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2019中國國際通信展上,工信部與三大運營商正式宣布5G商用啟動,并同時發布了5G套餐的資費詳情,標志著5G正式走進人們的生活。
其實,5G不僅在通信、購物、娛樂等等方面改變人們的生活,還能在工業、制造業領域進行深度的融合。工信部部長苗圩曾表示,未來80%的5G應用場景都將在工業互聯網方面。作為5G產業應用的先行者,中國電信天翼云通過“5G+天翼云+AI”三生萬物技術生態,賦能工業互聯網,先后與多個企業達成合作,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此前,在中國電信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翼生云網 智造未來——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工業互聯網開放平臺正式發布,并與小米、中國電建、通用電氣、西門子醫療等12家企業就5G重大項目簽署了合作協議。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柯瑞文、副總經理陳忠岳,北汽集團副總經理陳江,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董明、中興通訊副總裁林炳參加平臺發布儀式。
中國電信工業互聯網開放平臺是建立在中國電信云網融合基礎架構之上的數據使能平臺,將幫助政府和企業完成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數字化水平、打通數據孤島,驅動數據高效流通,為整個制造產業提供有序、中立、安全開放的高質量數據開放平臺。
作為云網融合、使能一切的智能化開放平臺,中國電信工業互聯網開放平臺擁有十年耕“云”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及生態優勢:即擁有內蒙和貴州兩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31個大規模資源池以及2000+邊緣節點,形成天翼云2+31+X資源布局。
據IDC及信通院數據顯示:天翼云公有云市場份額全球第七、全國排名第二,已成為國內第一陣營的云服務商。
如今,天翼云通過“5G+天翼云+AI”技術生態的發展,已推出智能邊緣云平臺、AI開放平臺、企業應用開發平臺(EADP)三大賦能平臺,實現天翼云的邊緣化、智能化、生態化,讓算力、智慧、生態合作無處不在,為5G時代的應用落地提供強大支持。
在工業制造領域,“5G+天翼云+AI”技術生態正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5G大帶寬、低時延、海量鏈接和網絡切片、邊緣計算能力,為智能制造、安全生產提供了高質量的網絡支持和數據連接能力,加之平臺強大的算力及人工智能先進的算法,5G+天翼云+ AI技術將成為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革命性驅動力量。
基于云網融合、安全可信的智能化云服務,跨行業、跨領域的天翼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邊緣設備與軟件之間、數據與應用之間的解耦,創新營造了工業邊緣連接與5G工業應用兩大生態圈,研發了與5G融合的生產云、設備云、服務云等工業應用產品及場景,并在工業企業積極探索,實現國家5G戰略在工業互聯網的落地。
5G+天翼云+AI的工業互聯網,將作用于一個龐大的物理世界,將機器、設備組、設施和系統網絡全面協同,能夠在更深的層面將大連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完美結合,智能連接,智能系統,智能決策。
它是一場全新的工業革命,將顛覆工業生產領域的現有物理極限,5G+天翼云+AI技術驅動下的工業互聯網將應用在廣闊的工業生產領域里,成為未來提高生產效率的最大驅動力,勢必將撬動不可估量的市場空間,這正是工業互聯網革命的精髓。
5G商用的加速推進,讓萬物互聯逐漸從想象變成現實,人類社會的工業發展也將邁入以智能化為特征的工業4.0時代。從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到智能化,天翼云正全力主導“5G+天翼云+AI”技術生態的融合共生,在5G應用的探索和實踐中不斷開拓創新,積極推進中國工業制造的數字化轉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穩步前進。
推薦閱讀
尋找創新與監管的平衡——專訪Libra聽證會參與者歐陽默博士 (Dr. Omer Ozden)
尋找監管與創新之間的平衡一直是技術應用和行業發展的關鍵,區塊鏈技術及其產業發展變革也不例外。經歷了區塊鏈行業的早期野蠻生長,各國監管機構近幾年陸續發聲,對此保持密切關注。特別是2019年6月Facebook正式推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5G商用 工業數字化轉型進入快車道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