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場冷熱不均,不同板塊股票漲幅迥異,甚至相同板塊股票在不同季度的表現也大相徑庭,這是觀察基金經理調倉換股能力的最佳時期
●可比的股票基金共481只,前三季度合計更換了2382只重倉股,平均每只基金更換4.95只,相當于基金經理每個季度都將自己的十大重倉股更換50%
●前三季度換股最多的50只基金,凈值平均上漲22%;換股最少的50只基金,平均上漲13%,比換股多的基金少漲近四成。說明今年的市場更適合于調倉能力強的基金經理生存
●銀華和景順長城的基金經理是調倉換股的高手,而長城品牌優選基金由投資總監楊建華接手后,股票“換湯不換藥”,業績乏善可陳,依然位于倒數行列中
孫悟空七十二變,難逃二郎神第三只眼。
《環太平洋》電影臺詞:“什么政治、詩歌、承諾,都他媽是假的。只有數據最接近事實”。
2013年的大部分時光已經過去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投資的最風光時段,以及投資成敗的大格局,已基本定型。那么,對于已經逝去的時光,通過數據這第三只眼,我們能發現基金的什么秘密?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以下統稱股票)基金,多數十大重倉股占凈值50%左右。重倉股的成敗,主導著基金收益情況,最能體現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
投資的成敗,無外乎取決于選股以及調倉的能力。《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對比股票基金各季度重倉股變動情況,看看業績優秀的基金,是因為年初就獨具慧眼,“穩坐釣魚船”取得的成功?還是后來順勢而為,進行了成功的調倉,了結漲幅過高股票,抓住了輪動機會?我們還要看看新上任的基金經理,誰能夠履新后“先燒三把火”,積極而準確地更換重倉股?誰又“換湯不換藥”,在重復老路中業績乏善可陳?

冷熱不均更需慧眼
前三季度A股市場,明顯的貧富不均——價值股是冰山,成長股是火焰山。滬深300指數前三季度下跌4.51%,中小板上漲26.21%,創業板指數則一路高歌上漲91.62%。如果投資范圍容許,主投創業板,收益自然高許多。
創業板也不全是雞犬升天。股價漲幅翻倍的有66只,最牛的中青寶高達6.8倍,緊隨其后的華誼嘉信4.5倍,華誼兄弟4.6倍。悲催的是,也有一些股票下跌超過20%,還不如大部分主板股票情況好,如華昌達、日科化學跌幅都超過了30%。所以,如果不會選股,照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前三季度牛股呈現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天”的特征。一些股票二季度創出新高,三季度開始滯漲,如江蘇吳中,前兩季度漲117%,三季度成強弩之末,下跌24%;有些股票則剛好相反,如戴維醫療前兩個季度漲2%,第三季度漲94%;輝隆股份前兩個季度跌25%,第三季度漲116%。
這種冷熱不均、前后漲幅反差巨大的時期,就要求基金更勤奮地尋尋覓覓,剔除滯漲股,捕捉更多的成長股,在單位時間內賺取更大利潤,凈值排名才能靠前。數據也表明,總體上說,前三季度重倉股更換頻繁的股票基金,收益率更高。


