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互聯網+”的科技浪潮席卷而來,推動著制造業的變革。其中,行業沖擊最為明顯的,當屬智能手機品牌進軍筆記本行業。
很多類似于華為榮耀、小米等互聯網品牌逼近傳統PC市場,就連錘子科技也發布了自家的工作站。相較傳統PC而言,手機廠商推出的產品確實在表面數據上基本不輸傳統廠商,甚至在創新能力上可能略占優勢,愿意做些更激進的嘗試。但是因為手機廠商在PC領域經驗尚淺,也有不少人存疑他們的產品會不會是表面看著好,內里偷工減料?甚至還有人懷疑,沒有積累的設計能否做到可靠使用,產品壽命會不會大打折扣?
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在實際使用中感受互聯網“萌新”與傳統PC“大佬”新作,各自都具備哪些優勢。
對比機型:
小米筆記本Air 13.3
榮耀MagicBook
2018款 聯想小新·潮7000-14
Part 1 產品外觀
從最直觀的審美角度來看,三款筆記本的外觀設計都選擇了近期極為討喜的“極簡風格”,小米Air甚至采用了無logo的設計。不過這種很“無印良品” 的設計,也令一些人質疑這是對用戶和對自家品牌的不自信。

*榮耀MagicBook

*2018款 聯想小新·潮7000-14

*小米筆記本Air 13.3
當然,這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設計我們多說無益,不如翻開筆記本,看一下大家當下最熱PC流行趨勢——“超窄邊框”上下了哪些功夫吧。
數據先行,先來對比一下三款筆記本的屏占比:
榮耀MagicBook左右邊框的寬度為5.2mm,官宣屏占比達到了81%;
聯想小新·潮7000-14三面窄邊框,左右邊框5.7mm,上邊框8.9mm,官宣屏占比達80.8%;
小米Air的邊框數據為左右寬度各5.59mm,官宣屏占比80.1%;

*榮耀MagicBook

*2018款 聯想小新·潮7000-14

*小米筆記本Air 13.3
乍一看數據,榮耀MagicBook的超窄邊框好像更有優勢,但是直觀視覺與實際體驗上,為什么卻是與榮耀相差0.2%屏占比的小新感覺更窄呢?
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大家對“窄邊框”的誤解,以及廠商們的“小心機”了。
我們平時所說的PC窄邊框設計一般是指“三面窄邊框”,但是受到技術難度系數與成本的影響,很多廠商采取了一寫退而求其次的辦法,比如說:只把屏幕左右兩側進行了變窄的設計。加上營銷手段的“概念牌”,很多消費者被模糊了概念后,一不小心就被漂亮的參數給吸引了。所以這3款產品中,真正在上邊框也做到了超窄的小新·潮7000,體現出更加明顯的“窄邊框”。
Part 2 主要參數對比
從幾個關鍵參數來看:三款產品在在處理器、顯卡的配置選擇上都比較主流,也都嘗試提供給用戶更多選擇,如i5和i7處理器的選擇、AMD版顯卡等。而在一些關鍵配置上的“用料”還是存在一些差別的。
硬盤和內存
三款產品中,聯想小新·潮7000-14 SSD+HDD的混合硬盤設計方案是獨有的一大亮點。其采用了高端的PCIe NVMe高速SSD ,相比榮耀采用的SATA普通SSD,速度相差大概2倍。這塊高速的SSD硬盤用來安裝操作系統和常用軟件,足夠保證運行速度,秒速開機無壓力;另外配合了一塊2TB的機械硬盤,可以用來保存大量資料,相當于為許多用戶免去了額外購買并攜帶移動硬盤的成本。這么一對比,小米Air和榮耀MagicBook的256G小容量SSD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在空間上的可利用性就要遜色一些了。
從內存來看,雖然三款產品同樣都配置了8G內存,但有所不同是的,小米Air和榮耀MagicBook都采用的是8G板載內存,不可更換升級;而小新·潮7000-14采用的是雙通道4G板載+4G可替換內存槽。通俗來說,就是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升級和拓展4G可替換內存,獲取更大容量的使用體驗。

輕薄本的拓展性,是非常考驗廠商設計能力的。細節處的人性設計,也需要依靠反復的推敲。聯想小新·潮7000-14充分體現出了聯想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多年,對用戶潛在需求的了解和對產品設計的經驗
續航能力
對比三款產品的電池容量,小米Air的電池為40瓦時,比小新·潮7000-14和榮耀MagicBook小了不少。不過考慮到它是一個13寸的筆記本,從便攜角度來看犧牲一些電池也情有可原。而榮耀MagicBook的電池容量略高于小新,但小新的理論使用時間卻超過了榮耀。存在這種差異,一種說法是,電池質量不同可能影響續航時;另一種說法是,由于使用場景的不同,會讓理論使用時長有很大差異。因此,各家官方宣傳的理論使用時長并不完全具有參考意義。

