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做好考前信息導引,還是加強對透明招生的監督,都是教育部門的責任和義務。而媒體和公眾也有責任配合有關部門,把騙子們趕出高校招生的領域。
近日,網上出現一個名為“上海建筑工業學院”的網站。該網站看起來很正規,各類正規高校網站的常設分類一應俱全。然而,稍加瀏覽和印證,就會發現這些圖文資料都是從正規高校的網站上拷貝、粘貼過來的,驢唇不對馬嘴。《新聞晚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上海市教委公眾服務處,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上海市根本沒有這所學校。
在這家網站上,教師的頭像和簡介是盜用其他高校的資料拼湊而成的;這家地處上海的高校在“招生簡章”上卻以“首都院�!弊跃�;公布的學校地址在上海地面上根本找不到,而所謂郵政編碼則取自廣東省某地。然而就是這所形跡昭彰的山寨高校,卻在“百度百科詞條”上占有一席之位,詞條上寫著“創辦于1983年,是一所國家計劃民助管理的綜合性大學”云云。那么假網站和假詞條是誰建的,意欲何為?
又是一年高招時。高分考生自然有較大的選擇余地,不愁沒有正規高校可上。然而那些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又對復讀失去信心的考生,則很可能對這類籍籍無名的“高�!碑a生興趣。根據往年關于高招騙局的報道,某些家長和考生急欲找一所學校就讀,而騙子們則主動打電話給他們,介紹自家“學�!钡挠凭脷v史和專業優長。謂予不信,有學校的網站和百度百科詞條為證。當此病急亂投醫的時刻,如果是某個粗枝大葉的家長或考生看到了這個山寨網站,可能直接就信了。稍微精細些的人,也可能通過百度來印證真假,還是有可能得出“此校屬實”的結論。事實上,只要騙子們取得了考生和家長的初步信任,他們有的是辦法讓他們上當受騙。
網絡時代,通過網絡搜索實用信息已是很多人的習慣�!鞍俣劝倏啤币劳杏诎俣冗@個強大的搜索平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在網民中有著較高的信任度,甚至是權威性。然而,“百度百科”是個完全開放的信息平臺,只要是百度的注冊用戶,都可以自行建立條目、填充和修改內容,百度對詞條信息的真假和準確性并不負百分之百的監查認證責任。因而,“百度百科”固然給公眾提供了幾乎無所不包的名詞解釋,但就其內容來說其實是泥沙俱下,“藏污納垢”。當然,通過網民之間的互相訂正,“百度百科”有一定的自我糾錯功能,但這僅限于眾人關心的內容。而對于一些冷門詞條來說,幾乎是原發者寫成什么樣,它就是什么樣,內容的真實性無法保證。
檢索可知,創建了“上海建筑工業學院”詞條的百度用戶名為kaozhengwang8。而且此人不僅“創建”了這所學校,還創建了“北京信息科技學院”和“大連工人大學職業技術學校”等詞條。不出所料,這兩所“高校”均屬于子虛烏有。由此基本可以判定:這是一個利用網絡發帖的規則漏洞,編造虛假高校信息伺機捕獲獵物的騙局。應該說,只要稍存警惕之心,識別和防范這類騙局并不難,因為騙子們繞來繞去總會提到學費問題,而只要是一所現實中存在的高校,都不會在入學之前就向新生收取一分錢學費。而且他們都是“見光死”,沒有誰能在正式校園里接待新生和家長。
從2004年起,我國就開始推進 “陽光高考”工程,遺憾的是高招實踐中總有不透明的地帶,包括機動指標的使用、定向招生的執行等環節。這就給騙子們渾水摸魚留下了空間。因而,治理高招騙局,首先要把信息透明、公開招生落到實處,讓陽光驅散陰霾。其次,還應該加強教育信息服務,讓考生和家長對自考、成人教育、網絡教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異同了解清楚,具備反詐騙的能力。無論是做好考前信息導引,還是加強對透明招生的監督,都是教育部門的責任和義務。而媒體和公眾也有責任配合有關部門,把騙子們趕出高校招生的領域。
推薦閱讀
中新網7月4日電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郭臺銘才剛在股東會上振臂疾呼,聯日抗韓的“打狼計劃”正式啟動,沒幾天即拿出16萬張股票質押百億元,凸顯郭董心中的這匹狼,確實不太好對付,讓郭董鐵了心得拼下去。 聯日抗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警惕山寨高校網站招生詐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704/7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