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1日下午3點,在首屆“深圳力量 全球共識”全球節點共識大會上,區塊鏈深度聊天欄目——《奇點問道》的首次線下儀式(深圳站)正式啟動。

— 《奇點問道》:區塊鏈的《圓桌派》 —
不同于一般區塊鏈大會上的圓桌環節,《奇點問道》作為一檔專注區塊鏈的線上欄目,被譽為“區塊鏈行業的《圓桌派》”,本身就是以老友聊天的形式,將區塊鏈話題進行多元化發散,以達到思想碰撞、知識傳播和分享觀點的愿景。因此,《奇點問道》線下圓桌會談(深圳站)剛一啟動,就引起了熱烈的現場反響。用現場觀眾的話來講,就是“這個節目一上線,就收獲了我們現場1000個觀眾的掌聲幣。”

如同《圓桌派》竇文濤邀請好友梁文道、蔣方舟一樣,《奇點問道》此次也特地邀請到了6位業內大咖,也是主持人奇點俠的好友,來作為圓桌嘉賓。包括幣馬溫科技聯合創始人王國強、鏈派社區創始人王振錫(斗爺)、SIE數字資產交易平臺聯合創始人鄭冰、WBF世界區塊鏈大會聯合創始人鄧國富、馬來西亞WNC健康鏈聯合創始人兼CEO丹尼斯(Dennis)以及香港鏈全區塊鏈傳媒集團董事長單新杰——這一次,1位主持人再加上6位大咖的“6+1”組合,讓現場1000位觀眾在圓桌會開始之前就抱足了期待。
— 區塊鏈行業里的“事” —
奇點俠:現在網絡上流行一個說法——“60后和70后把1000塊一平的房子炒到10萬賣給我們,90后和00后把數字貨幣炒高又賣回給60后和70后。”區塊鏈是給了每個人的機會嗎,還是部分人機會?你怎么看?
WBF聯合創始人鄧國富先生首先指出,區塊鏈給了我們每個普通人彎道超車的機會,以至于連BAT等巨頭企業也都是“跑步進場”,所有人都不想在這個賽道上掉隊。現在90后慢慢嶄露頭角再正常不過,因為每個時代的驅動力不一樣,就好比02年03年的礦業,08年的房子,你只有掌握了其中的周期規律,你就掌握了財富。而90后正是憑借他們對時代更為敏銳的感知力,得以在區塊鏈行業后來居上。“90后他們的生長環境不同,他們的認知邏輯更領先,這些都讓他們能夠在區塊鏈行業占據一席之地。”

而作為90后企業家代表的鏈全集團董事長單新杰先生表示,正是這個行業里面沒有專家,所以充滿了機會,每一個人都擁有逆襲的機會。“在區塊鏈行業中其實不分年齡,對于每個人都給與足夠機會。80后不會是最倒霉的接盤俠,90后也不是恰恰趕上了趟,正是每個人的推動才使得區塊鏈這個行業越來越好。”
— 區塊鏈行業里的“人” —
奇點俠:區塊鏈行業還沒有正式迎來正規軍,這可能是一個機會。但是行業人才的稀缺又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么這個人才的問題……(搶答)
幣馬溫科技聯合創始人王國強先生指出,區塊鏈時代伊始,行業的群體基數存在巨大的發展前景,我們需要把過億數量的包括傳統互聯網、大宗貨源交易以及股票投資交易等群體,發展到區塊鏈的行業中區。區塊鏈的人才現階段尚屬稀缺,但未來將具有巨大的潛力空間。

而鏈派社區創始人斗爺則從認知層面去分析人才問題。他感慨道,區塊鏈發展初期很多企業家都對此存在誤解,把區塊鏈等同于傳銷和騙局;一些傳統企業家的思維也較為固化,甚至在百強企業中依然存在排斥區塊鏈技術的現象,甚至抗拒這種時代更大的可能性。這無疑也是區塊鏈行業人才稀缺的原因之一。
— 區塊鏈行業里的“錢”與未來 —
奇點俠:我其實也是一位創業者,我在區塊鏈這個行業里始終有一個擔心,想請教下各位大咖,就是假如我的員工有一天買幣賺了幾千萬,就突然跟我說“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轉轉”而辭職不干了,那我該怎么辦?(大家笑起來)

對此,SIE數字資產交易平臺聯合創始人鄭冰談到了這個時代正處在一個變革的過程之中。她認為公司制體系與紅利的關系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現在員工的價值認知也逐漸發生轉變,甚至未來的組織方式也將發生巨變——納斯達克也將可能成為數字資產交易所,證券化時代也將可能變成數字化時代。正所謂“鏈圈一天,人間一年”,區塊鏈時代的變化正在以你無法想象的速度影響著這個世界。

馬來西亞WNC聯合創始人兼CEO丹尼斯先生(Dennis)則認為,我們一定要去真正認識區塊鏈的價值,無論是現在還是說將來。我們需要清楚區塊鏈是什么、如何挖掘區塊鏈潛能以及為什么需要區塊鏈。去了解整個社會的運作,當你能夠提供解決之前時代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時,當你足以為這個社會帶來不可思議的技術時,社會也將反過來為你獻上財富。財富問題到最后終究將是共識和認知的問題,這就是時代不變的價值。
— 奇點俠:一個區塊鏈的情懷主義者 —
后來很多觀眾都說到,這次的圓桌會特別有意思。一般的圓桌會都是幾個嘉賓上臺說一些毫無干貨的場面話,然后與觀眾互動做幾個干巴巴的問答,最后大家合合影,就各回各家了。但是《奇點問道》的這場線下啟動儀式,干貨滿滿,金句迭出,每一細節都體現出欄目方的創意和用心。
其實在圓桌會開始之前,還有一點特別有意思——就是有人發現了一張名片上面寫著“《奇點問道》欄目主持人:奇點俠”,沒有具體的名字,只有“奇點俠”三個字。然后在會場之內,圓桌會開始之前,奇點俠也始終沒有露面,這不禁讓人感受到了奇點俠的一絲“神秘”。后來才知道,其實是每次在上臺前,他為了做到更詳細的準備,努力讓每次與嘉賓的對話能出來最好的內容,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面一個人在不斷地去重復演繹登臺后的畫面。

