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從個體角度來講這也是我作為公眾人物的優勢之一,我有言論的能力,能引起關注。但變成公眾事件后,價值就不止趙普本身,會變成更多的人可以參照的一個案例,從這當中,學習應該如何去維權。也許維權過程并不完美,但正因為這些問題,今后再去維權時,就有了參考,會比無頭蒼蠅好很多。
不想當帶頭大哥
新京報:當時欠繳物業費的不僅僅是你,物業為什么起訴你?
趙普:老話說擒賊先擒王,物業可能以為我是帶頭大哥。
新京報:小區業主也很希望你能帶他們去維權,認為你是帶頭大哥。
趙普:我不是帶頭大哥。首先,自己的問題需要自己去維護,沒有誰替你主張什么,自己權益不能交由別人去維護。第二條,“代表”二字不是隨便提的,誰授權你的,什么組織什么形式,大家舉手了嗎,舉手過半數了嗎?我要強調的就是真要“代表”,程序也得正當。你趙普憑什么代表你的鄰居呢。
新京報:但對于普通業主來說,沒有像你這樣的一個公開平臺來維權,來獲得關注。他們怎么辦?
趙普:所以關于小區自治,權利平臺很重要,沒有業主大會及其業委會,你就沒有和物業和開發商對話的平臺和工具。一個人維權是單薄的,一定要形成一個組織平臺。但現實是,達成這個組織平臺很難。
新京報:難在哪里?
趙普:分析原因,有政府推動不利,有社會發育不全,個人維權意識、能力不夠等很多原因,造成我們目前沒有這個平臺,所以就常會發生令人遺憾的事。
被侵權時啞火就是偽君子
新京報:你打官司的事,單位領導有沒有提出意見?
趙普:曾經有個別領導跟我打招呼,希望我低調,不要再打官司,我當時給他回話就是,要么我是法盲,要么您是法盲。
作為個體,不管你是哪一級組織的,也不論你從事什么工作,你都得依法辦事。維權也不例外。如果僅僅因為你是一個公眾人物,在某個特殊單位工作,擔心所謂負面影響,就對侵權視而不見,我覺得不僅愚蠢,而且是典型的言行不一。坐在主播室里大說、特說什么公平正義,當真遭遇侵權時就啞火了,那簡直就是偽君子。
新京報:相信你也看到了,網上關于你高調起訴物業和開發商的事情,有一些負面評論,說你是(還沒說完)……
趙普:(說我)炒作!很可笑,很悲哀。很多人現在莫名浮躁。他們往往對一個問題沒有自己的判斷,只是簡單地從眾跟風。只要是公共人物的公共事件,第一個反應就是,他在炒作。這非常糟糕。
我們的價值判斷有問題,要么一元要么二元。而在黑和白之間,還有層次豐富的灰色呢?如果你有興趣,可對事件和事件中的人做豐富的考察,這在互聯網時代是很容易的事。要知道,盲從久了人就會麻木。
我們要做這樣的改善,讓精英出來推動,讓“沉默的大多數”學會并習慣獨立思考。
■ 大家問
當然可以為小區做貢獻
我可以成為業委會一員
Q王先生(朱雀門物業公司客服部經理):趙普,你是一個公眾人物,除了維權之外,能不能為小區做些其他貢獻,宣傳小區,幫助小區獲評北京的優秀社區,為小區產業的增值保值方面做些貢獻?
A趙普:當然可以,這是應該的,公眾人物有傳播影響力,資訊又豐富,對小區文化或制度建設能夠發揮作用。但是所有的個體作為都非常有限。尤其現階段沒有業委會。所以籌備業主委員會是為小區建設的第一步,組織平臺建好了,才能更好發揮個人作用。
我可以成為業委會一員
Q于先生(朱雀門小區業主):趙普,你是社區里的熱心人,為大家維權,我支持你。你可不可以一直這么熱心下去。如果小區成立業委會,你愿不愿意擔任業委會主任?
A趙普:我還是會提出一系列問題,讓物業回答,如果不給我回答,我一樣會起訴。
至于業委會主任,我不會擔任。因為一個正常小區的維權推動,社區建設不能依賴于某個公眾人物,這是非常規的。
重點是對物業公司并不公平。你有影響力,有行動力,而物業公司在與由你領銜的平臺對話的時候,會有壓力,不利于社區和諧安定,最好是由有熱心、有時間、有能力的人去做,我可以成為業委會的一員。
推薦閱讀
張藝謀(資料圖) 昨日上午,記者收到一封關于張藝謀(訂閱張藝謀的新聞張藝謀的圖集張藝謀的明星村)新片《金陵十三釵》的匿名郵件,上面寫著據劇組知情人士透露,在網上曝光的李欣汝、何珺、付璐璐、蔣婧已于昨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央視主播趙普身陷官司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11/20101217/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