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信銀行三家設計開發的基于“分布式架構、業務環節全上鏈、系統銜接全自動”的“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成功上線,并于當日完成首筆跨行資產交易。截至發稿日,“平臺”交易量達到3000萬元,這是繼2017年6月國內首個銀行間“區塊鏈國內信用證”項目上線后,銀行業又一個擴展區塊鏈實際應用的創新項目。
“平臺”采用聯盟鏈的形式,區塊鏈基礎設施由杭州云象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承建,三家銀行基于目前行業通行的業務流程共同開發,體現了平等、互信、公開的原則。“平臺”依據銀行間交易業務場景,自主研發區塊鏈應用層功能。系統為福費廷業務量身打造預詢價、資產發布后詢價、資金報價多場景業務并發、邏輯串行的應用服務流程,保障了系統的兼容性、通行性、靈活性和拓展性。
“平臺”利用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有效解決了傳統銀行間資產交易的四大難題。
一是解決電話、郵件、微信等傳統信息發布渠道交易信息失真難題, “平臺”通過密鑰身份認證、資產核心要素驗證、智能信用評級等方式確保資產信息真實、唯一、有效,有利于規范交易、穩定市場價格、便利化操作和節約交易成本。
二是解決價格撮合與資產轉讓脫節難題,“平臺”集合了資產發布、資金報價、offer要約、債權轉讓等一系列環節,實現了“一站式”服務,有效避免意向達成后交易拖延的情況發生,最大化縮減交易成本、提升融資效率。
三是解決多主體交易標準不統一難題,“平臺”將交易核心數據統一化、標準化后“上鏈”,通過智能合約、共識機制、分布式數據庫,配合Business Point定制開發,在求同存異的前提下,高度一致化核心交易環節,極大降低多交易主體之間的在文本、要素、流程匹配方面的“無效摩擦”,讓平臺成為跨行間福費廷交易的“潤滑劑”。
四是解決交易操作人員工作量繁復且保密成本極高等難題,“平臺”數字化程度高,其塊鏈結構、多節點存儲、狀態可追索、數據可共享、唯一性不可篡改、加密安全保障高等諸多與身俱來的優勢,使上述難題迎刃而解。
未來已來,“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的成功上線是科技創新對銀行間交易場景的充分挖掘和賦能,將有效重塑銀行間資產交易流程,極大提升資產交易效率和安全性,推動全行業高質效發展,最終優化客戶體驗、體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
秉承創新、平等、互信、共贏的理念,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將攜手更多同業,持續專注于金融業務創新,共同助力行業生態發展。
推薦閱讀
云盒開放服務平臺發布會: VNT Chain攜手云象建設產業生態合作共贏
鄧旭表示“云盒”將致力于打造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開放平臺,讓商業區塊鏈可以走進千萬家企業部署自己的區塊鏈應用場景,使區塊鏈真正賦能實體產業、經濟。云盒的主要功能有“數據加密上鏈”、“業務系統快速對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行、中信、民生銀行聯合發布全功能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