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專家學者就網絡文學網站推薦的李曉敏的《遍地狼煙》、天下歸元的《扶搖皇后》、酒徒的《隋亂》、阿越的《新宋》、楊鎣瑩的《凝暮顏》等5部作品進行研討,可謂是一次網絡文學的“京都論劍”。
專家認為,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既充滿創新和激情,又充滿挑戰和困惑的時代。實踐向人們提出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課題,即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網絡文學。舉行網絡文學作品研討會,就是嘗試著來回答這一課題。對此,主辦方基于三點認識。
一是網絡文學異軍突起,方興未艾,三分天下有其一,并且逐漸呈現出“半邊天”的趨勢,影響著越來越多的網絡受眾。因此網絡文學不可忽視;二是網絡作品良莠不齊,泥沙俱下,亟須大浪淘沙,亟須高人指點,逐步建立符合文學本質、具有網絡文學特點的審美評價體系,促使其蓬勃發展,健康成長;三是通過研討評論,推出一批優秀的網絡作品、網絡作家和網絡評論家。既為網民的閱讀做參謀,當向導,滿足網民的閱讀期待,又為形成一支隊伍宏大、人氣很高的網絡作家隊伍吶喊助力。研究網絡,促使我國網絡文學健康發展,每一個網民責無旁貸。
有網絡文學“牛人”認為,網絡也需要規則。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因網絡文學也是文學,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種受眾更廣、影響更大的文學,所以,它自然應當堅持文學創作和評論的正確方向。對與傳統文學的衡量標準,也是衡量網絡文學的精神資源和思想引領。網絡文學橫空出世才十多年,一切尚未定型,一切皆有可能。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網絡文學畢竟在創作理念、創作手法、語言表述、傳播手段、閱讀方式諸方面,已顯示出了與傳統文學不同的特點。
從某種角度看,網絡文學是“另一種”文學。研討網絡文學作品,不是簡單地照搬傳統文學那一套既定的理論體系和評價標準,更不是削足適履,南轅北轍。而應當在堅持文學本質特征的前提下,注重研究網絡文學的特點,尋找和發現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不同點,經過較長時間的創作實踐和理論研討,逐步形成符合網絡文學創作和傳播實際的、具有網絡文學特點的審美評價體系。此外,更要堅持實事求是、實話實說。
所謂實事求是,就是從網絡文本出發,而不是從定義和概念出發,不是憑想當然發言。就是注意探討有關網絡文學共性的問題,從中尋找具有網絡文學規律性的東西。就是改變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研究網絡文學的豐富性、復雜性、多重性。所謂實話實說,就是秉持與人為善的態度,提倡科學說理的方法,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開展心平氣和的爭辯。就是要擊中要害,入木三分,犀利明快,激濁揚清。就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既不戴有色眼鏡,也不用放大鏡。既不無限拔高,也不文過飾非。
推薦閱讀
在騰訊合作伙伴大會舉辦一周年之際,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昨日向合作伙伴發出公開信,總結騰訊14年來的經驗得失,分享了自己在互聯網產品創新、企業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感悟。馬化騰在信中表示,互聯網產品更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文學“華山論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710/7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