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購網專欄 作者:桂綸)做互聯網創業者圈子有6年時間了,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互聯網創業者,自己也從業余愛好變成全職創業,也經常會有投資人尋求項目推薦。最近茶館論壇里經常有創 業 者討論各種項目的可行性和操作思路,感觸頗多,上一篇批斗個人站長的文章“個人站長的三大瓶頸”發布之后沒有得到大家的反感,反而獲得不少支持,于是準備 再接再厲再批斗一些那些年碰到過的各種不靠譜創業者,同樣目的不是為了貶低,而是可以引以為戒,踏實創業。
1.鬧著玩的兼職創業者
之前在哪些可以獲得IT茶館報道的創業者中提到過一條就是不會報道兼職創業者,有用戶反對,認為很多成功的創業者最開始都是從兼職開始,忽略了之前 的形容詞“鬧著玩”。這類創業者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就職于某知名的互聯網公司,有較好的行業背景,光鮮的從業經歷,但是不甘于一輩子打工,總想自己干點 啥,有舍不得目前的薪資和地位,于是決定兼職創業,先用自己的工資請個外包團隊做出產品,有的甚至還沒有產品只有計劃書,然后到處開始找投資,基本的想法 就是拿到了投資就馬上辭職出來創業,話投資人的錢不心疼。但是投資人不是傻瓜,于是最終的結局就是繼續在矛盾的工作生活著。
2.激情無限的大學生創業者
雖然國家在大力扶持大學生創業,也確實有一些大學生創業獲得成功,但是總體來說依然不支持大學生創業,尤其是那些只有激情沒有方法的創業,經常在我 們的活動當中會碰到一些大學生,充滿激情的說,“我們是大學生,我們年輕,有沖勁,我要在互聯網領域創業,但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在一些創業大賽上也經常 會碰到激情滿滿,只會喊各種口號和目標,再搭上當時最熱點的行業模式,就成為了他們的項目,最終的結果就是永遠停留在口號上,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眼高手低, 最終迷失自我;
3.躊躇滿志的跨界創業者
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火爆讓很多傳統行業的從業者熱血沸騰、躍躍欲試。他們大都在所在的領域獲得一定的成功,經驗豐富,為人老練,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不斷的看到各種互聯網創業造福神話,于是一咬牙一跺腳自籌自己入網創業,模式一定是當下最流行媒體報道最多的,產品需求完全是個人拍腦袋,依據個人喜好來 完成,人員招聘也都是高薪能人,新手絕對不要。最終的結果大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打了水漂,再回來熟悉的行業創業或者就業;
4.崇尚資源的整合創業者
中國是一個特別講究關系與人脈的國家,一件事情明明正規渠道完全而已辦理,非要到處找熟人托關系請個吃飯。于是催生了很多資源整合的創業者,這些人 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認識某某人、我有某某資源,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確實依靠某些資源而小有成就確定很難再發展,要么就是那些所謂的資源當你真正找他們去 談生意的時候避而不談。其實IT茶館做的也是資源整合的生意,但我們從來不把這些所謂的資源作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更相信只要是雙贏的商業合作,即使 你們不熟悉也一樣可以達成。
5.追逐模式的潮流創業者
“我的創業項目是某某模式,這是美國最火的模式,也有了上市公司,所以我的項目一定能夠成功”,你是否也經常聽過這樣的話,關于模式與創業,我在上一篇“忘掉模式 專心服務用戶”已經有所闡述,核心觀點就是只要真正為用戶提供價值,什么模式的項目都會獲得成功。
如果覺得本文好,歡迎分享到你的微信朋友圈,加IT茶館微信賬號:97692277 參話題討論
推薦閱讀
圖為酷訊CEO張海軍 從陳華的唱吧到吳世春的食神搖搖,眾多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業公司均和酷訊這一旅游生活服務類網站有了共同的聯系:他們的“練兵”場所均來自酷訊,人們稱之為“酷訊派”。 此前,騰訊科技曾就“酷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222/26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