方式傳遞給會員。還將通過對平臺的良好運作,吸引各路資本的關注,推動資金源源不斷投入到演出行業中來。
“劇院聯盟還將通過由劇院聯盟集中定制劇目、幫助會員申請政府補貼以及引入基金等模式,促進平臺交易項目的增值。這些都是任何一家劇院單打獨斗所無法獲得的,也是平臺的核心優勢所在。”李健如是說。
抱團出擊
降成本擴大營收
這一新模式的出現,引起了眾多劇院經營者的興趣。青海演藝集團負責人王建平向記者無奈表示,很多熱門演出不愿意來西北演出,即便來了,一場演出費用動輒幾十萬元,而且還要包括演出人員的所有開銷。如果一個演出團體來50-100人,僅吃、住、行的開銷就占到總演出費用的50%以上,高達數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但演出就那么幾場,僅憑票務收入根本難以為繼,所以我們迫切希望通過劇院聯盟降低演出成本,拓展營收渠道。”
李健對此表示,劇院聯盟的出現,將有效解決此類供需矛盾。他向記者解釋,方法之一就是采取統一采購方式。例如,某市場上熱門的話劇,對外定價每場20萬元。如果單獨一家劇場想要引進到本地演三五場,那么極有可能因為價格過高無法回收成本而放棄。
如果由聯盟出面,代表50家劇場集中對該話劇采購100場,因為采購量很大,所以就可以跟對方議價,將單場價格降低到15萬元甚至更低。然后,再由這20家劇場根據自己的檔期,安排場次和上演時間。
如此一來,劇院引進演出的成本大為降低。更重要的是,集中采購為各個劇院的營銷提供了充足時間。如果這部話劇在今年9月確定采購100場,從明年1月開始演出,不同劇院可以在開演前3個月充分展開廣告投放、節目宣傳、尋求贊助等營銷方式,最大限度提高票務、廣告、贊助等收入。
“還可以通過引入外來資本,集中定制模式大幅降低引進劇目成本。例如,劇院聯盟可以設立一個基金,在所有加盟會員認可的前提下,由基金出錢定制劇目,然后在會員劇院上演。”李健表示,在這種運作模式下,會員劇院不用出一分錢,只需要安排上演時間和場次,進行票房分成。
“劇院聯盟這一大平臺,打破了以前松散的劇院聯合模式,真正起到了抱團走市場的效果。能夠為劇院,甚至演出行業帶來巨大變革。”李健稱。
業內觀望
平臺獲認可尚需時日
盡管劇院聯盟為演出市場描繪出一幅極具誘惑性的前景,但不少劇院經營者也表示擔憂。有劇院經營者就公開質疑,作為劇院聯盟平臺運營方的一千零一夜,到底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好處,作為一家民營公司,難道甘心為劇院做公益服務嗎?
對此李健回應,一千零一夜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肯定要考慮到營收問題。“從創業至今,我們已經為這一平臺投入超過2000萬元,未來幾年或許還會投入更多,但我們更看重長遠效益。”
李健稱,一千零一夜的營收方式也會很多元,例如,可以通過對平臺運營的演出產品進行廣告代理、運營演出基金獲得收入。但未來劇院聯盟這一平臺最核心的收入,還將來源于資本市場。
“當劇院聯盟平臺做得足夠大、足夠成熟時,我們也會考慮IPO上市。”李健表示,其實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他經常用一個最簡單的比喻:現在的劇院聯盟平臺,就好比演出行業的阿里巴巴,劇院聯盟其實更像是演出行業的淘寶商城。早在今年6月,一千零一夜就推出了劇院聯盟的電子商務平臺,在今年11月15日,這一平臺將正式上線,面向會員服務。
“屆時,我們將會派工作人員去每一個劇場,幫助其在劇院聯盟的電子商務平臺上建設自己的展示空間,在平臺上推介自己的優秀演出產品,發布自己的需求信息。”李健表示,劇院聯盟要想得到整個行業認可,需要實實在在干出一些成績,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必須經受的考核。
在我國現有的四大區域性演藝聯盟中,東部劇院聯盟和北方劇院(場)聯盟屬于買方聯盟,西部演出聯盟屬于買賣雙方綜合性聯盟,于今年剛剛成立的中三角演藝聯盟,則屬于賣方聯盟。中國國際演出劇院聯盟的出現,勢必將改變目前演藝市場聯盟雜亂、松散運作的現狀。
推薦閱讀
歐陽常林力推第三代娛樂產品 在金鷹國際論壇上,湖南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歐陽常林表示,湖南電視臺將著力打造第三代娛樂產品,并將迎合新媒體發展趨勢,努力走在指尖傳播的前沿。 歐陽常林提出“第三代產品”這一新概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首個全國劇院聯盟謀求公司化經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915/8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