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本報記者顧漸黎 實習記者廖娥 成都報道
●凡是他的員工,必會唱酉陽的土家族歌曲,必會跳擺手舞。而他卻把這樣的習慣,堅持了10年。
●有人說,10年會讓很多事情面目全非。而石勝利卻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周圍的人:我是酉陽人。
●熟識石勝利的人,都覺得他的身上,有著一種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江湖氣息。他質樸而不失風度。
夜幕降臨時,在成都文殊坊的大街上,一大群年輕的姑娘,正穿著土家族的衣服,唱著《六口茶》。
“喝你一口茶呀,問你一句話,你的那個爹媽(噻)在家不在家?你喝……你喝茶就喝茶呀,哪來這多話,眼前這個妹子(噻)今年一十八”。
一眼望去,武陵世家二樓的一個中年男子靜靜地站著,面帶微笑,一言不發,若有所思。而這位男子便是成都餐飲“江湖”中盛傳的石勝利,系武陵世家餐飲集團董事長,四川省重慶商會武陵分會名譽會長。
三年的心血
石勝利,成都餐飲行業領頭人之一。而他現在經營的武陵世家是一家歷史悠久的企業。其前身是1996年11月8日開創于成都西馬道街,后遷址于成都北較場西路的中國第一家山珍火鍋——武陵山珍。
當石勝利穿著一件黑色休閑西裝出現在成都文殊坊武陵世家的分店時,氣場顯得并不十分強大,這或許因為他的身材稍顯消瘦。一年半前他便要求自己要減肥,少喝酒,從而來保護身體。
有時候,他也會組織一大批文人和藝術家到酉陽走一趟,確實很辛苦,“我們花了3年的時間,才有了‘尋夢桃花源,魅力酉陽行’的活動。”
對于老石的觀點,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副秘書長徐朝鑫也感觸頗深。“我在3年前,就開始和酉陽當地政府協商,一直到今年的4月才實現這個愿望。”徐老感慨地說。
“我經常跟別人講,走嘛,去酉陽,看擺手舞。”石勝利笑著說。
沒有想到,周圍的很多朋友見到石勝利便說,老石,你說你們酉陽漂亮,多久帶我們去看看?石勝利便暗自下決心,一定帶他們去酉陽轉轉。于是,他開始張羅著去酉陽的事。
“在這3年里,因為組織這個活動,也經歷過不斷失望,不斷希望的過程。今年,酉陽縣委書記陳勇終于同意了。”他開心地說。
熱鬧的四月。
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由四川省重慶商會武陵分會發起,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四川省散文文學會參與組織的“尋夢桃花源,魅力酉陽行”在酉陽舉行。
在大伙們去酉陽的路上,老石忙著為大伙們拿礦泉水,有時候,他也會放下董事長的架子,為大伙唱起《木葉情歌》“大山的木葉爛成堆,只因小郎不會吹。幾時吹得木葉叫哎,只用木葉不用媒。……”
熟識石勝利的人,都覺得他的身上,有著一種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江湖豪氣。
他質樸而不失風度,同樣,他又是一個很細心的人。“當時,一個去酉陽的成員因為穿高跟鞋腳起泡了,他便找人專門拿了一雙運動鞋。”他的侄女兒石婧回憶說。在活動結束時,老石還專門為每個人準備了土家的豆腐乳送給大伙。
當記者詢問這一細節時,老石給出這樣的答案。“因為我本人喜歡吃這豆腐乳,所以給大家準備一些。我想,人們經常在大城市里大魚大肉慣了,也需要一些清淡的。”他笑著說。
在組織活動的日子里,他帶著一群人去廣場跳土家擺手舞。有時,他還和一大群人去喝苞谷酒,一直喝到深夜。
雖然他的大哥因為喝酒過多而得高血壓,但是,他卻沒有顧忌。他說,朋友來了,就陪大伙喝喝。好不容易呀,等了3年,才有這活動。“人這輩子,有幾個朋友,不易”。
在這3年的日子里,在石勝利的心里,一直都惦記著這活動。“我的家酉陽太窮了,我就想盡自己的一點力量,讓更多人了解酉陽。”
我的根在酉陽
在石勝利的眼里,他的故鄉酉陽是一個干凈而淳樸的小城。酉陽,并不繁華,但卻有著很厚的文化氣息。
偶爾,石勝利也喜歡獨自一人走在青石板的龔灘古鎮,當走累的時候,他索性會蹺著二郎腿,在烏江之上,喝上一碗散茶。
有時,他也會乘著興致,寫下一首小詩:“走過別人的很多城,也流過很多淚。這風水浸潤的龔灘,又下起了剪不斷的雨。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深知,我的根,卻在這小城的深處”。
“我的根在酉陽。”這儼然,已經成為石老的口頭禪。
凡是他的員工,必會唱酉陽的土家族歌曲,必會跳擺手舞。而他卻把這樣的習慣,堅持了10年。
有人說,10年會讓很多事情面目全非。而石勝利卻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周圍的人:我是酉陽人。
確實,他這些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印證了這一句話。
在他周圍的人,也被他愛家鄉的精神所感動。
而現為四川省重慶商會武陵分會冉光輝便是其中之一。這個酉陽的漢子告訴記者:“我之所以叫石總大哥,不是因為佩服他其他的,是因為他很愛家鄉。”
以冉光輝的話說,“大哥所開的店,10年的時間堅持跳擺手舞,堅持唱六口茶,不容易呀,不容易呀!”