會換股業績才更好
今年前三季度,每只股票基金平均每季更換一半重倉股。前三季度有可對比數據的股票基金共481只,合計更換了2382只重倉股,平均每只基金更換4.95只,前兩季度分別是4.81只、5.43只,都在5只左右。相當于平均而言,基金經理每個季度都將自己的十大重倉股更換了一半左右。
從數據統計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換股是賺錢的原因,賺錢是換股的結果,從因到果,從果溯因,都是換股頻繁導致業績領先。
換股較多的基金,業績靠前。前三季度換股最多的50只基金,凈值平均上漲22.28%;換股最少的50只基金,平均漲幅13.40%,比換股多的基金少漲近四成。好的基金經理總是在市場中尋覓潛力更大的股票,替換老股票,通過季報只能看到季度初、季度末,兩個時點的持股,實際情況可能一個季度內基金經理換股次數更多。
前三季度排名靠前的基金,換股頻繁。凈值漲幅前50名、第50至100名,以及后50名基金,比較每個季度重倉股更換數,都是業績好的基金高于業績差的基金(表格1:龍頭基金與墊底基金重倉股更換對比),前50名基金,前三個季度合計更換了15.28只重倉股,后50名更換12.04只,少3只股票,相當于每個季度少更換一只股票。
計算各基金公司股票基金業績排名,也佐證以上結論。將公司旗下股票基金(為公平起見,少于3只者不統計)前三季度凈值平均漲幅,做為基金公司收益排名的基礎。
業績最好的十家公司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更換重倉股數量明顯高于業績最差的十家公司,只有第三季度兩者接近,平均換股5.13只。可能業績差的公司進行了調倉,但由于后知后覺,業績難以追上。(表格2:龍頭公司與墊底公司重倉股更換對比)
單只基金換股與業績正相關最直觀。前三季度冠亞軍的景順長城內需增長1號、2號,更換重倉股都是4只、8只、6只,高過市場平均5只的水平。第二季度一口氣換掉8只重倉股,換進來的百事通、博瑞傳播、比亞迪,后一季度漲幅在32%~87%;換掉或減持的碧水源、康緣藥業、桑德環境,后一季度漲幅都低于10%,更有一只榮盛發展下跌9.78%。新的重倉股后一季度平均上漲26%;如不更換,只有13%的漲幅,相當于換股增加了一倍的漲幅;若不如此,前三季度冠軍就不知花落誰家了,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像勤勞的蜜蜂,踏遍群山,尋花季,采花蜜。
當然,如果對自己的持股進行過詳細調查了解,也可抱著“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的心態取得佳績。前三季度業績最好的5家公司中,華商旗下基金換股最少,每個季度每只基金平均只更換3只,與銀河基金、農銀匯理基金的6只相比,相差一半,比景順長城少了兩成多。華商動態阿爾法前三個季度只更換了兩只重倉股,重倉持有的華誼兄弟、隆基股份、朗瑪信息漲幅都超過1倍,這是煎熬的成果,也有些“天上掉餡餅”的成分,該基金2011年底就持有華誼兄弟,2012年6月開始持有隆基股份。
當然,換股也是技術活。換股正確能夠盈利,換股錯誤卻只能白忙活一場,甚至幫倒忙。廣發內需增長前三季度凈值下跌13.57%,在同類基金中倒數第一。原來,一直重倉沒有行情的房地產股是原因之一,其二是換股錯誤。三個季度分別換股5只、4只、5只,和市場平均水平接近,但換掉的股票漲幅卻強過新進的,放跑了牛,留下熊。二季報中,一季度重倉的建發股份、青島海爾、伊利股份消失了,二季度分別上漲16%、22%、42%;從一季度一直保留的金地集團、榮盛發展,分別下跌12%、9%;新進的新大陸、華西能源只上漲不到5%。


七成新基金經理換股忙
如業績不好或其他原因更換了新基金經理,要有新氣象,有七成新基金經理對持股做了大手術,也有三成按兵不動。第二和第三兩個季度中,共有69只股票基金增聘或更換了基金經理。“新官上任三把火”很正常,清理一下前任的重倉股,貫徹自己的投資思路,如在接任后排名快速上升,不枉公司更換一次,給持有人一個驚喜。
以上69只基金中,有49只、占比71%的基金三季度更換5只以上重倉股。其中6只基金將十大重倉股悉數替換,都是在7月至9月新上任的基金經理,凸顯大刀闊斧般的魄力。其中,明星基金華夏大盤精選,9月23日由孫斌接替前任程海泳管理,到該季度末,只有6個交易日,孫斌將十大重倉股全部換掉。類似的還有,天弘周期策略9月18日增聘肖志剛協同管理,也將重倉股換了個底翻天。
銀華中小盤新任基金經理王華的換股能力超強。8月6日接手該基金,9月底前,將三季度內上漲了156%的蘇寧云商、42%的伊利股份、35%的海通證券、19%的錦龍股份,全部從重倉股中剔除,同時消失的還有三季度內下跌了16%的華潤三九,一口氣更換了9只。金信諾漲幅只有2%,是唯一保留股。從結果來看,獲利了結得恰到好處。10月初至10月29日,金信諾上漲了13%,基金凈值上漲了6.29%,處于前列位置。從上任至10月25日,凈值漲幅在577只基金中排名第9。
有“大刀闊斧”的,也有“換湯不換藥”的。比如,從年初至6月17日,長城品牌優選在532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475,接近后10%,隨后,公司投資總監楊建華接手管理。在二季度內,只更換了一只重倉股,三季度再度慢吞吞更換一只,到三季度末,排名下滑到第480名,上任一個多季度,排名繼續下滑了5名。當初公司更換經理,理由是原經理另有其他安排,難道真與年度業績在后10%左右無關?如果是為了扭轉業績而換人,從剛剛過去的一個季度來看,效果很失敗,未達預期目的。■
推薦閱讀
58同城收盤價24美元 11月1日消息,國內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于北京時間昨晚9點30分正式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上市首日,58同城報收于24.12美元,較發行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封面報道】基金調倉成敗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1105/29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