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跡天氣創始人金犁
很多人在手機上都裝有天氣應用,但是很少會有人特別注意它。作為國內下載量最大的天氣應用,墨跡天氣在幾天前迎來了第1億次下載。墨跡天氣的創始人金犁日前向騰訊科技分享了他對天氣應用的理解和自己的創業感悟。
以下為金犁口述:
我先簡單講一下我的工作經歷。我2005年畢業,是大連交通大學。畢業以后去了埃森哲做了一年半。之后來到北京加入一個小的創業公司,干了不到有半年。那個創業公司沒有做起來,就去了塞班參與研發塞班操作系統。后來做了一年多塞班被諾基亞收購了,然后并購到諾基亞又工作了一年多。
辭職創業
我在諾基亞工作的時候想給國人做一些有意義的軟件,就在業余時間做了這款墨跡天氣。墨跡天氣做了半年就有100萬用戶了,于是我就自己出來做了。
不過辭職這件事我也列了一個單子來權衡利弊。諾基亞其實待遇什么都不錯,但是讓我很郁悶的是沒有成就感,因為當時諾基亞放棄塞班了,我寫的代碼本來是兩年后會用上了,結果全廢了。
因為當時也沒有什么經濟壓力,我就想,出來最壞的情況就是失敗了再找一份工作。那也沒什么。而且當時我對產品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出來以后其實基本生活開銷很低,我還一下胖了20斤,因為成天在家待著。我出來的時候還有兩個朋友一起,不過他們后來都離開墨跡天氣了。
創業遭受的質疑
雖然天氣是一個大眾應用,但還是經常有各種聲音來質疑我。比如一些投資人就直接說我們這個做不起來,沒有門檻,誰想做一下子就能做起來。
實際上我也自我懷疑過,創業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懷疑的過程。
我覺得任何一個應用都是有門檻的。比如說迅雷,我覺得他就是有門檻,比如說以前的Flashget也很火,但是為什么迅雷能夠做得這么好,它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后來很多公司去做迅雷相同的業務,也沒有做過迅雷。
我覺得一切皆有可能吧。這件事既然是我挑起來,我覺得應該繼續把它做下去。
我們做天氣應用有三個考量,第一是必須聯網才能用的,這樣才有互聯網的特性;第二我們想做一個大眾需求的,所有人都會接觸到的,而不是一個小眾。比如說有很多軟件是比較小眾,比如說違章查詢,那個只是針對開車的人。第三個我們想做用戶使用頻次比較高的,比如說天氣就是。
另外一個質疑是,互聯網上天氣就沒有這么多的訪問量,為什么移動互聯網會有呢?
我認為,PC上的天氣軟件一個是弱需求,就是天氣是需要隨手看的。手機隨時可以看到天氣,而且是跟插件相關的。我們花了很多心思把這個天氣做得很精致。
最開始的時候,因為我一直在塞班,所以有塞班很多技術積累。其實我們在技術上不輸給競爭對手的,比他領先一截。比如說我們在塞班上做成安卓一樣的動畫體驗,然后我們可以省流量,我們UI很炫。
有意思的是,我們當時的競爭對手是天氣通,現在它被新浪收購了,但仍然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去年天氣通聲音比較大,新浪花了很大資源去投入。另外,Go天氣,UC桌面也跟我們有競爭。在塞班時代,UC桌面用戶比我們多。
從塞班轉到iOS和Android
我一開始做墨跡天氣的時候移動操作系統還是塞班最大,不過我很看好安卓和iPhone,我覺得安卓和iPhone會起來。但是我沒有放棄塞班,因為保有量還是最大的。
我們轉Android比較幸運,我有一個老同學想做安卓,就把他請過來,幫助我們做安卓研發。
iPhone比較郁悶。我們是2011年5月份發的iPhone 版,為什么?那么晚發iPhone是因為找不到人。實在是最后不能忍了,就我們自己學著做的。
我覺得Android和iOS對于我們來說各有利弊。安卓的好處是它有插件可以放在上面。它沒有系統的限制,比如說我可以做定時的云播報,直接讓它響起來會傳至后臺。比如說我給用戶定時地發天氣提醒,比如說定時地發短信的天氣預報。
這里要澄清一下,有用戶質疑我們為什么要讀取聯系人權限,實際上我們那個權限就是有一個功能,就是給用戶定時地發天氣提醒。是點對點發短信,所以我們要自動完成這個任務,必須要有這個權限。這個權限也是我們比較吸引人的一點,有的女生說,有一個男生定時都給我發短信,非常感動。后來她裝了墨跡天氣之后發現,原來墨跡天氣自動發布。
安卓不好的地方就是適配很麻煩,各種分辨率。而且基本所有的手機都自帶一個天氣,所以替換掉更難。需要比它做得好很多才行。
iOS不好的地方是限制比較多,比如說我定時給你發短信肯定是不行的。它還有默認天氣在狀態欄里面。不過這個做的比較簡單,功能也很單一。另外,因為它用的是國外的數據,我們用國內數據,更準。iOS的好處是渠道單一,只要維護App Store 基本上就可以了。
天氣類應用的打磨
天氣應用最重要的就是準確,但除了這一點,沒有其他核心競爭力。準確其實就是數據來源,大家也都可以做到一樣。
既然數據都一樣,那么用戶體驗就很重要。這個可能很難說清楚。可能就是用戶看一看,比一比,你的特別好看,我看你的很舒服,很流暢,我喜歡,那我就用你的。更多是感覺上面。
當然,好看、交互、穩定性等等,這些都是用戶體驗的元素,所有的元素都要考量。我們其實在皮膚上做的很多,也有很多人幫我們來做皮膚。現在下載量最大的皮膚都過千萬次了。
當時是在論壇里面發皮膚,后來我們出了皮膚工具,大家可以隨便做,很簡單的一個工具,拿一個圖片放到后面,然后拖一拖,把你要想的元素放進去。一點打包上傳皮膚了,傳上去就可以給人下載。很多人愿意動手的,他覺得我做的皮膚很好的,我要讓別人用。他看到每天下載數量在增加,他會很開心。
推薦閱讀
[ 和第一次創業相同的是,龔海燕在一個全新的領域開始了新的冒險;和第一次創業的不同之處是,這次她有了更為充足的資金以及經驗 ] “有人評價說你是女強人嗎?” “當然,我從上學到做企業都十分要強,什么事都努力做>>>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308/26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