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電 6月1日起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開始施行。這部法律的出臺,對于加強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一段時間以來,各地陸續舉辦多項活動,進一步宣傳這部法律,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是我國文化領域繼文物保護法之后又一項重要法律,在文化法制建設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部法律突出了對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不同的措施,對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認定、記錄、建檔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
針對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出現的過度商業性開發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法律明確,國家鼓勵和支持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特殊優勢,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開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場潛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開發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應當支持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保護屬于該項目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單位予以扶持。單位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與億萬群眾生活有著緊密關聯的文化財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只有引起全社會上下一致的關注才能取得成效。據悉,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文化部等將在中華世紀壇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宣傳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師徒同臺展演、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展等多項活動。
新華網成都5月31日電(記者 海明威 余里 吳曉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將于6月1日起正式實施,正在成都參加非遺保護國際論壇的官員和學者認為,該法的實施是中國非遺保護工作的重大進展,從此中華民族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依法保護的軌道。
同時,相關法律責任也予以明確,文化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推薦閱讀
互聯網微薄的興起,逐漸受到更多網民的參與和熱愛。河北農村網用微薄傾聽民意服務民生 您可以通過微>>>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10601/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