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研究MSN的處境,我發現,它的每一個問題單獨來看都不是特別重要的,但恰恰又是用戶體驗里面一個不可缺少的一環;它輸就輸在細節上,而細節最后很致命。它當年的成功,只是因為當時用戶沒有更好的其他選擇。
不過,這又讓我聯想到微信的處境。沒錯,我對它有些擔心。它的興起,一方面是因為用戶在往手機上轉,另一方面是以往的IM里面垃圾信息越來越多,就像QQ上的人亂七八糟的,又都是用網名。垃圾關系越來越多的話,這個社交網絡或者通信工具的價值會不斷下降,維護成本也越高。但是說白了,在我看來,微信的核心仍然像QQ一樣,也就是結交陌生人,很難保證過一段時間不會發生QQ之前的問題。
也許這類產品都是周而復始的循環,什么時候它變得臃腫,就需要被顛覆。就好像你的電腦硬盤不斷地被塞進去東西,塞到后來的話,你唯一需要的是更新換代,換一臺新電腦,而不是再去優化,再怎么優化它也都是亂糟糟的。
“個推”創始人
作為用戶,我99年開始用QQ,2000年用MSN;QQ上面高中同學比較多,大學同學就基本上都是加MSN了。然后工作之后因為我覺得QQ太鬧騰,就長期不用了,隔四個月上去一次看一下留言。
MSN成了我的官方通訊工具,我的電腦設置為開機自動啟動的只有它,然后就一直掛著。2006年~2008年這段時間,我基本上平時都掛著,因為在它上面大家不鬧騰。在開心網出來之前,你不開機掛個MSN你簡直就不是個白領。
我也設身處地為MSN想過,其實它失去了好幾次機會,才淪為現在的樣子。
首先是2006年~2008年之間的產品機會。做“個信”的時候,我挖了一個MSN之前的中國區總架構師,現在他還是團隊技術負責人。他跟我講過,MSN很扯的一個事兒是,版本升級必須是全球升級,基本是以美國的時間半夜為主,導致中國都是大白天升級,系統一升級用戶就沒法用了;后來跟美國總部去溝通,對方說咱們不可能考慮到每個國家嘛。MSN這么一個大產品,在中國每次升級大概會有10%到5%的用戶就再也不回來了,團隊都很痛苦:好不容易激活一個用戶,一升級就這樣子,這不是要把自己搞死嗎?
現在跟Skype合并之后,中國區還算相對獨立。整個全球范圍來看,在中國都算做了一些創新、本地化的東西,其他地方都是全球一把抓,總部還不斷強調要保持產品的統一性,不要讓版本分化。所以深層原因來看,MSN的死掉就是機構極其臃腫、決策不靈活導致的。
包括MSN在全球撤出的新聞之后,唐駿也說過他倡導“加群”,群加得好不好很重要。其實對我來說,現在微信99%的活躍都是在群上,QQ也是這樣,從最早的聊天需求,到后面的匿名交友需求,再往后實際上主要是群,相當于為大家建立一個通信錄。MSN這幾步都沒走,從上來開始就一直是通信需求。MSN所謂的“群”根本不是群的概念,就意味著把一堆人抓起來聊天;而QQ是把群做得非常深的。
還有QQ的“在線對其隱身”,這個很酷的,完全體會到作為一個用戶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對人性的挖掘非常靈活。MSN從來就沒有讓你覺得酷,你使用它的時候,總會覺得“哎呀怎么這樣,好吧,我從了”。
包括MSN自己的Hotmail原來做得非常好——原本中國兩類人嘛,“土人”就用163,“洋人”全用Hotmail。Gmail后來做好了,我沒看到Hotmail怎么改進。微軟的技術不至于比谷歌差到哪里去吧?到后來,我發現得郵箱者得天下,網易后來其實是郵箱帶動了游戲,微信是靠QQ郵箱的經驗做起來的。郵箱這東西是一個強賬號系統,單兵生存能力強,只要你的用戶體驗好,天下其他產品關我屁事,我用著好就好;用我們公司的說法就是剛需、高頻。
然后,MSN又失去了和開心網、新浪微博合作方面的機會。MSN的用戶體系跟QQ完全不一樣的,它的用戶體系是開放的,你輸入用戶名、密碼就能把好友關系整個導出來,而QQ一直到現在為止還不開放。我說的開放是指,比如Facebook剛推出時,你的好友關系怎么建立?現在應該都是輸入Gmail帳號,以前更多是把MSN帳號輸進去,然后幫你導出來,你的好友關系都在里面了,這些人上來了就加為好友。在美國來講,MSN的概念很先進,美國所有的社交網站的母體都是MSN。現在微信的關系是基于手機通信錄導上來的;中國在微信這種模式出來之前,其實沒有導用戶的好方法,包括人人網和開心網都是導MSN。
當時開心網把MSN導過去的時候,我還嘗試在MSN上找人聊,發現人都還在。然后開心網起來,把MSN的活躍度帶過去了,人都在那里互動了。搶車位是弱聯系,等于把聊天形式從文字表達變成了搶搶車位、買賣好友這樣的異步交互。
跟開心網、新浪微博的合作,MSN沒有做深,你能看出它掙扎了一下,把新浪微博上發的內容轉到它的簽名里面;但是導了用戶之后,對微博有用,對它自己還是沒有好處。它沒有把主動權收回來,至少多做一些讓用戶活躍的東西。
接著的機會是“3Q大戰”。3Q大戰讓大家都看了一把熱鬧,我覺得那是MSN一個絕地回生的點。它如果有機會殺出來,秀一下情操,又是一個營銷點,至少那批原來MSN的老用戶實際上還是有節操的。
但MSN不作為,連新浪都在推他的UC,MSN就沒有落井下石。我覺得這個時候必須落井下石。3Q大戰以前我們跟阿里巴巴的人也在聊,巨頭之間相互打,根本沒有任何打敗對方的可能性,只有等其中一個人犯昏招。QQ出的那招其實挺昏的,只要有比較勇猛的東西攻上來,至少白領這塊兒人群就能挖回來,因為QQ那時候有很多人去卸載它了,至少很多人對它有意見。微博上大家都在罵,連我哥、我姐、他們家讀小學的小朋友都問我這個事情。MSN應該猛攻上去,直接把那批有情緒的人承接過來,那個時候大量的人在電腦上還裝載著MSN呢。
最后是移動端的機會。MSN到今天為止在移動端都沒什么動作,原來它的移動端是包給PICA。360還弄了一個口信,包括盛大都先出一個Youni,大家都在做,卻沒有MSN的任何聲音。最后微信成功,干掉了兩個產品:手機QQ跟MSN。微信上來之后,MSN有點萬劫不復的感覺。
我覺得它經歷的整個過程是:開心網出來之后,整個互聯網走向娛樂化,MSN被開心網干掉了;然后開心網沒落,人人網沒有進入到白領階層,最后QQ慢慢地滲透到開心網的那批用戶,接著又出了微信。從用戶流轉的角度來說,實際上是:MSN把用戶傳給開心網,開心網再傳回到QQ,微信來了之后,完全把白領接過來了。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就算哪天如日中天的Facebook倒閉關門,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并不會失業,因為他還有著第二份工作——中學老師。 在接受美國《連線雜志》(Wired)采訪時,馬克·扎克伯格透露,每周他都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MSN大敗局:創業者應學到什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407/26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