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商業價值非常大,甚至對于某些類型的網站而言,信息是其核心競爭力。比如商戶信息及用戶點評信息是點評類網站吸引用戶的最關鍵因素,好友關系鏈具有用戶鎖定效應,從而成為即時通訊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關注及被關注的信息及用戶所發微博信息的多少是微博服務商的生存之本等等。
因此,互聯網行業圍繞著信息的轉載或抓取引發了很多糾紛,比如大眾點評網與愛幫網長達幾年的訴訟、京東商城與一淘網的抓取與屏蔽之爭等,去哪兒網與攜程之間也曾因信息抓取對簿公堂。
對于信息抓取,很多情況下難以通過版權侵權的角度有效阻止,但是仍然可以選擇不正當競爭的角度予以解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中沒有涵蓋抓取信息等內容,但是該法規定了誠實信用原則這一兜底條款。
2011年7月,在愛幫網抄襲大眾點評網內容的不正當競爭案件中,法院即適用誠實信用原則進行判決:無論是垂直搜索還是其他形式,如果引用或抓取來自大眾點評網的內容超過合理的限度,造成對大眾點評網相應內容的市場替代,損害大眾點評網的合法利益,即違背公認的商業道德,將對市場競爭產生損害,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所禁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該案已經成為互聯網領域信息抓取涉嫌不正當競爭的經典案例。大眾點評網與網易的信息抓取之爭如果通過訴訟解決,大眾點評網仍將會選擇從不正當競爭角度起訴網易。不同于愛幫通過搜索進行自動抓取,網易“飯飯”的商戶信息更多是通過人工操作實現,認定不正當競爭的可能性更大。
盡管大眾點評網上發布的商戶信息、餐廳特色、人均價格等可能不具有版權或者版權屬于商戶,即網易所說的“公共信息”,但是此類信息的收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而成,這些信息的聚合已經成為網站的核心競爭力。大量抓取這些信息將會產生市場替代的效果,違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誠實信用原則。
目前反不正當競爭法正在修改,此次將會增加很多新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尤其是網絡環境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中非常普遍、容易引發糾紛的信息抓取行為很可能會被明確列入法律規制范圍。
信息轉移工具是否應禁止
3Q大戰之后,工信部為了規范互聯網行業的不正當競爭和損害用戶利益的行為,制定了《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其中也規定了信息抓取或者轉移的問題。比如第十四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擅自或假借用戶名義,或者欺騙、誘導用戶進行數據轉移。
在該監管政策起草、研討的整個過程中,用戶數據到底屬于誰所有曾經發生激烈爭論,有網站所有、用戶所有和雙方共有三種觀點,直到目前仍沒有定論。但是考慮到用戶數據是很多網站的核心競爭力,禁止其他網站自行或者假借用戶名義轉移數據,或者欺騙誘導用戶轉移數據。依據該監管政策,若網易轉移大眾點評網上的點評信息,也是直接違法的。
推薦閱讀 水貨手機感染比例達72% 手機廣告流氓化現象正在加劇。日前,360安全中心發布《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下稱《報告》)指出,安卓(Android)平臺成“最黯黑”平臺:第一季度新增安卓惡意軟件及木馬3336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站數據抓取之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11/20120606/6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