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北京國際電影季昨天進入第三天,電影季的各個單元依然很活躍。中歐電影合作論壇上,華誼兄弟總裁王中軍表示,中國電影已過了需求資金的年代,現在只要有好的項目,“電影界的錢滿天飛”。在“北京展映”單元中,奧斯卡獲獎片《黑天鵝》和具有傳統色彩的《一個人的皮影戲》相繼亮相,《黑天鵝》的導演達倫還表示正在考慮到中國來拍片。電影洽商也取得良好的戰績,三部合拍片《飛虎》、《鼠之道》、《環形使者》相繼簽約,涉及數億金額。
電影季·論壇
昨天的“中歐電影合作論壇”匯聚了王中軍、江志強、吳思遠、于冬以及來自英美的多位制作人,共同探討中歐電影的合拍之路。
王中軍:
中國電影只缺人才不缺錢
王中軍掌舵的華誼兄弟影業,近10年來參與了很多合拍片的制作,對合拍片有自己獨特的認識。王中軍表示,合拍能給中國電影人帶來學習、交流的機會,對電影界人才的培養有很大益處。王中軍坦言,現在的中國電影,最缺的不是金錢,而是人才。“以演員為例,很多演員檔期排得過滿。其中一部的進度出了問題,后面的都得延期。”而合拍片恰好可以解決這一瓶頸,既可以提供外方的演員,也可以促進更多本土人才的成長。王中軍回憶早期做合拍片時代,稱那會兒中國電影很缺錢,合拍是以資金為主導。“現在中國電影對資金的需求已經退居第二位,目前是以市場為主導的合作方式。本土電影公司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本土能力大提高,只要項目好,國內想投資電影的錢是滿天飛的。”
江志強:
中國電影要拓展海外市場
中國電影界現在的確不缺錢,但在江志強看來,中國電影不應該在國內市場止步不前,而是要努力拓展海外市場。江志強曾經幫助《英雄》、《臥虎藏龍》等華語片成功打入美國市場。“雖然《臥虎藏龍》、《英雄》在海外都有兩三億美元的收入,但我坦白地說,中國電影的海外銷售還是比較弱的。中國電影到了海外還是外語電影,而外語電影的待遇和本地電影的待遇有很大差別。”
此外,西方電影的成本回收渠道比中國要多。DVD、電視臺播映、衍生品之類,加起來一部電影得有一到兩年的生命力。但是中國電影上映半年之后,基本什么收入也沒有了。因此,拓展海外市場就成了中國電影擴大收入渠道的一個有效方式。“如果當時《臥虎藏龍》有這個協議,海外收入起碼多50%左右。很多歐洲電視臺有保護主義,購買影片的價格待遇有很大的區別。但是有了這個協議,馬上就變成歐洲電影。”
電影季·洽商
20多個項目達成意向
電影季的“洽商”單元同樣成績斐然。據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龐薇介紹,洽商會截至昨天已有20多個項目達成意向。其中既有《飛虎》這樣的合拍大片,也有一些純本土的作品,尤其是本土原創動畫。
在達成意向的合拍片和協拍片中,《飛虎》、《鼠之道》和《環形使者》最為引人注目。吳宇森執導的《飛虎》投資額高達6億元人民幣,是繼張藝謀《金陵十三釵》之后的又一部華語巨制。該片將于2012年春季開拍,2013年公映。除了合拍大片,一些原創的國產影片也在洽商會上亮相。國產動畫電影《摩爾莊園冰世紀》昨天宣布,將于今年暑期檔同觀眾見面。該片取材自《摩爾莊園》這一兒童虛擬社區,用動畫的手法展現了圣熊族和摩爾族的一場戰爭,并借此告誡所有的觀眾不要濫用自然的力量。該片導演劉可欣表示,希望小觀眾能從中學會用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推薦閱讀
德國斯諾格投資公司北京代表處指導融資 --- 創業是需要成本的,剛起步的創業者少的就是資金,德國斯諾格投資公司北京代表處然而解決資金問題的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中小企業融資了,德國斯諾格投資公司北京代表處是國內比>>>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10427/6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