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勞工來了
6月底,中國一家官方媒體援引韓國《朝鮮日報》的報道稱,在明年之前,朝鮮將有12萬名朝鮮產業工人以“產業研修生”的身份來到中國工作。
在延邊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院長金強一印象中,朝鮮如此大規模、有組織地派遣勞工來中國工作,“還是頭一次聽說”。
相關報道稱,12萬勞動者前來中國以賺取外匯,除了吉林省圖們市、琿春市和遼寧省丹東市外,他們還將分批前往中國東北三省其他城市就業。
不過,對于“12萬人”這一數據,記者經多方采訪,并未得到中國相關權威部門的證實。
據《朝鮮日報》報道稱,即將前往中國的大部分勞動者都是韓國政府采取對朝制裁措施后,失去工作的朝鮮代工工廠的熟練工人,包括1萬~2萬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
這些被評價為“勤奮、努力”的朝鮮工人將被統一管理,在中國的工廠里創造價值、賺取外匯。
神秘的朝鮮高學歷人才
必須在同一車間工作,不出廠門,不與中國人交往。
根據此前韓國《朝鮮日報》的報道,為解決中國東北三省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圖們、琿春等地決定,將以產業研修生的形式接收兩萬名朝鮮員工。根據這一措施,今年5月,圖們一家企業首次雇用了29名朝鮮女性。近期,又有160名朝鮮女性被派往該地區。朝鮮人得到中方簽發的簽證后,可以從事制造業和服務業等行業。
一位在圖們市經濟開發區工作的當地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此前已經有大約160名朝鮮勞工被分配在開發區的各個企業工作。
從圖們市區驅車十幾分鐘便可以來到圖們市經濟開發區。寬闊的大道偶爾有企業的汽車經過,只有在午飯時才能看見三三兩兩的人群。圖們江市朝鮮工業園區就坐落于此,此外還有延邊圖們塑料特色園區、漿紙化工循環產業園區、人參健康產業園區等。
圖們市經濟技術合作局的資料顯示,朝鮮工業園項目是由圖們市政府、河北某公司和朝鮮貿易省共同建設。園區以建設長吉圖進出口加工貿易中心和朝鮮企業孵化基地為目標,打造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對朝出口加工基地和引進朝鮮技術人員合作基地。其中,朝鮮貿易省負責朝鮮技術工人的引進和產品在朝鮮市場的銷售。
上述在開發區工作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開發區管委會辦公樓的后面有正在給朝鮮員工建設的宿舍。按照他的指點,記者看到兩棟正在建設的紅磚樓房,但因為現場禁止靠近,記者無法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
據上述人士介紹,這160名朝鮮勞工平日活動單一,基本“兩點一線”——從宿舍到工廠,而且基本不出工廠大門,也從不與中國人交往。即便是他們的中國同事,也幾乎和他們沒有任何接觸。
據《鳳凰周刊》報道,“在具體的用工方式上,朝方機構負責人也提出了他們的要求,派駐中國企業的朝鮮勞工,必須在同一車間務工。”
即便是長期散見于中國各地朝鮮餐廳的服務員,雖然身處服務性行業,但在管理上也非常嚴格。
吉林省長春市,一家中朝合資的飯館。負責迎賓的工作人員胸前掛著朝鮮國旗胸章。飯館大廳的中央是一個表演臺——朝鮮特色的檀木色亭廊。
“我來這里工作已經快三年了。”一位李姓朝鮮籍服務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按照規定,工作滿三年就要回國。
她身高約165厘米,皮膚白皙,看不出涂脂抹粉的痕跡,身上沒有任何首飾。她告訴記者,和自己一起工作的20多位朝鮮同事大多畢業于平壤音樂大學,且個個能歌善舞。她們都不能單獨外出,不允許使用手機,不準談戀愛。“不允許使用手機是因為怕出事。”當記者追問“怕出什么事”時,她警惕而簡約地回答說:“不好的事。”
她承認,很多客人會向她索要手機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每次,她都會說:“對不起,都沒有。如果想見我,你可以再次光臨。”有客人問她對中國男子是否有好感時,她堅定地回答:“我們朝鮮有更好的男人!”
一位中國員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她們很少與我們說話,工作特別努力勤奮。她們只負責迎賓和點餐、上菜等服務,傳菜、清潔、后廚等工作則全部由中國員工來做。她們的宿舍離飯店不遠,但具體地址我們不知道。”
延吉一家餐廳的中國員工告訴記者,在此表演歌舞的朝鮮員工,每天由飯店統一安排食宿,“平時也沒見她們有什么大額開銷。”
“我們要在國內經過選拔,然后國家送我們過來,都是合法的工作人員。”李姓朝鮮籍服務員說。她并不知道,今年,自己將有12萬同胞前來中國工作。
金強一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些產業工人在朝鮮應該都是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他們在中國工作更加便于朝方集中管理。高學歷也便于他們更加高效地學習。”
月工資1500元左右
60%上繳組織
朝鮮派遣大量勞工來華工作,其主要原因被境內外媒體解讀為朝鮮需要積累外匯。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此次輸送到中國的朝鮮勞動者的月薪根據從事行業不同,為200~300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元到1900元)。《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走訪長春、延邊、圖們、丹東等城市后發現,無論是朝鮮籍工作人員還是知情者提供的朝鮮勞工薪酬數據,都在1500元人民幣左右。
一位在圖們市經濟開發區工作的當地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朝鮮工人的工資只有大約1200元左右(折合約200美元),沒有其他的收入和保險。不過,在圖們,這一工資標準已大大超過當地政府規定的830元人民幣的全日制用工最低工資標準。
丹東市一位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丹東雇用朝鮮工人需要支付的工資大約為200~250美元,折合人民幣1200~1500元左右,無需繳納保險等。
這個價格對于朝鮮勞工來說,或許已經是高工資了。2011年7月韓國聯合通訊社的一篇報道稱,在朝鮮開城工業園區投資建廠的韓國企業負責人召開會議,決定接受朝方提出的園區員工工資上調5%的方案,將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63.8美元。
《鳳凰周刊》的報道稱,圖們朝鮮工業園區與朝方制定的勞工用工協議中,朝鮮勞工的工資并非全部由勞工受領,朝鮮勞工都是由政府機構集體外派,工資中的60%歸組織,40%由中方用工企業發給朝鮮工人。
按照這個比例計算,每個朝鮮工人每月自己可以賺到人民幣480元到760元。
推薦閱讀
為發展會員和渠道商,精彩生活公司走進了大學校園。 劉明(化名),江西某高校的大學生。2011年暑假,一次偶然的機會加入了批發PV的隊伍。 2011年7月,劉明想在網上找一份兼職工作,看到鐘某掛出來的一個兼職信息,就加>>>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724/77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