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越來越多的VC/PE機構擁向新三板,在業內人士看來,VC/PE在新三板市場中屬于配角,不過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個配角,其他創新型高科技企業作為主角也演不好。
越來越多的VC/PE機構擁向《新三板》,已掛牌的一些機構也在施展著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打法,市場投資者以及媒體由此產生了不少疑問。
在業內人士看來,VC/PE在新三板市場中屬于配角,不過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個配角,其他創新型高科技企業作為主角也演不好。
VC/PE擁向新三板
融資助推行業快速發展是主因
截至10月底,共有14家私募基金公司成功掛牌新三板,數量更多的則是門外的候場者,新三板在審的股權投資機構已經接近40家。如此之多的VC/PE機構擁向新三板背后有何動機呢?
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VC/PE大量擁入新三板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主板市場對投資類公司還有一些限制,還要進行IPO排隊,新三板市場的吸引力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前期掛牌的VC/PE的示范效應,這些公司進行了較多融資,發展比較快,也刺激了同行進入這個市場。
對此,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新三板團隊負責人孫建波也持類似觀點。孫建波對本報記者表示:“一般來說,不少VC/PE資產規模并不是很大,盈利能力也不是很穩定,所以其上主板、中小板以及創業板的可能性比較渺茫。所以他們選擇上新三板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
大量VC/PE機構擁向新三板主要是為了解決VC/PE融資難的問題。“一般基金發起管理人都要有一定比例的投入,如果管理公司資金量小,LP的信任度都會降低,新發基金規模就會受限,也就無法實現大規模快速發展。而新三板具有融資功能、定價功能以及年底將要推出的市場分層,VC/PE可以通過轉板或者收購上市公司平臺來實現融資變成可持續的常態,這是VC/PE新三板掛牌的最大預期。”
“資本屬性決定投資屬性,如果資本是短期套利的,那么投資也將是短期行為。VC/PE的投資屬于長期投資,從我們的實踐來看,如果能堅持做到長期投資,其最終收益率要遠遠高于短期收益。我們一些所投企業上市了,就是因為有來自LP的資金壓力,而事實上在我們看來,這些企業后期還有很好的成長空間,這是非常遺憾的。這也是VC/PE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VC/PE資金使用效率更高
“擠占效應”并不成立
在業內看來,VC/PE機構融資較多有一定客觀原因。程曉明告訴本報記者:“新三板市場的VC/PE機構融資確實比較多。首先,VC/PE本身就是先融資后投資,融資意識很強,而且具有較好的融資技巧;其次,VC/PE機構資產規模比較大,單個機構有可能相當于十多個甚至幾十個高科技公司,而新三板目前資產規模很大的高科技公司并不多;再次,VC/PE機構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很多時候規模大似乎就意味著成功,很多人也是這么看的,因此對資金的需求很強烈。”
數據顯示,上述14家私募基金掛牌公司,2014年平均資產為19.09億元,同比增加273.1%,平均營業收入為1.58億元,同比增加47.3%,平均凈利潤為7782萬元,同比增加227.7%。
不過,就此判定VC/PE機構擠壓了其他非金融創新型企業的融資規模,這種邏輯是不成立的。“因為這個邏輯是建立在流入新三板市場的資金是固定資金的基礎上,而實際上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資金擁入這個市場。”程曉明表示,需要強調的是,不是VC/PE機構融資太多,而是其他公司融資太少。歸根到底,還是新三板的融資功能有待提高。
李洪森也認為,VC/PE可能在表面上擠壓了其他企業的三板融資空間,但是更深入地來看,要分析VC/PE的業務屬性,這些機構只是資金管理者,不是資金使用者,即融來的資金是開展投資業務,對企業進行投資,對三板或者A股再投資,并且會使投資行為更加理智,規避風險,也未必是件壞事。
程曉明又論述道,很多人認為,VC/PE機構不是高科技企業,不應該登陸新三板。但支持高科技發展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而VC/PE是這個產業鏈的重要一環。VC/PE本身雖然不搞高科技,但它投資了其他高科技企業來促進“雙創”,從這個角度上講,VC/PE應該也是新三板支持的對象之一。
謹記掛牌初衷
圍繞主營業務做文章
目前來看,新三板改變和改善了私募股權投資的生態環境和運作模式,有助于引導早期資本形成。
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10月28日表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另一面,是投資難、定價難、退出難,看待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既要從融資方看,也要從投資方看。我們觀察到,新三板為引導社會資本進入中小微企業創造了條件,特別是對以創投基金等為代表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新完善“募、投、管、退”具有重要意義。新三板涵蓋的準入條件、明確的掛牌預期和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一方面為私募股權投資提供了退出渠道和投資估值的參考,推動改變過去創投和PE都做Pre-IPO項目的狀況,引導投資階段前移。“另一方面,新三板海量掛牌企業的特性以及對公眾公司持續規范信息披露的要求,有助于改進投資信息收集條件和投后管理,為私募投資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標的,也帶動了資金募集。私募股權基金參與了今年47%的股票發行。另外,接近一半的掛牌公司前10大股東中都有VC/PE的影子。”隋強進一步表示。
據相關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設立的新三板創投基金有735只發生募資,募資金額合計1187.45億元,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募資的基金有456只,占比62%。
在程曉明看來,VC/PE在新三板市場中屬于配角,不過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個配角,其他創新型高科技企業作為主角也演不好。
孫建波告訴記者,新三板的VC/PE機構應該明確自己的商業模式。大多數VC/PE的商業模式是通過發行基金產品來獲得資金,進而進行投資,其本質上是管理客戶資產的機構。VC/PE登陸新三板,可以在充實一定的資本金、完善自身治理結構之后,來發行更多的基金產品,實現杠桿效應,這應該是其主營業務模式。而如果通過股權融資,就變成了用自有資金去投資,這與其商業模式相背離。
推薦閱讀
【導語】11月19日預募資金最多的是藍山科技(830815),募集金額22.33億元。19日剔除市盈率為負(凈利潤虧損)的個股,平均市盈率53.59倍。 據新三板在線統計,《新三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VC/PE將如何演好新三板“配角”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9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