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畜力牽引到發動機的應用,人類交通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朝著更快、更便捷的方向演進。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工智能技術從實驗室走向量產商用,“無人駕駛”的興起迎來新一輪大變革,正在以令人驚詫的速度發展顛覆我們的想象。
“用滴滴叫無人車”登上熱搜榜
近期落幕的WAIC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滴滴、特斯拉、小馬智行、縱目科技、威馬汽車、紐勱科技、高仙智能等十幾家無人駕駛企業攜最新測試車亮相,此前只停留在實驗階段的無人駕駛,第一次近距離與普通人的生活產生密切關聯,聚焦業界的關注焦點。

在一眾無人駕駛企業里,滴滴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一大亮點。這家借助移動互聯網將線上線下相融合,改變了大眾出行方式的企業,時隔7年后再一次瞄準人工智能技術的風口,據悉未來用戶可以在滴滴軟件打到無人駕駛汽車。“用滴滴叫無人車”屢次登上熱搜榜,普通消費者對這種新型出行方式無比關注。當然,問題探討最多的還是滴滴叫無人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試想一下,在不久的將來,你用手機打了輛車,前來接你的竟然是一輛無人駕駛汽車,這樣的車你敢坐嗎?
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一定是拒絕的,如果在特定環境里有特殊保護也許有人還可以勇敢嘗試下新鮮體驗。但是在實際的出行場景中,未知的路況起伏、道路來往的車輛行人、突發事件等種種不可控的因素,即便是新手司機都讓人提心吊膽,何況是把自己交給由智能系統控制的無人駕駛汽車。

體驗滴滴無人駕駛汽車,顛覆傳統認知
前段時間在全球首試體驗過程中,滴滴無人出租車表現可以用震撼來形容,全程沒有人為接管,實現穩定自如行駛:懂得正確識別紅綠燈,在上下坡前提前減速、處理彎道不猶豫不卡頓,可以做到避讓其他車輛,即使在其他車輛沒有預期突然開入體驗區進行干擾時,無人出租車也能緊急避讓。
要知道在兩年前,特斯拉還在無人駕駛的道路上跌跌撞撞、百度 Apollo自動駕駛車在春晚開始登場,緊跟其后山東濟南首輛無人駕駛公交車開始上路測試,再到如今滴滴叫無人車即將成為現實,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走進和顛覆我們的生活,驅動商業形態新的變革。

3D傳感賦予無人駕駛“上帝之眼”
如果說試駕體驗還存在環境局限,讓很多人依然無法做到徹底放心,那么深入了解無人駕駛背后的科技便會打消內心的安全顧慮。無人駕駛之所以能夠從理論走向實踐,基礎在于擁有智慧感知。智慧感知系統負責感應車輛周圍的環境信息,為了保障信息的準確性和自動行駛的安全性,無人駕駛汽車需要各類傳感器的支持和配合,所配備的傳感器主要包括:GNSS(如GPS)、攝像頭、慣性測量單元IMU、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等。
其中被稱為無人汽車“上帝之眼”的3D傳感攝像頭,為無人駕駛汽車避障系統提供安全靠譜的技術保障。在人類交通法規中,紅綠色盲禁止駕車,足以見得視覺作為操控汽車的核心要素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搭載3D傳感攝像頭的無人駕駛汽車,如同為汽車裝上了“智慧雙眼”,能替代人的雙眼,相比以往普通的2D平面成像,3D攝像頭能采集三維數據,獲取識別視野內目標物體的深度信息,可以實現自動探測地形并同步繪制地圖,使得無人駕駛汽車在智能避障技術提升了不止一個層次。

目前國內諸多3D傳感企業在無人駕駛汽車的“智慧感知”、“身份識別”、“安全駕駛”、“道路檢測”等應用功能中發揮強大作用。深圳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內3D視覺獨角獸,堅持全自主知識產權研發,其3D傳感攝像頭已經打造成國際化前沿標準,是國內唯一一家可實現量產的3D傳感企業。隨著5G時代的到來,未來奧比中光將在無人駕駛領域持續發力,配合3D攝像頭、搭載激光雷達的汽車可將收集到的3D數據通過5G實時傳輸至云端進行處理,實現車輛、信號燈、智能總控平臺間等的無縫連接和互動,經過綜合評估后得出最優行駛路徑,最終真正實現更加高效、準確、安全的自動駕駛。
可以預見,隨著無人駕駛汽車企業競相發力,借助傳感技術供應商的不斷革新,將迅速發展成為人們智慧生活的一部分,未來已來,讓我們共同迎接這場以科技為驅動的智慧浪潮。
推薦閱讀
又是一年中秋到,無論是歸家團圓,還是走親訪友,多數人常常為選什么禮品犯難,年年送月餅缺乏新意。這個時候,或許您需要一個既有新意又體現用心的選擇:一雙專業的足力健老人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深度體驗滴滴無人汽車:搭載3D視覺黑科技,反應靈敏不輸老司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