據說為了籌備這檔欄目,他辦公室的書架上擺滿了300本的區塊鏈專業相關書籍,自己還曾專研過不下100本的白皮書。但讓人意外的是,他本身計算機專業出身,一直從事產品工作同時也是數據分析師。曾就職于包括百度、滴滴等國內外一線互聯網公司。
其實,對于一個傳統互聯網人來說,要轉型做區塊鏈也許不難,但同時能兼顧用心做產品的同時,還需要跨界到媒體主持這一領域。有時候身邊的朋友會經常驚訝于他工作狂的狀態。在區塊鏈產品和主持人身份的轉化,使得他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問起為什么會這樣執著和初心時,他的合作伙伴之一就曾經評價他說:“一肚子互聯網的技術,卻滿腦子是區塊鏈的想法,完完全全是靠著對區塊鏈的信仰給挺過來的。”,奇點俠也是國內算是早期持有幣的人士了,但講真他是見過的為數不多的,能做到佛系持幣的人。用奇點俠自己的話來解釋只能說是‘生活上也好,商業上也好,有些事多點理想主義挺好’。
有人曾問過奇點俠,為什么會想到去做《奇點問道》這檔欄目。他說,這是他的一個愿景。他也特意提到說更希望用“愿景”一詞去描述《奇點問道》這個欄目,而不是其他商業化的詞匯。其實在區塊鏈行業里面,一般是發幣、上交易所這樣的項目會更受資本青睞,選擇做欄目其實并不被多數人看好。此外,他放棄了高薪從互聯網轉到區塊鏈行業里來,跨界選擇做一檔知識、人文、真相主題的欄目,對此身邊的很多親朋好友都不是很能理解——把副業倒過來當作了主業,這種行為在他們眼中,并不能獲得太多的商業回報,更別說以商業眼光去看待。那么作為奇點俠自己本身而言,他認為自己這一代和父輩那一代的追求是不一樣的,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使命。他對自己的定義里有句很佛系的話,叫做“如果自己能為這個行業做點什么的話,就力所能及地去做點什么;如果不能,那就力所能及地為自己做點什么吧。”

奇點俠
他的同事也會經常吐槽他的“以人為本”理念——“他是那種喜歡拉著大伙出去吃宵夜的人,看看星空說說理想,喝點小酒談談人生如此這般。他也喜歡笑稱自己是那個“區塊鏈的情懷主義者”,所以很多時候他看重的不是多高多高的年薪,多好多好的項目等等,他總是覺得有趣本身是最重要的——就好像吃個宵夜一樣,最重要的不是這瓶酒多好多好,而是坐在你對面的是一個能傾吐心聲的老友,這點才是他最看重的。
所以,當他聽到同事們又一次在抱怨說,每天被鋪天蓋地的開大會、瘋狂路演、割韭菜以及大佬們互相掐架的新聞洗腦之時,他強烈意識到:他要做一檔欄目!既然自己身邊圈內的人都會有這樣的聲音,那么大多數圈外的人就更加無法看清楚這個圈里面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情況,他覺得必須有人去發出點真實的聲音,去做點什么——這也是他創辦《奇點問道》這個欄目的初衷。但就像之前所說的,他沒有義務去為此而放棄眼前的優渥條件,很多朋友也無法理解他的這個選擇和做法,所以他說有時候會感覺到孤獨。但他希望能有更多人站出來,給這個行業帶去更多的正向推動,正如他所說“也許情懷是治愈行業,呼吁規范,并讓行業真正走入長遠正向的一劑良藥。”。

因此,他所策劃的《奇點問道》的欄目理念也頗具情懷:直面刁難,擁抱質疑,歡迎打斷,有趣有料有種,給觀眾以最真實的聲音。相信很多之前觀看過線上第一期《奇點問道》的觀眾都能感受到,邀請嘉賓深創學院創始人寶石老師在面對5月28日博鰲亞洲區塊鏈論壇“消費已故領導人形象”事件時,就能夠從容地在規則之下表達自我態度,而且始終站在整個區塊鏈良性發展的角度去看待事件的起落。當然,《奇點問道》欄目的初衷,本身就是希望讓觀眾能在嘉賓身上去探尋不一樣的思想觀點,為觀眾呈現這個行業最真實的聲音。
“問區塊鏈的真相,道區塊鏈的未來”。每周六晚8點,《奇點問道》將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各大平臺同步播出,奇點俠帶你一起探索區塊鏈。最后也希望《奇點問道》能為觀眾呈現出一場關于區塊鏈、卻不止于區塊鏈的思想盛宴。
推薦閱讀
6月28日,四川長虹發布公告,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收購零八一電子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議案》,同時獲得綿陽市國資委收購批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奇點俠與《奇點問道》:一個古典互聯網人是如何跨界打造區塊鏈行業的《圓桌派》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30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