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和柳傳志的聊天前幾天又進行了第三輪,地點仍然在柳爺爺位于融科資訊中心的辦公室。這一次,本來想重點分享柳傳志對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的最新詮釋。不過,當天的談話,讓我感覺到有更重要的東西需要分享:聯想控股的投資+戰略,如何讓我們的企業由“油燈”變成“電燈”。

當柳傳志在談笑間提及“投資+”這個新興概念時,眼里一絲“霸氣”閃過。柳傳志的“霸氣”支撐或許還在于近期備受矚目的聯想控股香港上市。
來自外電的消息指出,投資人對聯想控股股票需求強烈,其公開發售獲得44倍超額認購,在市場凍結資金約346億元,國際配售認購超過10倍,受到市場熱烈追捧。而聯想控股亦擁有豪華基石投資者陣容,既包括中國平安、中信股份、復星國際、國開金融等,也囊括鄭裕彤、郭炳湘等實力雄厚的個人投資者。市傳聯想控股擬以42.98元接近上限定價,市值超過千億。
聯想控股能夠如此受歡迎被人買賬,在于其多年來的積累和布局,把“投資+”的思路由概念落到實地。戰略投資領域已覆蓋包括IT、房地產、金融服務、現代服務、農業與食品以及化工與能源材料,囊括了聯想集團、神州租車、拉卡拉、拜博口腔、正奇金融、佳沃集團等10余家成員企業。
這兩年上市的神州租車、樂逗游戲等明星企業,讓聯想控股逐步的由幕后走到臺前,而這次備受產業矚目的上市一事,則讓聯想控股真正成為一家普通公眾也知曉的企業。從聯想分拆成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柳傳志再造了一個新聯想!
在筆者看來,所有成績背后的根源都是一個字:人!而人的利用在于能否搭建一個思想統一能力強大的班子,能否制定一套與時俱進的戰略,能否帶領一支不斷突破自我的隊伍,我們看看柳爺爺是怎么說的。

穩定的班子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在柳爺爺看來,建班子的核心在于一把手,他要公正無私,同時要有很強的能力與勢能。在一把手搭班子的過程中,要重點考慮以下幾點:
第一,什么樣的人適合進入班子。誰適合進入核心管理班子,需要制定一套標準,而一把手必須做這項工作。
第二,班子里的人為何賣力工作。除了激勵,還要建立一個好的文化。這個文化不僅是班子文化,也要成為整個公司的文化。
第三,如何考核班子里的人是否達標。班子不斷進行升級變化,班子里的人是否合適,通過什么方式和機制來判斷,需要一把手心里有數。
第四,如果班子里的人不合適該如何調整。班子里的人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不合適了該怎么調整?直接退出還是有個緩降的機會和平臺,這些都需要管理藝術,也是一把手必不可少的能力。
這個時候,我追問了一個問題:“對于傳統企業來說,有一個穩定的班子能夠讓企業走的更遠,但在互聯網行業情況相反,越是擁有穩定班子的企業走的反而越慢,而反觀百度、阿里等企業的領導班子都換了幾茬,但發展的卻非常好。這個情況好像和您的主要觀點相反?”
提出這個問題是基于我對聯想“穩健、保守”的認知,因為長期以來柳傳志給業界留下的印象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撒一層土夯實了再撒一層土。但這一次我的理解錯了!
我剛提問完畢,柳爺爺趕緊搖頭否定“我可沒說班子一定要穩定啊”!
“在聯想,不同的階段,班子里的成員也是不斷變化的。當年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時候,聯想的班子和后來以PC為主業時的班子不一樣,而到現在,聯想控股實施“雙輪驅動”戰略,就又是一套班子來做。”柳爺爺拿聯想班子不斷更新迭代的案例回答了我的問題。
后來我總結了下柳爺爺對班子穩定與否是看法,其實就一句話:建班子是為了到達既定的目標和戰略,絕對不是以穩定為主,當然如果穩定能夠達到標準,那當然就最好不過了。但現在是一個多變的時代,既要穩定又要想不斷突破是非常難的,這個時候我們的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決定。
聯想控股的“投資+”會把一大批“油燈”變“電燈”
在當天的談話中,柳爺爺特意談到了對當前最熱詞匯“互聯網+”的看法。在他看來,所有行業都逃不過互聯網+ ,就好比油燈向電燈轉變的歷史變革,任何企業都要由“油燈”向“電燈”轉變,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互聯網+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概念,這個加號后面包含的領域有硬件制造、金融、物流、房地產、醫療、農業、教育等等產業。在互聯網+的基礎上,柳傳志又引申出了聯想控股“投資+”的概念。多年來通過投資+(概念雖然是新概念,但概念背后做的事情已經進行了很多年),聯想控股已經或者正在把一大批企業由“油燈”變成“電燈”。
在聯想控股進行投資+戰略的布局中,我觀察到柳傳志并沒有像之前“撒一層土夯實了再撒一層土”的風格,而是變得更大膽、更迅速,甚至出手投資一些看起來風險很高的企業。以最近大熱的face++為例,這個公司提供的服務是人臉識別,而且服務還是免費的,現在看來似乎還沒有可見的盈利模式,但聯想還是投資了。
“柳總,為什么會投資face++這樣的企業呢,而且還投資了不止一家,這不像您的風格。”我拋出了這樣一個疑問。
這一次我又錯了。其實柳傳志這些年來也在不斷改變。比如進行一些新領域的投資,柳傳志認為要讓更多的年輕人成長起來,按照互聯網化的思維辦事,成功與否就要看他們的能力,聯想控股在具體業務上不會做太多的干涉。
寫到這里我不禁又一次想到了聯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團的案例。在大部分國人眼里,農業是所有產業中最苦最累最沒前途的產業,說白了農業就是一個落后的“油燈”產業。
而佳沃的出現,讓很多人改變了對“中國農業”的看法。終于大家知道了,農業也可以是高科技產業,農業也需要和大數據、物聯網這些高新概念聯合起來,農業也是未來的朝陽產業。佳沃的階段性成功,究其原因其實就是柳傳志提出的“投資+”戰略成功地進行了落地。在成立佳沃集團后,聯想控股又投資了一系列和農業相關的企業,進而可以和佳沃集團進行業務互補,更好地把科技農業做扎實,比如今年3月19日,聯想控股千萬美元戰略投資云農場,這家農資交易平臺主要為農民提供化肥、種子、農藥、農機交易及測土配肥、農技服務等多種產品與服務,而佳沃的市場運營經驗和海外化渠道又可以幫助云農場擴大銷路,進行架構優化和升級。
寫在最后:在常人眼里,柳傳志絕對是“高大上”的代表,遇到再大的風浪,喜怒哀樂也很少在公眾面前表現出來。總之,柳爺爺是一個很“正”的人,但不是一個好玩的人。但接近柳傳志的人說,“你錯了,下次讓柳總和你們聊聊他收藏感情的事情”。好吧,如果可能的話,我下一篇文章標題就是《性情中人柳傳志》。
推薦閱讀
可穿戴設備第一股 按照目前的規劃,Fitbit美國時間周四就將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FIT,成為可穿戴設備第一股。該公司預計將發售2.24億股股份,融資3.58億美元,>>>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50625/29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