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香港科大商學院整體的品牌特點是什么?如何尋找差異化的定位?
鄭國漢:就品牌特點而言,首先是對課程的創新,和凱洛格合作形成MBA是其中一個,還有許多其他的創新項目。第二,教授的國際化和研究的成果都是世界級的。第三,我們的態度是要不斷求進,不斷改善自己,不斷創新,這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第四,我們希望能通過課程和教授的研究,對社會有個正面的貢獻。
就課程的特色而言,首先,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是一個綜合性的商學院,所有課程從本科到MBA,到MIC,到博士,到沒有學位的行政培訓課程,我們都有,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另一方面是國際化程度,在科大商學院,本科生20%來自香港以外,MBA全日制學生中香港人只占10%,大陸人占20%,其他亞洲國家占20%,北美占20%,歐洲占20%,因此我們的生源結構非常國際化。
我們目前還想建立一些創新的課程。就本科教育而言,我們目前和一個歐洲的大學、一個美國的大學在談,計劃從2013年起,三個大學共同辦一個課程。學生第一年在美國的大學念書,第二年來科大,第三年去歐洲的大學,第四年在三個地方選擇一個,我們想建立環球性的商科課程。
《21世紀》:在20年的時間里,香港科大便躋身亞洲最優秀的商學院,您認為,什么要素能支撐學校有如此快速的成長?
鄭國漢:首先是定位。科大商學院成立伊始,就將世界級研究型國際商學院作為其定位。第二是國際化的教研環境。本院擁有約140位來自世界各地、持有國際知名大學博士學位的資深學者,因此,我們的研究實力一直名列全球前20位。另外,我們強調開拓多元學習機會,擴展學生的環球視野,以及培育文化觸覺和跨地域發展的能力。在亞太地區眾多商學院中,我們擁有規模最大的本科生國際交換生網絡,涵蓋超過110間合作伙伴學校,遍布全球27個國家及地區;而MBA課程的交流伙伴約有60家。在此基礎上,學術研究和教學不能獨立發展,必須響應社會的需求和期望。因此,我們通過與商界緊密的合作,推動知識開拓和轉移、參與經濟社會的政策辯論,以求在地區及國際層面上發揮影響力。畢竟,專業知識和技能、獨立的批判思考、國際視野以及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均是未來的商業領袖和精英的先決條件。
《21世紀》:在過去的發展中,有哪些目標是科大商學院還未實現的?未來,你們計劃在哪些領域發力?
鄭國漢:面對全球急速的經濟及社會發展,以及對商業領袖的更高期望和要求,我們自然不敢自滿、不敢怠慢。我們經常提醒自己要創新、求變。在未來,我們會繼續提升學術和研究實力,鞏固區內的領導地位,同時積極尋求新機會,拓展服務領域。未來的發展策略方向包括:(1)開創嶄新學習體驗,培育未來具全球視野及體驗的商業領袖和專才。(2)開辦更多元化的課程,拓展新的市場領域;(3)開拓新的地區市場,在國際教育領域拓展學術力量。
推薦閱讀
思科欠缺的實際上是能否提供成熟的解決方案,畢竟技術至上已經不再,這是一個服務為王的時代。 盡管不再如以往一樣如日中天了,但思科憑借多年來積累的網絡設備核心技術和解決方案服務經驗,仍然在云時代到來之時及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商學院的定位思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712/7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