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全面進入WEB2.0時代,網絡社會化已經成為趨勢。社會化媒體優化(SMO)和SEO一樣,已經成為網站運營不可忽視的環節。而現在提供SMO服務的網站有很多,功能也非常豐富,從最初的只提供社會化登錄、內容分享到現在的社會化評論,從原先的單一功能到現在的一體系整合。都凸顯著互聯網與Web2.0的深刻變化與演進,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融入社會化網絡呢?什么樣的社交媒體平臺才是用戶最需要的?
當碎片化的時間讓你沒有耐心去每一個網站注冊,而海量的評論信息流卻又讓你感到頭暈目眩時,網站SMO無疑是一次頭腦風暴,這種形式既避免了網站的自我封閉和信息傳播的低效率,也有效克服了網站內容形式單一以及因評論碎片過多而導致的用戶興趣迷失。提起SMO,就不得不說燈鷺,燈鷺為站長及開發者們提供了社會化登錄、同步、社會化評論等一系列的整體SMO解決方案。目前國內提供此類單一功能的網站甚多,我們倒是很欣喜地發現燈鷺的冷靜與創造力,希望這場SMO風暴能越刮越勁,讓更多的網站融入真正的社會化網絡。
市場和技術驅動并行
目前燈鷺是國內第一家提供社會化登錄及用戶管理平臺的提供商,它將多家開放平臺的API接口進行統一的抽象和封裝,寫成了一套標準的API,再封裝成各種開發語言的SDK,面向包括Discuz和WordPress在內的多種開源系統的免開發插件。中小站長要么直接安裝插件,要么與燈鷺提供的API、SDK進行對接,就可以方便的使用燈鷺社會化登錄了。具體效果是,一次性對接多家網站,而不用針對每個平臺的不同標準去做研究、對接。這相當于中小網站們直接用了一個現有的成熟產品,降低了開發成本、維護成本。
舉例來說,網站添加社會化評論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新浪微博、騰訊QQ、人人網等20個社會化媒體賬號登錄,其發表的評論可及時同步到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搜狐微博、網易微博、QQ空間、天涯微博、MSN、人人網8大社會化媒體中。由此可見,與社會化登錄伴生的是社會化評論,這是一個云端的評論框,簡單的嵌入到網頁,讓中小網站與社會化媒體內容互通,這就實現了SMO——社會化營銷的效果。

得天獨厚的傳播優勢
中小站長或許會問,評論的價值何在?這其中最主要的價值體現在用戶也可以通過燈鷺與網站的一體系整合,實現對外分享更多信息并帶來人際互動。打個簡單的比方,你的網站或許有很多原創、專業的評論內容,但因為人氣問題被用戶看到的幾率不高,倘若能借用微博的傳播性,把門戶的人氣帶過來,人氣怎么會不倍增呢?
社會化評論的意義就在于,可以把評論同步分享到多個社會化媒體,用戶在微博的評論抓回至評論框,從而帶回回流流量。這就像你從家里出去喊市場上的人,然后把他們的言論與人氣帶回家里一樣。站長也不必擔心社會化評論與自己的網站風格不符。燈鷺社會化評論提供了幾十套評論模板,并且實現了數據本地化、評論款云端化,站長可以個性化的設定不同樣式的評論框,再加上垃圾評論過濾、評論審核系統與數據統計系統,可以方便的查看社會化評論給網站帶來的流量情況。使用社會化評論的意義在于,中小站長可以迅速與社會化媒體打通,在保持網站風格的基礎上,增加了網站內容與人氣,實現了SMO社會化營銷,最終達到提高網站流量的目的。
跨界合作實現共贏
SMO社會化營銷已經成為大的發展趨勢,包括騰訊、新浪、人人、百度等公司都在快速跟進。通過燈鷺這樣的社會化分享與評論工具,同時輔助于一定的技巧與方法,站長可以快速實現SMO。首先,社會化分享可以推廣網站。通過燈鷺提供的同步功能,用戶將網站內容一鍵分享到多個社交媒體上,從而引發各個平臺用戶的圍觀與評論,并形成二次傳播,從而達到推廣網站的目的。其次,社會化評論可以帶來并留住用戶。通過各個平臺進行點評的用戶,會通過點評這種參與形式而逐漸成為網站的活躍用戶,而用戶的好友在看到這些點評后也會被吸引到網站中。自此,網站成為活躍用戶與新用戶溝通的一座橋梁。
社會化評論可以加深用戶交互,增加用戶黏度。初期參與評論的用戶都是高質量用戶,而高級用戶的評論又會引發新手用戶評論,通過用戶之間的評論與交互,也將促進用戶產生更多優質內容。
通過推廣、帶來用戶、增加黏度等一系列手段,網站可以借助燈鷺來成功的實現SMO。目前為止,燈鷺是國內唯一提供社會化登錄、社會化分享、賬號綁定、邀請好友等一體系解決方案的平臺,這些社會化產品的功能將方便可行的幫助站長邁進SMO。另一方面,SMO也已經成為重要的商業模式。在電子商務領域,這種跨界合作已經成為網站的必備功能。面對網站社會化趨勢,若實現燈鷺與網站的對接,那么還可以拉動品牌營銷和評論管理職能,使網站具有更大的功能。
推薦閱讀
每年總結下百度人氣貼吧的數據,已經成為了習慣。但總結最新的數據,以前只做過2次。分別是07年和09年,現在時隔3年再一次總結下最新的人氣TOP65。把最近這3年新起的人氣貼吧也總結進來,讓大家看到更實時的數據。 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燈鷺:社會化媒體優化利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709/7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