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男子利用不法手段,和國外的通訊公司勾結,通過技術手段讓賬戶在欠費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正常開展國際通訊業務,致使受害通訊公司在短短20天左右的時間里就損失了300多萬的費用。近日,該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被玄武警方抓獲,檢方已對他們進行審查起訴。
通訊公司莫名損失300萬
今年2月,南京某通訊公司發現了一個異常情況。一項平時相當冷門的國際通訊業務突然紅火了起來,不到20天時間,已經讓公司和國外的通訊公司結算了300多萬元的費用,這是往常的數十倍。經過系統查找,通訊公司發現,使用這項業務的數百個號碼總是24小時不間斷地占用著通訊信道,從通訊時間來算,這些號碼的賬戶早已欠費。也就是說,這項冷門通訊業務的突然紅火并非是客戶正常使用形成的,而是有不法分子利用通訊系統的漏洞惡意消費。
通訊公司立即向玄武公安分局玄武門派出所報案。據通訊公司安保部門負責人介紹,這項被不法分子惡意消費的國際通訊業務主要由國內客戶通過該平臺向國外發送信息,國內通訊公司和國外通訊公司之間進行費用結算,國內通訊公司再向客戶收取費用以營利。而現在的情況是,由于不法分子通過技術手段讓客戶賬戶在欠費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正常使用該通訊業務,直接造成通訊公司將大量費用付給國外通訊公司而無法從客戶處收到任何費用,從而造成巨大損失。
他們聯合老外坑國內公司
民警初步判斷這一不法行為背后有一個犯罪團伙。經過近一個月的艱苦工作,玄武警方很快便鎖定了一處不法分子窩點,位于江蘇省泰州市某小區居民樓內的一戶住宅。這里是陳鋒等人利用群發器不斷向國外發送信息的地方, 3月中旬的一天,隨著“砰”的一聲巨響,辦案民警破門而入,看到里面一大堆群發器之類的設備,能讓數百個號碼同時運作,不斷地占用通訊公司的信道向國外發送信息。
通過陳鋒,民警很快順藤摸瓜將這個犯罪團伙的架構摸清楚,很快將另外4名犯罪嫌疑人抓獲,一條通訊盜竊的黑色“產業鏈”也逐漸浮出水面。
這5人分工明確,其中兩人主要負責和國外通訊公司聯系,與其明確發送信息后的費用分成;有兩人主要負責使用虛假身份信息去通訊公司辦卡用于作案;另外一人則主要負責通過群發工具向國外不斷發送信息。 “一般來說,這些人從國外通訊公司處能分得10%左右的不法利益,然后他們再根據分工不同進行分贓。”民警介紹,制卡的嫌疑人分得的贓款最少,一般只有10%左右,和國外聯系的嫌疑人次之,分成20%-30%,群發信息的嫌疑人分成最多,達到50%-60%。目前,5人因涉嫌盜竊罪,已被檢方批準逮捕,此案仍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推薦閱讀
去年還擔任《紐約時報》執行編輯的比爾·凱勒,如今仍是該報的專欄作家。 黑客冒充前總編寫社論 據新華社電 一名黑客以美國《紐約時報》前執行編輯的名義撰寫一篇社論,發布在互聯網上。這家媒體據信周末出版了這篇文>>>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11/20120731/7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