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大忠自己辦的報紙 警方供圖
一個僅念過小學的農村男子鄧大忠,假冒網站的特約記者,糾集村民挖掘負面新聞在網上發帖,再以幫助曝光對象刪網帖為由,先后獲利14萬余元。忠縣警方昨日通報,這一涉嫌敲詐勒索的犯罪團伙已被搗毀。11月26日,“網絡打手”鄧大忠、王朝科兩人已被逮捕。
不想曝光就給錢
一次刪帖賺4萬
2009年9月的一件事,對忠縣某村支部書記張明來說,有些灰暗,甚至難以啟齒。
當時,村里果農種植的柑子樹大面積死亡。自稱《新早報》記者的鄧大忠進村“采訪”。采訪完后,鄧大忠毫不含糊地告訴張明:果樹大面積死亡肯定有原因,這事上網了,后果難料。但只要張明出點錢,事情就到此為止。經不起“負面報道上網”的威脅,張明拿出了3.1萬元。
今年3月,鄧大忠又發現忠縣忠誠村一公路承建商,與村民存在房屋拆遷補償款和青苗賠償費的糾紛,于是就在“中國民生網”上發表《村民要不要生存》的網帖。事后,他要求當事人申凡出錢擺平此事。隨后又在“中國法訊網”上撰寫網帖《重慶忠縣某鎮黨委書記:只要刪稿件,耍“妹”兒算我的》,繼續對申凡制造輿論壓力。
為息事寧人,申凡無奈給了鄧大忠“刪帖費”4萬元。
“網絡打手”落網
曾經風光一時
因為能控制“負面”新聞走出忠縣,并掌控網上輿論,鄧大忠一度在忠縣吃香喝辣,風光一時。
今年10月28日,忠縣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鄧大忠伙同樊曉琳、王朝科等人,以幫助信訪人為名,在“中國法訊網”、“香港中華之聲通訊社”等網站上發表編造、歪曲、擴大事實的負面網帖,損毀黨政干部、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聲譽。事后,又以能刪網帖為由,先后敲詐、騙取忠縣市政園林局、重慶市開元旅游開發公司等單位、個人14.1萬元。
忠縣公安局隨即成立專案組。11月17日,在北部新區一網吧內,一副錚亮的手銬結束了鄧大忠“刪負面網帖牟利”的生財路。
在鄧大忠的身上,民警找到了 “香港中華之聲通訊社”重慶地區特約記者證、“中國法制在線”新聞工作證、記者名片、錄音筆等。事后,中國法訊網等所涉報社和網站紛紛發表聲明,鄧大忠不具有新聞記者身份。
主犯僅小學文化
曾在媒體干過臨時工
這個善于炮制負面新聞上網,又能刪網帖的“網絡打手”,有何來歷?
經警方調查,鄧大忠,39歲,小學畢業后先在外地打工,后回家搞養殖業。2004年,經人介紹到重慶某雜志社做過臨時工,其后又在重慶某報萬州記者站做廣告臨時工,3個月見習期未滿就被除名。2009年以來,鄧大忠開始在“中國法訊網”寫網帖。
正是在寫網帖時,鄧大忠嗅到了商機:“曝光對象肯定不想看到負面報道上網,我若能操控這些帖子的留存,那不就發財了嗎?”鄧大忠決定,先弄假記者證,再找幾個線人挖掘負面線索,再采訪成稿。“給錢就做正面的,不給錢就上網曝光,等他急了再談刪帖費。”
□小貼士
網絡打手: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網絡營銷行為,通常由一些公司雇傭“槍手”,通過在論壇、博客上使用片面、偏激的文字來攻擊當事人,以謀取利益。
“網絡打手”是由“網絡推手”演變而來。“推手”是通過一些吸引眼球的事件來達到推廣某個人或某個產品的目的。如今一些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惜捏造事實進行誹謗和污蔑,從而蛻變成“網絡打手”。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資訊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收集而來,版權歸原網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謝謝合作!
推薦閱讀
酒后駕車發生事故的新聞我們已經是見怪不怪;酒精中毒,造成猝死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面對酒精帶來的一系列悲劇我們除了惋惜之外,得到更多的應該是警示、需要執行的應該是戒酒行動的迫在眉睫。 車友小李(化名)要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推手冒充記者發負面消息牟取暴力 靠刪帖年賺14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10214/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