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購手機時還需考慮它的售后服務。
消費故事
“征集令”:你在購買和使用電器產品時有過怎樣的遭遇?不妨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本版“消費故事”欄目歡迎通過郵箱[email protected]提供線索或素材。
一些熱門品牌手機新型號上市不久,網絡上或者數碼城里就會出現行貨、水貨不同的報價。水貨價格通常比行貨便宜,因此有不少消費者選擇購買水貨手機,市民黃小姐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黃小姐購買了一款水貨手機,不到一年時間卻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部手機兩個月來維修的遭遇讓她后悔不迭。
手機使用半年開始發燙
去年9月初,黃小姐在一個“懂行”的朋友引導下,專程到廣州某廣場一家連鎖手機專賣店購買了一部熱門品牌最新面市的4.3英寸大屏幕手機。這是一款歐版水貨手機,價格比行貨便宜近千元。
帶著新手機回到佛山,黃小姐就急忙下載軟件、游戲,玩得不亦樂乎,足足開心了幾個月。
不料有一天,和一位老同學打了一通長途電話后,黃小姐把手機放入口袋里,過了幾分鐘,她突然感覺很燙,趕緊掏出手機,竟有灼手的感覺!她嚇了一跳,趕緊關機。等到手機涼下來以后,她又打開手機,但這次手機顯示“WIFI”無法使用。她嘗試了幾次在設置里面打開網絡都不行。過了不到半個小時手機又開始發熱。她只好再次關機。
兩個月往返維修無果
利用周末雙休日,黃小姐和朋友一起去手機店的維修部拿號排隊等候維修。維修師傅將手機檢測了一個小時后表示,手機使用不當進水了,把WIFI腐蝕了,如果要維修要交200元。“不是一年保修嗎?”“使用不當不在保修范圍。”“可我從來沒有讓手機進水啊?”“但手機的問題就是進水了。”一番爭執之后,黃小姐只能掏出200元維修費。
可兩天后,手機又再次發燙,半個小時前換的電池很快就沒電。維修人員又讓她隔天把手機送來再檢測一下。
這回維修師傅建議將黃小姐的手機放在維修部,由他們送到深圳廠家去檢測,半個月內給答復。
半個月過去后,音訊全無。黃小姐打電話咨詢。維修部答復道,廠家也沒檢測出問題,讓黃小姐明天過來拿。黃小姐琢磨了一會,又打電話過去建議維修部插上卡,打開WIFI一個小時試試手機燙不燙。一個多小時以后,維修部打來電話說:“的確是發燙,這樣吧,剛好有個深圳廠家的人在這里,我讓他帶回廠家再檢測一次。半個月內答復你。”
又是半個月過去了。維修部的答復仍是手機檢測沒問題。黃小姐覺得很奇怪,明明手機發燙,為什么檢測不出問題呢?
智能手機當傻瓜機用
“現在這部手機我就只用來打電話發信息,再也不敢上網了。”黃小姐說,回家以后她用了兩天手機沒有發燙,就又嘗試打開WIFI,結果不一會手機又發燙,她趕緊關了WIFI。
可是花了3000多元買的智能機卻只能當幾百元的手機用,黃小姐并不甘心。“昨天我試著開3G上網,結果開了半個小時竟然沒發燙!不過我也不敢開太長時間,畢竟耗流量嘛。”黃小姐說,現在將就著用吧,平時當傻瓜機打電話用用,偶爾出差才用下3G上網。既然偶爾還能智能一下,也就不再去找手機店維修了,花了那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也修不好,太坑爹了!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買了水貨手機后的坑爹遭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29/7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