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賽維LDK進入財務危局時刻,另一家同處新余的光伏企業吉陽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樣也面臨十字路口。
7月23日,吉陽控股新余總部數位員工證實,7月18日該公司才發了4月份半個月的工資,“另外半個月還不知道什么時候發”,公司員工已集體向公司表示異議,并要求新余市勞動仲裁部門介入。
吉陽控股網站資料顯示,該公司在全國布有八大生產基地,這八大基地為:廣西桂林、江西新余、山東青島、福建霞浦、安徽天長、江蘇海安、江蘇射陽、福建清流。八大基地統加,吉陽控股擁具4GW光伏電池和2GW組件的產能。
國內最大光伏廠商晶澳太陽能產能為3GW,亞軍尚德電力產能為2.4GW,季軍英利約為2GW。以總計6GW的產能,吉陽控股堪稱國內隱形太陽能巨人——但數位光伏企業高管證實,吉陽控股實際產能在國內排在前15名之外,“總計產能有1GW已是不錯”,實際產量更遠低于此。
吉陽控股旗下天長、霞浦等地員工,以及新余總部多位員工及中層干部表示,吉陽控股八大基地的生產歸由北京總部負責,“目前除了新余總部,其它基地的生產線已基本停產”。
但吉陽控股的擴產規模仍在繼續,不僅桂林、清流等舊有基地新上生產線項目,而且還開辟了貴州獨山縣、廣西防城港等新基地。
吉陽總部的停產
勞動仲裁部門和渝水區已經在7月19日到吉陽控股
新余市渝水區下村工業基地,除卻賽維LDK外,吉陽控股總部同樣位處于此。吉陽控股對外宣稱,江西基地建有22條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總產能達880MW。
吉陽控股一位員工稱,新余基地事實上僅為行政所在,“財務、銷售等總部都在北京”。對外宣傳是可以達到880MW,但是實際生產僅有4條線160MW,比較穩定只有兩條線。該員工說,由于市場行情不好,剩下的兩條線開工率也極為不足,就只能做到每天兩條線5萬片電池左右。
中聯科偉達是吉陽控股的子公司,同時亦是國內首家,具備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整線裝備研發制造能力的公司,此前在德勤發起的2010年“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評比中,以三年利潤7744%的增長率榮列榜首。
上述員工表示,中聯科偉達與吉陽控股同在一個場區,該公司的設備基本都用在吉陽控股的八大基地中,除了向日葵等少數企業訂購了少量設備外,并沒有被其它的光伏企業引用,“中聯科偉達也有幾個月沒發工資了”。
吉陽控股霞浦基地一位負責人透露,吉陽控股的電池片16.8%左右的光電轉換率,“2010年的時候行情紅火,多賣給貿易商,當時只趕量,沒有注重質量,對吉陽控股的品牌影響比較大”;后逐漸改進質量問題,但國產線輔料損耗比較大,導致成本較高、效率也難以提升。
如若不包括中聯科偉達,吉陽控股新余總部在高峰期有600多人,但現今只剩下314人,同時約有25名歸屬北京總部管理的員工。
前述吉陽控股員工稱,因為數月未發工資,直接把很多員工給逼走,“北京歸屬的員工到現在4月份上半月的工資仍然沒發”,因其它7大基地的反對聲音較大,故此在7月第二個星期發了4月份整月的工資。
新余市政府一位負責人表示,勞動仲裁部門和渝水區已經在7月19日到吉陽控股,與企業、員工協商拖欠工資的解決路徑。
300億投資疑問
一種模式是,“拿地、建廠,甚至要求地方政府投入先期運行資金,然后用土地證、房產證去銀行貸款”
據當地媒體報道,在射陽吉陽光伏產業園,吉陽控股一期44條光伏組件生產線全面投產,30MW的光伏電站已并網發電。
“射陽是我們發展光伏組件產品加工出口的最佳地方,依托港口條件我們初步估算僅集裝箱一年運輸的成本,就可以節約3個億。”吉陽控股董事長孫良欣說,“今年吉陽已在國內外拿下800兆瓦光伏電站建設計劃,年內在射陽將形成2000兆瓦132條太陽能組件生產線,同步再上60兆瓦光伏電站。”
擴產的不僅僅是射陽,桂林基地將再新建一個300MW組件廠;吉陽控股將在貴州獨山縣建設20條產能為800MW電池片基地;在防城港,吉陽控股計劃2012年建設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44條,年產能600MW,2013年二期44條組件生產線,年產能600MW,最終在2015年底達到5-10GW的生產能力。
在這些新建的項目中,吉陽控股都將射陽、防城港列入10GW產能的基地之列。與之相較,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安裝量為26.9GW。
一位財務專家坦言,國內亦有企業將光伏基地作為資本運作平臺。“拿地、建廠,甚至要求地方政府再投入一些先期運行資金當本金,然后用土地證、房產證去銀行貸款。貸款的多少可以根據購買設備計算,但是設備價格可以做高,譬如一條生產線的設備共計2億,但做到2.5億也可以。”
據《福建日報》消息,吉陽新能源霞浦太陽能電池項目的落戶,有個前置條件,即縣里要墊付500畝工業用地出讓金和高標準廠房建設的資金,前期投資達兩三億元,三年后業主才回購。
列數吉陽控股在各地的投資項目,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此中,桂林基地計劃總投資50億元,對應3GW產能;青島基地計劃投資18億,對應產能1.2GW;福建寧德市霞浦基地計劃投資30億元,對應產能1.92GW;安徽吉陽計劃投資30億元,對應產能2GW;海安總投為30億元,對應產能1.6GW;福建三明市清流縣項目,總投資50億元,對應產能2.5GW。
如若再加上韓國計劃投資3億美元,獨山縣、防城港市、湖北仙桃等計劃投資項目,吉陽控股的總投資已超過300億元。
“錢從何來?” 數位光伏人士質疑,一般來說,光伏行業巨擘布局光伏產業基地不會超過4個,吉陽控股八處布局。而且在行業寒冬下,江西、四川等地銀行已全面對光伏企業停貸。
數位設備商證實,2012年它們接到的設備訂單產能總和僅有約1GW,“而這些設備什么時候交付項目方仍沒有時間表”。
推薦閱讀
和朋友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附近吃完飯已經是晚上9點多,良子健身總裁朱國凡從飯店出來準備回家的時候,大雨一直就下得很急。“大概又要堵車了。”這時的他沒有預料到將遭遇到的是北京61年最大暴雨,也沒有預料到平時需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300億光伏擴張危局:吉陽七大基地停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724/7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