在冉光輝的印象中,老石對人真誠,沒有架子,很會照顧人。
“我想一個人,有了一定的錢,一定的位置,是不是要做點事情?”石勝利說。用他自己的話說,一個人到了一定的時候,也應該做點對別人有益的事情,“一般人在年輕的時候,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會做錯很多事情。可是等你老了,你就想多為別人著想”。
“這樣做,你說圖啥,就圖心安”,他說道。
這幾十年,他也受過很多苦。
“剛開始來成都的時候,一無所有,人年輕的時候,注定要受很多苦,這個是不能給老天爺講條件的。”
他繼續說道,每次遇到困難,就告訴自己,回到酉陽也要從零開始,還不如在成都做出一個樣子。“你自己都沒有,怎么有能力幫助更多人是吧?”石勝利補充道。
確實,這些年石勝利創辦的武陵世家在成都作出了一番成就。他在成都的很多地方都開有分店,在琴臺路開的分店,每日必高朋滿座。
他告訴記者,等老了,我也想回酉陽。“一個人,飛得越高,越會對家有眷戀。而這種眷戀,是從娘胎里帶下來的,誰也不可以改變。”
石勝利抿了一口茶,眼神堅定地看著遠方。
地道的儒商
確實,他對于文學有很獨到的見解。
在文殊坊的分店里,他給記者介紹大屏風上寫的文字,“你看,這個上面已經詳細解釋了我們酉陽當地有做山珍的習慣,這個也要追溯到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
他告訴記者,他喜歡過“一杯茶,一本書”的生活。
石勝利的讀書量很大。有時,他也會跟記者談起他《說文解字》,談《紅樓夢》,還有他的儒商哲學,“我總覺得,人們總覺得文人很酸,沒有錢,窮,我們要改變這種形象。其實現在的社會,需要一種人,是在文人和商人之間,那就是儒商。”
他也坦言,要做到一個儒商,也需要時間的磨練。“不僅需要你能吃苦,還需要對所投資的項目有很深的思想理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不怕失敗。”
用他的話說,真正的儒商也叫“辱”商。“就是能屈能伸,內心強大,不僅能受屈,也能受辱。”現在的他,很是擔心文人們的命運。“如果一個文人只想做做學問,而忘記現在是市場經濟,那么生活的也會很艱辛。按照這樣下去,我們的后代覺得,文人都太窮了,都不做文人了。”
石勝利擔心地說,“現在的社會,能不能讓文人們適應市場經濟,也將成為文化圈新的思考。現在的文化圈,一定要克服浮躁,一定要讓文人改變清高,大方,大膽地參與市場競爭之中。一定要有智慧、有技巧、合理、合法地把這文化轉化成新的生產力。”
他喜歡泡茶館。在茶館里,悠閑自在,“來成都了,啥都沒有學會,就學會喝茶。”坐在藤椅上,手托青花蓋碗,喝上一口茶,已經成為石勝利的日常必修課。有時,石勝利會在茶館里,和其他的茶客談天說地。而有時,他索性在茶館里舒展著身子,側著耳朵,蒙頭大睡。
現在的他,很喜歡看茶館里茶倌的表演。
他告訴記者,“我喜歡看茶館們不慌不忙地手提一只茶壺,只等那左手一抹,右手一點,一條白線點入茶碗,沒有半點水星濺出,很精神,那是一種享受。”
他笑著說,自己現在就是一個耍耍(成都話,形容這人喜歡玩),“如果成都沒有我們這些耍耍,這成都怎么叫休閑之都?”
推薦閱讀
孟非和郭德綱 傳聞中由孟非和郭德綱聯手主持,5月在江蘇衛視上檔的新脫口秀節目《非德要看》,昨日卻以益智類節目《非常了得》的新面目召開了發布會。還好,主持搭檔依然不變,兩顆光頭,究竟誰更有笑果?節目還沒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巴蜀餐飲界驕子 儒商石勝利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10602/7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