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文化產業網珠海訊(記者刁曉平 黃渝晴) 黎強,職業畫家,高級設計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代理事。1991年7月,畢業分配到廣東順德包裝裝潢印刷廠擔任設計工作。1994年,系列食品包裝設計獲中南星優秀獎。1996年,調珠海參與首屆國際航展廣告總策劃工作。1999年,創辦博雅坊油畫工作室,從事繪畫工作。油畫作品曾得到澳洲等國家和臺灣等地區的華人團體賞識并收藏。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及全國展出。2008年,作品《壺》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家迎奧運作品展。2009年,油畫作品《泊》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辦感受中國——中國工藝美術家展。2009年,油畫作品《海音》參加中韓兩國美術交流展。2010年3月,油畫作品《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肖像》被中國政府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收藏。2010年10月,創作澳門熊貓館巨幅壁畫《熊貓之家》(高:10米、長:26米)。2010年12月,水彩作品《歲月留痕》獲第二屆雙年展銅獎。(黎強個人主頁:http://liqiang0756.china9986.com/)
珠海職業畫家黎強(刁曉平 攝)
珠海職業畫家黎強與本站記者(刁曉平 攝)
記者黃渝晴:黎老師,非常感謝您能接受中國國際文化產業網的專訪!能請您談談您是如何走上繪畫藝術道路的?
畫家黎強:說來話長,也許我身上就存在有藝術細胞吧,然而,激活它們的應該是我的家人。在我家族中,喜歡和善于繪畫的不乏其人,我的叔叔、堂兄等都是。我是看著他們從事此道而長大的,當有一天我拿起畫筆畫了我平生第一幅作品后,我高興的不得了,我的聲音也把他們吸引了過來,他們看了后,異口同聲的說:好!這僅一個字的一句話就將我引進了藝術的大門,使得我在藝術的道路上不知疲倦的奔跑。后來我上初中時,我的才藝被縣文化館所發現,它們積極向湛江市文化館推薦,讓我參加小畫家培訓班。從那時起,我開始進入自己的少年學畫生涯。從而,使我后來順利地考上了藝術專業。1991年,我于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工藝美術裝璜設計專業畢業。同年,被分配到廣東順德包裝裝潢印刷廠擔任設計工作。1996年,我被調到珠海,參與首屆國際航展廣告策劃工作。三年后,我便創辦了博雅坊油畫工作室,繼續從事我所熱衷的繪畫藝術。
記者黃渝晴:在您的藝術道路之上,您曾師從了哪些藝術家?他們對您在藝術上有什么影響和啟發?
畫家黎強:在色彩方面,我主要師從于著名畫家蘇家芬、陳作力等老師;在工業設計方面,則主要師從于著名設計大師劉境奇院長;在美術創作(素描)方面,卻是師從于著名雕塑家葉熾堅和著名畫家莫國伯(現任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等老師。借此機會,在此我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永不忘懷他們對我的培養和教誨。
記者黃渝晴:黎老師,現在請您談談在繪畫創作的題材著重于哪方面?
畫家黎強:很好,這也正是我想談的一點。不錯,每位畫家在這方面都有自己的選擇和側重。當然,都是喜歡以自己身邊所熟悉的人、物和環境為題材的,而我則是以大海作為我的藝術創作對象,長期在其中尋找創作素材。譬如,漁民、漁船、漁網、鐵錨、鐵鏈等,甚至于那不起眼的小旗幟也都是我的創作對象,我同樣的賦予他們生命的力量。恐怕這與我的成長環境有關吧。我是在海邊長大的,大海在我的腦海里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怎么也忘不了它,連做夢都是大海的景象,耳邊所聞則是大海的濤聲。唉,大海,真是我藝術創作的源泉啊。
當然,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層不變的。前段時間,應業內朋友之邀,我又創作了反映新疆生活的系列油畫,主要是人物方面。現在我想在繼續以大海為創作對象的同時,也把蔬果類納入進來。
記者黃渝晴:請談談您的繪畫創作心得?
畫家黎強:我一直堅持寫實的表現手法。在創作大海這方面的畫作時,我尤其喜歡黃昏與陽光燦爛的時候,它給我帶來如夢似幻的感覺。能讓我把對大海的情感充分地表現出來,有時幾乎達到了心手合一的狀態,曾幾何時,自己居然被自己所陶醉。
記者黃渝晴:當代藝術家面臨的誘惑太多了,您是如何看待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呢?
畫家黎強:每位畫家成長的背景都不一樣,有些畫家因生活所迫而放棄純繪畫藝術創作,轉而走市場化的道路。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的自由,走市場化的道路不一定是絕對的不好。本來,世界就不存在絕對。
記者黃渝晴:請您談談下一步的創作計劃和展覽的展望?
畫家黎強:我的理想是繼續以大海作為我的創作對象,創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能舉辦自己的展覽,并能出個人畫集,那就再理想不過了。
請欣賞職業畫家黎強的油畫作品:
推薦閱讀
當今社會,網絡的誕生,作為最廣泛、最快捷、最便利的傳媒工具,已成為時尚與文明的象征,越來越受到了人類的親睞,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個優秀、權威的網絡平臺,猶如水陸交通中的碼頭和驛站,可為人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畫家黎強對海情有獨鐘,堅持創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10318/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