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報道“南航空姐被打事件”之后,“中國網事”微博的粉絲數量由8月底的20萬,數天之內逼近150萬。新華社總編室主任劉思揚稱,中國網事的誕生,改變了主流媒體對網絡報道遲緩而不迅速,表面而不深刻、分散而不集中的狀態。
中國網事
創建于2010年8月
新華社總編室創意策劃組項目
人員編制4-6人,除了這些固定人員外,該欄目還從各地分社借調分社副總編和分社記者過來值班。借調的方式除了能夠加強該欄目與分社的聯系,更重要的是培養人才。曾經借調過來的記者基本上都能成為該欄目的骨干記者,也能很快掌握中國網事的稿件要求。
【 四個系列 】
◆ 感動系列,定位于感動網友的人物和事件;
◆ 調查系列,突出網絡特色深入挖掘分析網上熱點事件;
◆ 核實系列,第一時間對網絡熱點事件進行核實與澄清;
◆ 盤點系列,每日就網絡關注熱點和重點進行盤點和分析。
【 欄目優勢 】
◆ 它的核心成員年齡都不大,都是中青年,整天都在網絡上,對互聯網非常熟悉。
◆ 機制非常靈活,給它寫稿的新華社記者遍布全國甚至全球范圍。
◆ 擁有從報紙、電視、互聯網、手機等多個客戶端,全媒體覆蓋還是非常到位的。
早報記者 陳良飛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注定屬于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
8月31日晚間,南航空姐被打事件發生三天后,廣州市越秀區委宣傳部公布網傳這一事件初步調查結果,結果認定越秀區委常委、武裝部政委方大國未毆打空姐。不過,這份“越秀區版真相”與此前相關當事人描述的情況有所出入。
就在當晚,新華社中國網事官方微博以“e哥有話說”發表評論稱,在自媒體時代,即使有些“神仙”能讓一些人“沉默”,也總會有勇夫敢于摸一摸“老虎屁股”。
自這條微博開始,從8月31日深夜,一直持續到9月2日,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線上線下聯動,微博征集線索,記者采訪目擊者,配發相關微評論,披露部分采訪內容,預告稿件及目擊者錄音發布時間,發布稿件,以及后續追問,完成了一次輿論監督的全過程,相關總微博數超過了20條,引發持續熱議。
在最后發布的中國網事稿件中,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則通過采訪目擊者發布了“新華社版真相”,這一版本與廣州方面的表述存有較大差異。隨后,新華社中國網事、新華社廣東快訊微博分別對廣州越秀區官方發出“真相三問”。
與中國網事同步,新華社各下屬單位官方微博新華廣東快訊、新華歐洲、新華吉林聚焦也積極轉發或撰寫相關信息。同屬中央媒體的人民日報微博、人民網以及眾多新聞媒體也同步跟進。
在新華社持續四天的密集追蹤中,事件當事人方大國已于9月2日停職檢查,接受組織進一步處理。
也是從8月31日深夜起,眾多網友開始將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與之前引發熱議的同屬中央媒體的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相提并論,還有網友精準地統計出該欄目的微博最高峰的時候“每秒鐘新增5個粉絲”。
在長期關注社交媒體的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名譽會長閔大洪看來,不能簡單地把這些中央媒體在社交媒體上的新動作僅僅看成是人民日報微博、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出現的變化,當成試驗田性質,“而應該是人民日報、新華社整體戰略轉型中展現出來的某一方面”。
知名輿情研究學者、武漢大學教授沈陽則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中央媒體堅持目前正確的新媒體運營方向,未來能夠在全局輿論場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由微博博文構建的網絡形象也容易受到網友的圍觀,網友既關注新聞,也關注人民系和新華系面對新媒體的新姿態。”沈陽說。
“誰會想到是這兩個微博”
昨天上午,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在其個人微博上感嘆:“一年前,誰會想到今天大家最關注討論的兩個媒體微博會是@人民日報 和@新華社中國網事 。”言語之間,頗有幾分感慨。
人民日報微博在今年7月22日北京暴雨之夜上線,“隨即刮起一陣微博小旋風”。據沈陽團隊的統計,人民日報微博粉絲數每日以四位數遞增,日均微博總轉發數1萬以上,總評論數3600條。
9月2日晚上,開博43天后,人民日報微博粉絲突破100萬人。當天深夜,人民日報微博在其最受歡迎的欄目“你好,明天”中立志要“做一個誠實的微博,不驕矜、不浮夸,以敬畏之心守護事實真相”,要“做一個負責的微博,不盲目、不媚俗,以虔誠之心呵護發展進步”。
新華社中國網事微博則在2010年8月5日上線,起初不溫不火,粉絲數穩步增加,在今年8月底時粉絲數已經超過了20萬。經過持續關注南航空姐被打事件,該微博的粉絲數已逼近150萬,數天之內飆升100多萬。
在多位關注這兩個微博的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是人民日報微博運營室,還是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組,有頗多相似之處。
沈陽剛剛在上個月參加了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的兩周年生日會。在沈陽看來,這個欄目擁有這些優勢:第一,它的核心成員年齡都不大,都是中青年,整天都在網絡上,對互聯網非常熟悉。第二,機制非常靈活,給它寫稿的新華社記者遍布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其三,中國網事擁有從報紙、電視、互聯網、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個客戶端,全媒體覆蓋還是非常到位的。
此次南航空姐被打事件中,以中國網事欄目文章發出的《目擊者講述“南航空姐被打事件”細節》一文的作者葉前即為新華社廣東分社記者,以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身份發稿。
據早報記者了解,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作為新華社總編室創意策劃組的一個項目,創建于2010年8月,隸屬于新華社總編室,人員編制4-6人,也有變化,其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重大社會熱點事件以及與互聯網相關的新聞上。除了這些固定人員外,該欄目還從各地分社借調分社副總編和分社記者過來值班。
一位熟悉新華社中國網事的業內人士告訴早報記者,這一機制比較靈活,也只有像新華社這樣的大通訊社具有這樣的實力。“借調的方式除了能夠加強該欄目與分社的聯系,更重要的是培養人才。曾經借調過來的記者基本上都能成為該欄目的骨干記者,也能很快掌握中國網事的稿件要求。”該人士說,這樣靈活的機制沒有新華社高層的支持是不可能實現的。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有消息人士向速途網爆料,9月4日早晨,金山游戲團隊有一名程序員猝死,但金山方面封鎖了消息,未向外界公布此事。 此前,金山公司曾在微博上炫耀員工“連續加班一周沒有碰過床,困了就睡桌子”,微博發出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網事:央媒微博搶灘“民間輿論場”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904/8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