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 多有關產品缺陷的信息,都是“出口轉內銷”。我國研究者在世界上最早得出了“雙酚A對男性性功能有危害”的直接證據。為何監管部門沒能在國內率先行動,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的監管總是慢半拍?
據報道,歐盟認為含雙酚A奶瓶會誘發性早熟,從3月1日起,將禁止生產含化學物質雙酚A(BPA)的嬰兒奶瓶。實際上,這并不是歐盟剛剛作出的決定,在去年11月25日,歐盟食物鏈和動物健康委員會(SCFCAH)就通過了相關決定。
衛生部官員昨日也表示,目前中國正在清理包裝材料,并出臺了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中規定,未來嬰幼兒奶瓶不能使用雙酚A。
有關部門雖然出臺了征求意見稿,但反應已稍顯滯后,含有雙酚A的奶瓶還在商場出售。在歷經了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風波之后,民眾對于與食品相關的安全格外敏感,一有相關的消息,就會格外緊張。
其實,在歐盟宣布對含雙酚A的塑料奶瓶全面禁止之前,已有不少國家和地區對此類產品作了禁止性規定。2008年,加拿大第一個宣布在所有食品包裝和容器(包括奶瓶)上禁用雙酚A,澳大利亞也從2010年7月1日起逐漸淘汰含雙酚A的嬰兒奶瓶;后來美國許多州和大型零售商,包括沃爾瑪在內采取了同樣的步驟。
這些國家和地區之所以對含雙酚A的塑料奶瓶采取禁止行為,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就是:該類產品可能會對人體有害。盡管同樣還有很多研究表明,雖然雙酚A有毒,但并不意味著含有雙酚A的容器都對人體有毒。
也有一些研究結果提示,塑料奶瓶等塑料制品中的雙酚A可能會影響嬰幼兒的成長發育,并對兒童大腦和性器官造成損傷,但是迄今未有充足證據證明嬰兒或者兒童因攝取PC奶瓶釋放的雙酚A成分而受到傷害。還有研究表明,制造塑料容器的PC材質可能會釋放有毒的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
總之,塑料容器是否真會釋放雙酚A,目前仍存在很大爭議,各界說法也不一致。
正是在雙酚A科學認識上的不同看法,才導致了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正常使用它。那么,針對歐盟全面禁止含有雙酚A的奶瓶,我們該得出什么啟示呢?
首先,在未決定是否禁用前,應將信息告知公眾。監管部門應要求奶瓶生產廠家在其奶瓶上標明其成分,將相關信息告知公眾,讓消費者自己來決定是否使用。
其次,在監管過程中增加公共參與。早在去年11月份,歐盟就雙酚A奶瓶的使用開展討論,包括廠家、科學家和消費者在內的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到該決策過程中來,使得決策既增加了公眾的參與,又充分引入了專家的意見。相比較之下,我國的此類決策無論是在科學討論還是公眾參與,都有所欠缺。
此外,人們會注意到,很多有關產品缺陷的信息,都是“出口轉內銷”,即首先在國外遭遇禁止,然后國內監管機構才注意到該問題的嚴重性。
國外的某些研究固然高于我國,但是監管部門沒有充分重視學界的研究成果,沒有及時調整相關標準也不無關系。尤其是雙酚A事件,我國研究者在世界上最早得出了“雙酚A對男性性功能有危害”的直接證據。為何監管部門不能夠在國內率先行動,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的監管總是慢半拍?
□傅蔚岡(學者)
推薦閱讀
腎癌 中醫中藥治療,中醫作為我國傳統醫學,是 腎癌治療 的重要方法之一,可貫穿腎癌治療的全過程。 腎癌的 中醫 治療,是從整體觀念出發,從病人的全身身體特質加以考慮,而不只是局限在病灶部位,能有效地將 整體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雙酚A奶瓶”對身體的危害!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10303/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