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圓滿落幕。展會上,一幅數碼動態版《富春山居圖》成為文博會“文化融合科技創新引領轉型”主題的點睛之筆。
《富春山居圖》將傳統文人山水畫以動態形式呈現,利用數碼技術實現了該畫作在內地的首次山水合璧。這不僅是藝術文化界一大盛事,也是北京實施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新“雙輪驅動”戰略的成果體現。而攜該作品亮相的正是中關村數字產業園,藉此該產業園及其背后的牡丹集團也正式走入了媒體和社會各界的視線。
打造數字電視產業的創新平臺
一直以來,中國電視機產業在市場和生產能力方面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但與之形成矛盾的是創新技術和研發能力的不足。而在整個電視機生產產業鏈上,技術研發永遠是利潤大頭,而過去這樣的大頭往往是發達國家的專利。如今,這樣的格局已然發生變化,促成這一變化的正是中關村數字產業園這一次創新平臺的誕生。
中關村數字產業園,于2006年由北京牡丹電子集團牽頭成立,是為促進我國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而傾力打造的創新平臺。目前,產業園發揮企業加速器、孵化器的功能,培養和孵化了一批科技型企業和文化創意企業,大力推動數字電視產業的研發及產業化。
在此基礎上,牡丹集團完成了從傳統制造業向現代性服務業的完美轉型。2008年,牡丹集團提出放棄傳統制造業,向現代性服務業全面轉型,在主營業務上,牡丹集團從傳統電視制造商向數字電視應用標準、技術、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的戰略轉型。
此外,中關村數字產業園在集合了牡丹集團科研、技術、品牌等方面的優勢之外,還匯聚了眾多國內外領先的科研技術研發單位與創新力量的加盟。2007年,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聯盟入駐、2010年數字電視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如今中關村數字產業園已吸引180家研發企業入駐,其中4-5家企業進入上市程序,有的已經實現上市。
不僅如此,一批在數字電視應用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創新的高端數字產品也由此誕生。國內首臺60.1寸四倍高清顯示器,領先國內標準的3D系列產品,數碼藝術屏風、媒體藝術畫、數碼桌等眾多數碼媒體產品,這些創新成果成為中關村數字產業園科技創新的最佳名片。
如今,中關村數字產業園已成為了中關村科學城內數字電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和數字科技型的文化創意集聚區。其立足于構建數字電視全產業鏈,廣泛聚集高端創新技術和人才,被政府和業界稱為“數字電視產業的孵化孵育基地”。
帶動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近年來,北京市高度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出“十一五”期間要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使其成為首都經濟的支柱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新興的產業形態,不僅具有遠大的發展前景,而且對于促進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而中國電視產業也應該走這樣一條創新之路。數字電視、數字技術興起,特別是三網融合以后,硬件的技術和創新的空間逐漸縮小,電視產業的未來動力在哪?對此,業內普遍認為產業發展最大空間是內容制作,而內容制作,本身即是文化和創意。
實際上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牡丹集團中關村數字產業園正在走一條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雙輪驅動的發展之路。而從中關村數字產業園的發展方向、科研力量、創新成果、和政府的支持力度來看,其正在成為引領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新航母。
對此,牡丹集團黨委副書記兼COO李德友這樣介紹:我們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轉型,走的就是一條創新驅動轉型的道路,我們選擇的產業領域,新的業務領域本身就是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以創新成果來看,此次《富春山居圖》為集中代表,融合了數字技術和文化創意,深刻呼應了此次文博會“科技文化融合,創新驅動轉型”的主題。其內容依靠創意和技術來完成的,而內容制作,本身即是文化和創意。據悉,通過自主創新的2D、3D數字技術,目前牡丹集團已經儲備了5000余幅國畫和500余幅西洋畫作品,這為牡丹集團的下一步融合科技創新進行文化創意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容資源。
數字電視產業未來的龍頭一定是內容產業,而內容產業即文化創意產業,是數字科技型的創意產業。按照這個趨勢來看,以科技融合文化,以創新引領發展,符合我國政策鼓勵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向,也符合數字電視行業自身的發展方向,中關村數字產業園在該領域大力推進技術應用和文化創新,將成為帶動整個產業鏈往前發展龍頭標桿。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日前,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圓滿落幕。展會上,一幅數碼動態版《富春山居圖》成為文博會“文化融合科技創新引領轉型”主題的點睛之筆。 《富春山居圖》將傳統文人山水畫以動態形式呈現,利用數碼技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富春山居圖亮相 北京文創產業迎新航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419/266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