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還擔任《紐約時報》執行編輯的比爾·凱勒,如今仍是該報的專欄作家。
黑客冒充前總編寫社論
據新華社電 一名黑客以美國《紐約時報》前執行編輯的名義撰寫一篇社論,發布在互聯網上。這家媒體據信周末出版了這篇文章。
文章仿得太像了
比爾·凱勒截至去年9月仍擔任《紐約時報》執行編輯。黑客便以他的名義撰寫這篇關于“維基揭秘”網站的社論。
無論從哪方面看,文章如此真實,以至于《紐約時報》絲毫沒有發現作假,甚至技術編輯尼克·比爾頓把文章的鏈接粘貼在他的微博客里,而且稱文章為“重點稿”。
識破這篇偽造文章為數不多的線索之一是它的互聯網網址以www.opinion-nytimes.com開頭,法新社稱,真正《紐約時報》網站網址以www.nytimes.com開頭。
當事人辟謠
現為《紐約時報》撰稿人的凱勒29日經由微博客澄清真相:“有一篇以我名義撰寫、關于‘維基揭秘’的虛假評論文章。強調‘虛假’,不是我的。”
比爾頓隨后回應:“我剛剛刪除昨晚發布的一條微博留言,那來自一個假《紐約時報》比爾·凱勒賬戶。”
“維基揭秘”承認偽造
事后,“維基揭秘”通過其微博承認是他們的黑客制造了這次烏龍事件。
黑客鐘愛《紐約時報》?
其實,這不是黑客第一次瞄準《紐約時報》。2009年《紐約時報》曾聲明稱:“有些《紐約時報》的讀者瀏覽本報網站時,發現網站會彈出廣告懸浮窗,這種懸浮窗會顯示病毒警告,點擊后會重定向到偽裝的網站。目前我們正在積極修補有關的問題。如果你看到同樣的廣告,請不要點擊,而應當退出彈出的網站,并重啟瀏覽器。”
據美國殺毒網站稱,這個網站上的所謂安全軟件全是由黑客軟件偽裝的。讀者曾反映,這則廣告完全劫持了他的瀏覽器,其電腦中毒根本無法關閉非法網頁而瀏覽其它網站。
推薦閱讀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過去的十五個月中,微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要為美國的垃圾郵件負首要責任,而其中有些月份微軟更是成為全球最大的垃圾郵件來源地。 該校麥庫姆斯商學院的高級研究員John S.>>>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紐約時報》被騙 黑客冒充前總編寫社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11/20120731/7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