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日報報道,長虹剛剛發布主打團餐市場的智慧廚房系統,就已經開始和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巨頭接觸,嘗試合作分成的盈利模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作為外賣平臺,美團、餓了么試圖通過標準化智慧廚房系統拓展標準化自營店的想法一直都在,尤其是面對企業團餐外賣業務來說,而能夠實現中餐標準化的全鏈條解決方案自然會受到關注。
外賣平臺參與自營的努力由來已久
外賣平臺雖是資本市場的寵兒,但競爭也一直頗為激烈,新的競爭者也不斷涌現,眾多平臺都開始開拓新市場。近日有消息稱,滴滴也將進入外賣市場,與美團、餓了么展開激烈競爭。況且,中國餐飲行業已進入微利時代。管理費、人工費等不斷上漲,蠶食著企業微薄的利潤,自營店這種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經營模式,無疑對想提升利潤率的外賣平臺有著不小的誘惑。
從證券日報報道來看,外賣平臺對于智慧廚房系統的品質把控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更有興趣,尤其是開發企業團餐市場極為有利,而企業團餐則是外賣平臺一直想努力拓展的最后市場蛋糕。根據中國烹飪協會此前發布的《團餐50強企業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團餐業態快速發展,已經占到餐飲業30%的份額,切入這塊市場將對平臺營收產生巨大影響。
餓了么在自營店的探索之路上走得更遠,餓了么“未來餐廳”全上海市第一批拿到“食品經營許可證(專業網絡訂餐)”的外賣門店,能夠做到3分鐘出餐,年銷售破10億,坪效最多達普通餐廳的5倍,平臺自營的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目前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開設了300多家線下外賣門店,它的秘訣就是全流程的標準化。
只是餓了么“未來餐廳”的菜品比較單一,冷凍食材通過萬能烤箱或蒸或烤的加熱完成烹飪,口味難以滿足中國人的高要求,也阻擋了未來餐廳發展的步伐。可以預見,長虹智慧廚房的全鏈條標準化運營,豐富的菜品選擇,將成為外賣平臺批量打造線下經營店的絕佳解決方案。
外賣平臺自營的優勢明顯
相比獨立的大量外賣餐廳而言,外賣平臺的自營店在成本控制和食品安全上更有保障,頻繁出現的外賣食品質量問題對于平臺是一種莫大的傷害,如果忽視這種傷害,無疑將給平臺埋下定時炸彈。
餓了么未來餐廳業務負責人丁亮曾表示,希望驅動更高品質的外賣專業店的發展,來解決線下供給端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當高品質外賣越來越多的時候,那些食品安全條件不達標的小館子,可能就會逐漸銷聲匿跡。
除此之外,美團、餓了么這些遍布全國的外賣平臺,對于區域客戶的口味偏向,產生外賣訂單的時間特點等等大數據了如指掌,有了自營店的支撐,運用這些大數據做出有針對性的運營活動,不僅可以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也將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中國的消費者對飲食的挑剔,給外賣平臺的擴張帶來了十足的挑戰,線下自營店將會是面對這些挑戰的有力武器,但如何平衡與第三方商家的競爭關系,可能成為外賣平臺需要面對的另一個難題。
推薦閱讀
這些年,“斷舍離”這個詞突然流行了起來,人人都拿著那本《斷舍離》的書并將其視若神旨,由于居住面積的珍稀,只能把家中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收拾到垃圾箱中、要做到極簡風、要夠簡約、日常用品的體積要小、顏色>>>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