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喝了很多次酒的一個朋友,老婆支持他賣掉了自己的房子,租房創業。開始沒有同類競爭產品而略有小成,但是一群互聯網巨頭涌入,很快被壓跨。他發了一條微博,說結婚七年了,祝老婆結婚紀念日快了。我很用心的轉發了這條微博。因為我理解,創業付出的不是你一個人,有你的親人的支持,有朋友的幫忙,也有兄弟跟隨。也許創業失敗,你才明白他們的付出,才能心懷內疚和感恩。12年過年,我老婆和我說,現在你顧家很多了,其實她也許沒有明白我的愧疚和感恩。
有這么一個創業黃金期,20~30創業,40歲~45歲創業。30歲~40歲,并不合適創業。因為30歲以后,你的朋友訴求和你一樣,你的家庭開始有經濟壓力。而20~30歲,nothing to lose。40~45歲可以選擇更加理性創業,也還能有精力去拼。
大學創業VS高管創業
有一次,一個清華創業什么馬營的組織找到我,讓我給安排了到百度參觀。在一個會議室,很多人向我提問,問的最多的是:大學畢業就創業,還是工作幾年后再創業。我一點經驗沒有,很裝逼誤人子弟的回答了。現在,我有了比較清洗的答案:如果你能面對失敗,那再考慮是否做吧。
大學創業也有成功的,這個案例也很多。有精力,有時間,可以拼速度,拼低追求,還是有可能能闖出來的。但是,大學畢業的人,畢竟沒有什么專業的知識和工業界的鍛煉。創業基本都是最終失敗,然后這些人被卷向了那些3~4流的爛企業里面,開發者各種業務邏輯,畫著各種廣告活動頁面,與各種3~4流的企業談著合作。而你的同齡人,他們在大公司,已經成為了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設計總監。
雖然大學畢業的你,沒有女朋友,不用著急買婚房和學區房,不用交幼兒園的學費。但是你能面對你的老同學而瀟灑自如,能夠不是開玩笑的真的去面試當他的手下,你再去考慮是否創業吧。
我身邊的朋友同事,基本都在各大小公司做著中層或者高層。有時候,他們也過來問我,曉峰,我的團隊被解散了;曉峰,我受到排擠了;有幾個朋友找我一起創業,我想做;有個煤老板有互聯網情節掏了一個億,請我做CEO,薪酬也還能養家。他們說,曉峰,你覺得我合適創業么?
這些高管,還有一些個特點。有小孩,要供房,要供車。高管創業,有些積蓄,也許靠創業工資也能艱難度日。問題的答案還是一個,你是否輸得起,你是否有了足夠的賭本。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最近碰到一個做企業的朋友,他突然談到2010年轟動一時的80后創業英雄——原分貝網創始人鄭立可能要“出來了”。 i黑馬查看了一下2010年6月的新聞,當時鄭立是被湖北荊州區一審法院判6年有期徒刑,罰金50萬元。想不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想創業,你理性考慮了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422/266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