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擁擠嘈雜的廣交會不同,這里沒有任何可展示的貨物。但一筆筆幾十萬美金甚至更大的生意或許就在這里成交了。與專注加工貿易的廣交會不同,京交會的焦點在服務貿易領域。
5月28日上午,籌備了近一年之久的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京交會”)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開幕式并講話。溫總理指出,2011年,中國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43.1%,吸納就業人口約2.7億;服務貿易總額突破4000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位;服務業吸收外資552億美元,首度超過制造業,成為利用外資最多的領域。
作為溫家寶總理口中世界上第一個為服務貿易搭建的綜合性國際展會,京交會將帶動北京及至整個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漂亮的北京樣本
國家總理出席開幕式,副總理出席閉幕式,140多位各國副部級以上官員和逾千名企業家蒞臨,京交會上頻繁出現的各國政要和企業高層表達了共識——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曲折艱難的大背景下,新興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必然是推動貿易增長的藍海。
北京會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澤炎表示,我們以前只是抓了微笑曲線中間的制造環節,利潤較低,“現在我們加強服務和服務貿易,將使我們的附加值和利潤率更加提高,彌補中國經濟的短板。”
首都北京以漂亮的成績單佐證了這個城市的努力:
2011年,北京市服務業總量達到12119.8億元,比位居全國城市第二位的上海市高出1008億元,服務業總規模位居全國首位;服務業占全市GDP比重達到75.7%,比上海市高17.8個百分點,比全國高32.6個百分點;2011年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引領作用明顯。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文化創意產業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其中信息、科技服務業規模接近上海的兩倍,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雙輪驅動效果顯現。
整體經濟邁上科學發展新臺階,是北京市服務業發展高歌猛進的大背景。五年來,北京市實現了六個翻番、兩個重大突破,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經濟總量跨越萬億元大關,由6970億元增加到1.41萬億元,累計比上一個五年翻了一番;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12萬美元大關,比2005年的5600美元翻了一番;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達到2354億元,比2005年的919億元翻了一番多;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連續突破3000億元、4000億元、5000億元、6000億元大關,比2005年翻了一番,消費拉動型的經濟格局初步形成;投資規模達到近5500億元,五年累計突破2萬億元,大體比上一個五年翻了一番;進出口總額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與此同時,節能降耗水平實現歷史性突破,萬元GDP能耗、水耗分別從2005年的0.79噸標煤和49.5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0.58噸標煤和29.9立方米,創造了全國最低能耗水平。
成績來自正確的規劃。北京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三個北京”戰略,提出堅持高端、高效、高輻射力的產業發展方向,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生產性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都市型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
觀察北京模板,眾多蒞臨京交會的專家和企業家得出的共識是,中國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也許不會像貨物貿易那樣帶來爆炸式的經濟增長,但經濟發展的質量會比較高。
服務業打開轉型大門
2011年中國政府公布的《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二五”期間服務貿易年均增速11%,高于貨物貿易增長水平。加快發展服務業,也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主攻方向,是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的內在要求。
2005—2010年,中國進出口服務的平均年增長率為16%,是世界上服務貿易增長最快的國家。發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服務貿易發展迅速。與1984年相比,2011年國內服務貿易在20多年間漲了近80倍。不過,對外貿易在服務業整體中比重卻只占14%左右,排在世界第106位。2011年,中國貨物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與美國不相上下,而中國服務貿易總額僅4191億美元,不到美國的一半。
但仍有亮點。溫家寶總理預計,今后五年中國服務進口總額將超過1.25萬億美元。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執行總干事隋表示,目前中國國內發展服務貿易正處于難得的機遇期,可以從快速發展的實體經濟和進出口貿易中取得更多利益。如果抓住了這個機會,未來30年,國內服務貿易在質與量上都將有一個飛躍。
“現在正是國內發展服務貿易的最佳時期,也是發展要求最急迫的時期。”隋說。
“對于有意發展國際業務的企業而言,找到并開發市場從來就是整個貿易往來中最艱難的部分。”參加京交會的世界貿易網點聯盟(WTPF)主席布魯諾指出,在這一點上,服務業企業要比實體經濟的企業更加困難,因為他們的產品是相對無形的,難以直觀地展示。但是,“在京交會上,不再需要繁復的手續、千百次的溝通聯絡,全球的服務貿易需求方和提供方都能夠面對面地交流甚至當場達成合作意向。”
布魯諾告訴記者,本屆京交會,世界貿易網點聯盟組織了超過10個國家、35人的企業團隊帶著自己的業務來到北京,希望能夠借助京交會的平臺擦出合作的火花。
從2000年起,WTPF便在企業之間做著橋梁的工作,京交會的舉辦一次性地解決了他們曾經需要花費相當長時間籌備的聯絡工作,此前,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高端平臺撬動全球機會
不止于一筆生意、一張訂單,京交會的價值更是為服務貿易提供一個平臺,在分享經驗、拓展視野、實現共贏之后,來自全球服務貿易產業的同仁們,在這個開放的平臺上,一起求索服務貿易下一步的發展模式,探尋服務貿易更寬廣的市場空間。
由商務部與北京市共同主辦的京交會,得到了在全球貿易中起核心作用的三大國際機構WTO(世界貿易組織)、UNCTAD(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和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支持,成為京交會的密切合作伙伴。在國內也得到了教育部、工信部、財政部、貿促會等16個中央部門的支持,是真正國家級、國際性、綜合性的服務貿易交易會。此外,一批機構也將成為京交會的長期合作伙伴,如世界貿易網絡聯盟已經和北京相關方面簽署協議,下半年聯盟的年會將在北京市召開;世界貨運聯盟總裁也表示,將在明年的京交會期間舉辦第十屆全球貨代物流企業的洽談會。
推薦閱讀
“陳光標”牌飲料即將面世。 繼今年3月宣布在黑龍江承包近百萬畝農田種植農作物之后,5月20日,陳光標公布了他“務農”的最新進展:目前已在農業領域投入5億元,預計“陳光標”牌綠色食品和飲料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北京“京交會”:第三產業新引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26/7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