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張旭豪
2011年6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照慣例為一年一度的畢業典禮致辭,只不過這場畢業典禮通過微博進行了現場直播,帶著互聯網時代的印跡。他對畢業生說,“我們一同在BBS上‘潛水、冒泡’;一起?觀看《交大那些事》;一同撥過‘餓了么’的外賣電話??”
這對2007級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碩士張旭豪來說,是個意外的重要時刻,透過校長的話,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創辦的“餓了么”—一家網上訂外賣的網站—在改變一些人的日常生活習慣,雖然這個85年出生的大男孩稱,從創業第一天開始,他就覺得自己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那個時候“餓了么”也只不過覆蓋了所有的上海高校。但是,硅谷早早看中了這個項目,金沙江創投給出了1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如今,曾是校籃球隊隊員的張旭豪明顯發福了,他帶著一貫的微笑,露出兩顆兔牙,他告訴《環球企業家》記者,自己的期望是網站年交易額100億,大概的期限是“2014、2015年吧”。口氣不小,讓人想到了O2O行業里的美團網,其CEO王興前段時間稱,2015年美團營業額的目標為1000億,引起了互聯網行業的喧嘩,好些人在問,市場有那么大嗎?
但在張旭豪看來,團購是為線下餐廳做網絡營銷,而“餓了么”則是要將餐廳搬到網絡上,就像淘寶將商鋪搬到網絡上一樣。“這是個平臺,不像團購只能提供營銷這一種服務。”張旭豪想做的事情還很多,比如在平臺足夠大的時候,也推出團購項目,或者預約點菜服務。
2013年,《福布斯中文版》發布了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名單,張赫然在列。這時候,“餓了么”已在不知不覺中成長為一家擁有200名員工、日單量超過100萬的成長公司,即便客單價平均只有20元,截止2012年交易額也已經達到6億元。
創業這家網站的故事要從2008年的幾個宅男的深夜經歷說起。
在交大閔行校區的研究生宿舍里,張旭豪和室友康嘉聚精會神地打一場實況足球電腦游戲,時鐘指向夜間10點的時候,倆人餓了,接連打了好幾個餐廳的外送電話,都無法接通。在經過徹夜交談之后,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在校園內做一個外賣服務的項目。那是2008年,他們的初步計劃是去學校附近的餐館游說,把他們印入訂餐小冊子,發放給校園里的同學,再買幾輛電動車,招幾個人做送餐員。甚至,兩人在宿舍里安裝了熱線電話,一邊召集餐館加盟,一邊當接線員,人手不夠的時候,兩人也要親自送外賣。
“下大雨的時候,叫外賣的特別多,同學們都窩在寢室看著美劇等我們送餐。我和旭豪腳上的凍瘡都是那時候凍出來的。”康佳是個來自山西的瘦高男生,作為聯合創始人,他至今還忘不了創業初期的“艱苦”往事。比如,12萬的啟動資金,全靠東拼西湊,誰有錢了就添一筆。一位送餐員和大巴相撞,發生意外,面部縫了40多針。和他倆一同創業的另兩位核心成員選擇退出,越來越多的訂單讓這個蝸居在宿舍里的創業團隊難以負荷。
在忙亂不堪的狀態下,張旭豪和康佳不得不做出調整,放棄拼體力的服務方式。2009年四月,“餓了么”網上訂餐應運而生。他們在學校附近的小區租了套毛坯房,十幾個人窩在里頭辦公。張旭豪和康佳晚上就睡在窄小的上下鋪上。如今想來,張旭豪倒也不覺得苦,但是一旁的康佳打趣到,“那下鋪都給你壓出一個坑來了,你的痛苦在于床,而我的痛苦在于你的呼嚕。”
他們沒想象到的是,“餓了么”并不是交大學生唯一的選擇。一家同樣由校友創辦,注冊資本超過100萬的同類網站“小葉子當家”已經運營了一段時間。比燒錢,“餓了么”不是對手。張旭豪和他的伙伴們只能在服務上下功夫。專門研發針對商戶的網絡餐飲管理系統,一旦餐館安裝這套終端,就可以使用這套系統,及時更新外送菜單,還附有打印訂單的功能,省去餐館人工抄單的時間。
交易額8%的傭金也被改為固定的服務費,在張旭豪看來,這樣方便控制現金流,免去上門收傭金的人力成本,也能給商戶釋放一個信號:多勞多得。張旭豪的第一臺筆記本就是蘋果電腦,這個喬布斯的信徒,推崇喬式的極簡理論,用于“餓了么”的客戶端—用戶只需點擊三次,就能下達訂單。
如今,小葉子當家已經關門。“餓了么”這個從校園成長起來的創業團隊,花費了5年時間,從上海西南的閔行高校區起步,將業務逐步擴展到上海、杭州、北京、廣州、福州、蘇州、天津的高校區和寫字樓。
網站開始變得有點名氣,張旭豪卻并不擔心自己的商業模式被互聯網巨頭復制,在他看來,“餓了么”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線下整合餐廳而不是互聯網公司擅長的線上服務。“只要我們在巨頭還未及時反應之時,盡快的擴張圈地,讓用戶形成習慣,打個比方,你覺得交大的學生還會用百度叫外賣嗎?飯館還會在百度上開店嗎?遷移的成本是很大的。”
一直以來,“O2O”商業模式中的一個焦點問題是如何實現O2O的閉環,也就是說,現在大部分的O2O產品只實現了半個環—線上的行為將客流引到線下去消費體驗、實現交易,但如何將線下的用戶行為引到線上,還是個難題。“‘餓了么’已經可以在線支付,也就實現了閉環。”這是張旭豪引以為豪的地方,通過“餓了么”的支付架構,用戶可以用支付寶付款,餐廳也在這套系統中進行結算。
快速擴張中,年輕的創業者們還是遇到了一些難題。一方面,如何把現有市場的模式復制到其他區域;另一方面,如何有效管理200多人的團隊。這個團隊里都是年輕人,還有不少中途退學,因為創業激情而加入的。
雖然看起來嘻嘻哈哈的,但員工說,張旭豪嚴厲起來反倒遠遠超過不茍言笑的康佳。而康佳說,張旭豪的脾氣,“說好聽點是偏執,說難聽點就是傲”,“他是個妖人,而你永遠不可輕視妖人”。兩個創業伙伴十分強調創造長期價值而不是短期利益,是兩人能一路走下來的“信仰”。“餓了么”的公司名為上海拉扎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里有張旭豪埋下的一個“彩蛋”,在梵文里,“拉扎斯”是“激情”的意思。
張旭豪喜歡把“餓了么”和馬云創建的阿里巴巴類比,志于利用互聯網改變餐飲業的生態環境。在中國的企業家中,他最欣賞的也是馬云,不僅因為“他的事業格局很大”,還因為“有很多人會說不會做說,也有很多人不會表達,能說出來又都能做到的不就只有他了嗎。”
推薦閱讀
這兩天媒體上沸沸揚揚的討論著眾貸網破產事件。這個成立只有1個月的公司,讓P2P網貸行業的混亂和高風險等一系列的行業問題再次的曝光在陽光下。 由于溫總理去年表態要在金融業增加放開的力度,互聯網金融業就瞬間涌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餓了么”張旭豪:O2O閉環 獲100萬美元VC投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417/26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