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上市公司實際業績水平,一些偏離度較高的分析師研報預測總給人一種不靠譜的感覺。
晉億實業(601002.SH)盡管去年前三季度虧損,但公司全年將扭虧的業績預告,令個別分析師簡單調研后便對其作出了同樣全年將實現微利的預測。但最終,晉億實業仍然全年虧損。
而在恒順電氣(300208.SZ)披露2012年年報并預計2013年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同比下降50%~80%的情況下,也仍有研究員繼續對其“強烈推薦”。
據某券商一份研報分析:恒順電氣是高壓領域優秀的電能質量管理企業,受到無功補償行業增速放緩影響,公司2012年電能質量管理產品銷售情況出現小幅下降。但是,公司戰略清晰,目標遠大。一方面通過騰達鐵合金余熱發電項目大幅增厚公司業績,有效彌補了無功補償市場下降對公司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公司國際化戰略逐步清晰,未來將以新加坡為海外業務總部,大力拓展印尼資源和工業園項目,預計將獲得豐厚的利潤回報。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研究員更側重的是價值判斷而非價格判斷,一般來講,他們對于業績水平、業績拐點的研究是較為深入的。但目前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大部分研究員的從業資歷比較短,五年內的居多。
而作為資歷較淺的研究員,也更容易被上市公司方面“忽悠”,作出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的判斷。
當然,也有行業研究員可能會突發奇想,并陷入自己的邏輯中而不能自拔;有研究員為了突出與眾不同的觀點,以吸引眼球。
實際上,很多被認為不靠譜的預測,甚至如此前頗引人關注的中國寶安(000009.SZ)、西南證券(600369.SH)、攀鋼釩鈦(000629.SZ)等“烏龍研報”事件,多數也應是上述原因所致。
但也有另一種因素不得不重視,即研報中的不靠譜預測,可能涉及到相關方利益。尤其對于一些資深研究員發布的不靠譜研報,更可能會是其他因素使然,上述業內人士分析道。
實際上,能夠看到研報的人已經是“后知者”。很多機構與研究員之間的溝通已經更加深入,不僅限于提供研究報告。如此前關于安信證券策略研究員程定華與私募大佬澤熙投資徐翔的午餐錄音。
為了減少不靠譜研報的發生,管理層也更應該對研報進一步規范化管理。去年6月份,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因此發布了《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及《證券分析師執業行為準則》。
規范和行為準則的出臺,主要也是因為部分研究報告質量較低、研究報告內容出現低級錯誤、研究報告標題或者用語很難理解或容易引發歧義、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卻被強烈推薦,研究報告獨立性受基金、媒體舉辦的分析師評選、研究報告銷售人員不當行為等影響較大,分析師對上市公司調研僅僅是走過場等等,亟須進行規范,明確監管要求。
盡管對于防范發布證券研究報告過程中的利益沖突及加強證券研究報告質量控制等方面均已有明確要求,但能否真正執行才是關鍵。
推薦閱讀
在監管部門吹響創新號角后,券商們開始上演“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好戲。 日前,華創證券低調地推出了“華創證券網上商城”,與國泰君安、華泰證券(601688。SH)等網上商城專賣金融產品不同的是,華創證券網上商城陳>>>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研報亂象:利益鏈更勝“烏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308/26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