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農歷新年鐘聲即將敲響,回首2015年的新三板市場,可謂波濤洶涌、動人心魄,而初生的新三板,也為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入場者提供了有法可循的賺錢方法,造就了一批賺得盆滿缽滿的投資人,今天,回首2015,我們將從新三板市場的交易時機、交易方式、標的股票交易動機、股東訴求等方面總結去年新三板的五大賺錢方法,看看這些富豪的成長是否有套路可察。
紅極一時的輕松聚財法:做市隔夜買賣由于新三板市場股票價格不設漲跌幅限制,而做市交易有曾被公認為解決協議交易流動性匱乏的有效工具,兩者疊加造效應成初次采取做市交易的股票成為屢屢刷新單日漲幅的明星。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的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1月31日,在新三板市場中采取做市交易的1244家企業中,除了23家做市前一交易日與做市當日均無收盤價外,其余1221家企業的做市當日收盤價平均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2.75倍,而漲幅最高者為2015年5月12日采取做市交易的博安通以及2015年7月7日采取做市交易的安信種苗,漲幅分別達到1249倍和1180倍,剔除兩家漲幅巨大的企業后,平均漲幅也達到0.76倍。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新三板智庫
如此,利用做市交易前后的價差,嗅覺靈敏的投資者可以輕松通過協議交易低價購入股票,次日通過做市交易賣出,將大概率地獲得高額收益。但是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一旦規律被大多數投資者發現,在一個類強勢有效的市場,還會有人在做市前夕賣出蒙著沉灰的金礦嗎?
最強撿漏王:尋找明單協議交易協議交易本質上來說是點對點的交易,即買賣雙方通過線下議定價格。通常情況下是買賣雙方直接洽談,獲取交易代碼,然后通過股轉系統進行交易。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協議交易一般為暗箱操作,然而由于不熟悉買賣規則,交易雙方沒有填寫交易代碼,造成很多目的性的協議交易(避稅、利益轉讓等)變成了掛明單的市場公開交易,比如新三板盛行的一分錢交易,創造了大量撿漏機會,這也成了市場上機敏投資者狙擊的目標。由此,在協議股撿漏成為2015年新三板市場最強賺錢的方式之一。由于此種方法是利用交易雙方不熟悉業務規則,掛單失誤而獲益,在市場建設初期成功的概率比較大,比如我們看到在201年初期造就了一批以撿漏為生的投資者,而隨著市場交易雙方的不斷成熟,此種賺錢方法在2016年未必能夠行得通。

高手進階:截糊做市低價轉讓股通常情況下,由于做市商作為交易中介,依靠買賣差價盈利,我們一般會認為做市交易股票比較公允,難以操控,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截然相反。在2015年的新三板市場中,我們可以屢屢看到做市商與企業進行協商,典型來講就是在引進新的做市商時企業采取的策略:兩者約定好時間,在某一時刻,企業以一個較低的價格將股票賣給原有做市商,同時新的做市商又從原有做市商手中將股票買走,完成低價轉讓股票,引入做市商的過程。比如某一掛牌企業,我們看到在4月份的某一天,其股價出現了比較劇烈的寬幅震蕩,而相應的,在股轉系統的信息披露項目里,可以看到其同一天公布了引入新做市商進行后續做市的公告,我們猜測,這一天很可能出現了低價轉讓股票進入做市商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提前知悉消息,或者在盯盤中發現異常的資本高手,往往能夠路殺入進行“截糊”,以低價購入股票,大賺一筆。

公認的賺錢方法:參與低價定增與主板定增要求定價不低于前20個交易日平均股價的90%的要求不同,新三板市場定增沒有價格方面的限制,同時又不設鎖定期,一方面使得新三板定增價格自由裁量度比較大,除了像九鼎這樣的大牌以市場價進行定增外,大部分企業定增價格還是在7折甚至更低價位,另一方面,在市場火爆時期,使得參與定增成為快速套現的工具。根據Choice金融終端統計顯示,2015年完成定增家數為1886家,共完成實施定增2586次,共募集資金1273.19億元。而通過統計2015年定增折溢價率(折溢價率(%)=(最新收盤價-發行價格(前復權))/發行價格(前復權)×100%)可以發現,除去沒有最新收盤價的425家企業,平均折溢價率達到了147.08%,也就是說,參與到定增中的股票后續價格平均上漲到了1.5倍。由此,有機會參與到企業為股權激勵、引入做市商等目的的低價定增中,后續尋找機會套現,成為市場上比較明顯而公認的賺錢方式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市場趨于冷靜,流動性不足問題仍待解決的局面下,定增破發的情況逐步增多,參與低價定增的風險也逐步顯現,未來是否能夠依靠此法賺錢,還需要配合投資者的專業能力和求實精神。

攻防心理戰:洞悉大股東訴求在新三板市場中,由于市場化的特點明顯,企業身上的鐐銬和束縛較少,大股東存在為了公司發展而采取多種靈活的資本運作的可能。由此,洞悉大股東訴求,提前進行布局,成為聰明投資者的聚財方式。以此次新三板市場推出分層機制為例,其中第三標準對于“市值+股東權益+做市商家數”的要求,是三個標準里面最容易爭取的,也是眾多準備沖刺創新層企業目前的奮斗目標,而其中“最近3個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億元”的要求,讓大股東有了維持市值的動機,這樣,投資者則可以在盯盤中特別注意那些有這樣動機的企業股票,在股價較低時入手,取得套利機會。

最可遇而不可求的賺錢方式:烏龍指之所以稱“烏龍指”是最可遇而不可求的賺錢方式是因為烏龍指發生頻率低,時間短,機會往往稍縱即逝。2015年3月,天風證券做市交易員將紅豆杉(430383)原本6.8元/股的價格錯敲成68元/股,導致股價暴漲877%,拉動做市指數在短時間內上漲18%,好在僅成交1000股,損失不大。另一宗比較出名的烏龍指案件是,英大證券交易員錯將明利倉儲買入下單定為41.71元/股,造成該股票盤中瞬時漲幅達514.29%。在這2次典型烏龍指案例中,做市商的報單幾乎都是瞬間成交,能成為“烏龍指”的交易對手方絕對是需要相當的人品才行。
推薦閱讀
美國的維基百科是網絡百科的鼻祖,自 2001 年成立以來,風靡全世界,已經擁有 280 種語言版本,最關鍵人家是一個非營利組織。中國有許多“盜版維基”,比如百度>>>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5年新三板六大賺錢姿勢:最強撿漏王 攻防心理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9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