*小米筆記本Air 13.3

*2018款 聯想小新·潮7000-14

*榮耀MagicBook
但從電池的附屬功能來看,聯想作為經驗豐富的老廠商,又給用戶帶來了一些不同的體驗升級。聯想小新·潮7000-14搭載快速充電功能,能達到充電一刻鐘,使用2小時;關機狀態下點擊任意鍵,仍可顯示剩余電量;支持關機狀態外充設備,變身“江湖救急”的大容量充電寶。這三大巧妙的設計,大概也都源于長期客戶需求和體驗的積累吧!

Part 3 散熱
談完了大家最關心的一些配置問題,再來扒一扒“光看不知道,體驗才知道”的散熱問題。
在筆記本追求輕薄便攜的同時,必然會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犧牲,留下遺憾。其中散熱問題就是很多輕薄本的痛點。從網上眾多用戶的追評中也能看出,榮耀MagicBook和小米Air發熱都是比較明顯的問題。比如,即使在夏季的空調房,也會出現打字“燙手”的情況。雖然各家產品都通過了散熱溫度方面的檢測,但是輕薄本為了盡快散熱,風扇幾乎是玩命的轉,所以噪音比較大也是消費者吐槽的重災區。
一般來說,對比產品的散熱性能,大多是通過溫度測驗和跑分數據來進行表現。但散熱功能其實是需要考慮實際使用情況、使用場景、甚至產品壽命的,也并不是跑分越高越好。所以,我們通過直觀的產品背面散熱設計,來對比看看三款產品之間的不同。

*榮耀MagicBook

*小米筆記本Air 13.3

*2018款 聯想小新·潮7000-14
聯想小新·潮7000-14專利防回流腳墊的巧妙設計,在風扇發揮作用的同時,阻隔進出冷熱風,以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而小米Air的散熱孔看起來則小了一些。榮耀MagicBook的背面的散熱孔更像是揚聲孔,而所謂的轉軸處散熱孔效率如何、會不會影響屏幕,也讓人不由的擔心。
另外有傳聞說,聯想的溫控標準高于業界。相信這些年來,聯想的售后肯定接到過不少關于散熱方面大大小小的反饋,也正是由于這些反饋,聯想在散熱方面可謂是下了不少功夫。實際使用來看,確實發熱情況更好些,而且風扇噪音也不明顯。
Part 4 售后服務
簡略看了一下三款產品的用戶口碑和評價,發現榮耀和小米的售后壓力的確會略大一些。屏幕色差、散熱、內存、續航……很多因經驗不足而產生的問題。尤其是小米Air系列,雖然提前造勢,搶占了大部市場,但的確在售后方面讓很多用戶有點糟心。
質保期呢,小米只有一年,因此這也是很多用戶擔心小米壽命的一個原因。相比,榮耀的兩年質保時長顯得厚道不少。而聯想小新·潮7000-14提供的專屬售后+二年質保+一年電池保障,就顯得更加成熟、完善和人性化。多年來建立的PC專屬售后網點分布也較為平均,因此在反應速度上較手機企業迅速及時。

總結
最后簡單總結一下。以上三款產品都是18年比較受歡迎的輕薄本,而且性價比都比較不錯。相比之下,榮耀MagicBook雖然價格更加搶眼,在很多設計上頗有亮點,但“萌新”畢竟經驗不足;2018款聯想小新·潮7000-14既保留了傳統PC的優點,又融合了一些互聯網品牌的流行趨勢,雖然拼“薄”拼噱頭什么的略顯保守,但是也贏在設計的合理性。而小米明顯在商業策略和發布會產品PPT上,比起產品研發來更加用心……
不過,現在才到年中,下半場不知各位大佬還會不會拿出更加優秀的產品。
總之,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按照產品的主打優勢進行選擇!
推薦閱讀
前有法國奪冠就退款,后有經銷商無故玩失蹤。一時間,買了華帝“奪冠套餐”的人擔心萬一法國隊奪冠了沒人給他們退款了,各路記者也嗅到了大新聞的味道,開始對華帝和這個跑路的經銷商刨根問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品牌PC新品VS傳統大佬實力新作PK!看完這篇就懂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