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方面認為,騰訊公司迫使很多QQ軟件用戶選擇QQ,而放棄或卸載360軟件,屬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那么,騰訊逼迫用戶進行“二選一”是否有正當理由?在討論之前,我們不妨先找找騰訊做出此舉的原因,核心有三點:
第一,商業模式被破壞、商業利益受損。360推出的“扣扣保鏢”可以屏蔽QQ的廣告、搜索工具、QQ秀等互聯網增值服務、音視頻業務等,對騰訊商業模式是一個顛覆,也對騰訊造成了直接的商業利益損失。這也是騰訊日前向廣東高院起訴360扣扣保鏢不正當競爭的原因。
第二,用戶資料,尤其是好友關系鏈被提示備份觸及QQ軟件的核心競爭力。扣扣保鏢會提醒用戶電腦不安全,幫助用戶備份QQ資料,以便出現問題時進行還原。但是一旦QQ的好友關系鏈被備份,并被360拿走之后開發新的即時通訊工具,用戶就可以輕易的實現即時通信工具的搬家,QQ所具有的用戶鎖定效應也將被打破。
第三,用戶的信息安全受到影響。扣扣保鏢可以對QQ的安全模塊進行屏蔽和修改,導致QQ的木馬查殺和安全防護功能失效,并利用360自身產品予以替代。另外,扣扣保鏢提示用戶在本地電腦備份個人資料之后,騰訊擔心這些用戶資料會被360偷偷拿走,進而影響到用戶利益。
綜上,“二選一”做法的實質,是當騰訊的商業利益受到侵害時,它采取了一種自力救濟的方式,卻犧牲了消費者的利益。或者真如騰訊所說,“二選一”也是為了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即保護用戶的利益。但這到底屬于“有正當理由”還是“沒有正當理由”?這里需要探討什么是自力救濟,自力救濟是否有邊界。
我國法律上的自力救濟主要有兩種: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簡言之,緊急避險指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的合法權益的行為。在法律上,自力救濟是有限制的: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否則屬于防衛過當;緊急避險同樣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丟卒保車是可以的,但不能丟車保卒。
就“二選一”而言,騰訊此舉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商業利益和用戶利益(信息安全)免受侵害,而采取的一種不得已的措施,損害了用戶的其他利益(公平交易權和自主選擇權),應該屬于自力救濟中的緊急避險。那么,騰訊“二選一”的做法是否超過必要的限度呢?這就引出兩個問題:騰訊的商業利益和用戶利益哪個更重要?用戶的信息安全和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哪個更重要?我個人的觀點是,用戶利益高于騰訊的商業利益,在這兩者發生沖突時,法院傾向于用戶利益的可能性也更大。但是,用戶的信息安全和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之間哪個更重要,恐怕就不那么容易判斷了。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李志偉)進階持續性威脅(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PT)「進階」是指使用了讓人難以置信、復雜的新惡意軟體,但實際上并非如此。通常「進階」是指研究上的難度,還有社交工程陷阱 ( Social Engi>>>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3Q“世紀大戰”懸在哪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11/20120525/6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