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囧》、《1942》,到如今的《西游降魔篇》,電影票房對上市影視公司股價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業內外人士對此開始紛紛投以高度關注。單片票房股價的影響是否會成為普遍現象?而這種影響到底會是長期還是短期的呢?
票房影響股價難成普遍現象
說到單部影片票房對于上市影視公司股價的影響,不得不提的就是《泰囧》。電影上映僅10天的時候,當時票房剛剛突破6億元,光線傳媒股價的漲幅已經高達32%。而當電影票房達到10億元時,股價漲幅最高達到40%。光線傳媒隨著《泰囧》票房的一路看漲,其股價也在不斷攀升。
當下正在熱映的《西游降魔篇》(以下簡稱《西游》)自上映以來,9天破7億元的高票房引起了業內外對于華誼兄弟股價的又一輪熱議。春節假期過后開市第一天,華誼兄弟股價受到電影票房的影響,迎來了開門紅,最后以20.63元收盤,漲幅8.58%。
對此,宏源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張澤京表示,電影票房盡管的確會對上市影視公司股價產生影響,但尚屬個例。“每年我們都會對上市影視公司出品的影片,于上映前進行市場分析,并進行票房預估,以給投資者一定建議。實際上在眾多影片中,真正會對公司股價產生影響的電影屈指可數。”
以華誼兄弟為例,2012年共出品了包括《畫皮2》、《逆戰》、《1942》在內的7部電影,在這7部電影中,能對其股價產生影響最大的不過《1942》。光線傳媒的情況也是如此,在去年上映的《畫壁》、《銅雀臺》、《新龍門客棧》、《泰囧》等電影中,真正對公司股價產生影響的也不過《泰囧》一部。
與此同時,電影票房對于上市影視公司股價的影響有時更像一把雙刃劍,既會拉升股價,也會致使股價下跌。去年9月20日上映的電影《一路向西》,上映前一天,中國3D數碼的股價上漲了近16%,但是電影上映后,受到票房不佳的影響,當日股價便下跌18%。此外,華誼兄弟去年斥資2.1億元拍攝的《1942》,由于最終的票房與投資基本持平,影片上映僅4天的時候,華誼兄弟股價市值縮水近13億元。
張澤京介紹,證券公司在預估票房的時候,往往會從放映前的口碑、導演和演員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以及電影的情節、內容題材等諸方面,進行一個市場化的評判。“我們會首先根據不同類型的電影進行受眾定位,再根據上映檔期,例如暑假、元旦、春節,排片情況,及同檔期競爭關系等方面,對于一部電影的票房預期進行評判。“以華誼兄弟將在4月4日上映的新電影《忠烈楊家將》為例,通過我們目前的綜合評判,我感覺這部電影的票房就不會過高,對于華誼的股價自然也不會產生顯著的影響。” 張澤京進一步說。
股價激升只是短期行為
盡管目前華誼兄弟的股價受到《西游》票房的影響,正處在持續上漲的階段,但是湘財證券高級分析師祁大鵬告訴記者:“在票房影響下的股價波動,普遍都是一個短期行為。根據目前大盤的走勢及以往的經驗,不要對華誼的股價期望值過高,其不會出現此前光線傳媒股價飆升的現象。”
祁大鵬表示,此前光線傳媒股價飆升,是因為在《泰囧》上映的時候,正好趕上A股市場運行在一個短期的反彈過程中。“那時光線傳媒的股價也就不到20塊錢,在《泰囧》12億元的高票房刺激下,短期暴漲是相對合理的。”
現在的華誼兄弟和當時的光線傳媒有著很大不同,其本身的股價已經漲了很多。“在《西游》上映前,華誼兄弟的股價是12塊錢,電影上映后,它的股價已經上漲到19塊錢,漲了很多。預計短期再往上走一走,回調已經基本沒有什么懸念了。” 祁大鵬進一步說。
在張澤京看來,其實上市影視公司股價的波動,不會只因為單部影片的票房有大幅度變化,在變化的背后,關鍵原因就是因為實際票房與預期票房相差太大。“看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的K線圖就會發現,光線傳媒的股價之所以會因為《泰囧》漲了這么多,是由于它之前的股價跌了很多,大家對這部影片的預期普遍很低,可最后誰也沒想到會達到12億元票房。”
張澤京表示,要說電影票房對于上市影視公司股價的長期影響,應主要看影視公司整體的業績變化,而業績的好壞則又回到了電影票房上。現在華誼兄弟的股價是20塊錢左右,假定市場認為漲到25塊錢是正常的,如果漲得太多,過一段時間自然會回調到一個合理水平。光線傳媒的股價,曾一度漲到37塊錢,后來又跌到了30塊錢,而現在是在31塊錢到34塊錢之間,“電影對于股價的長期影響就在于,如果全年的業績好,它的股價就會維持在一個合理且較為平穩的水平”。
此前幾大券商對《西游》的電影票房預估普遍是在6億元左右,近日他們也紛紛把票房預估提升到了10億元。由于《西游》目前表現出的票房收益較好,因此每只股票的收益也會增高。對于華誼兄弟今年的業績表現和股價走勢,祁大鵬告訴記者:“目前只能說今年華誼兄弟一季度的報表會非常漂亮,之后的走勢還要看未來幾部電影的票房表現,以及公司整體的發展。”
上市影視公司發展切勿急功近利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近些年來,有些上市影視公司為了維持一個良好的業績表現,盲目地擴張經營領域,甚至有的做起了證券、礦產、地產,這些做法都很不靠譜。“蘋果公司的股價和他們的產品就有直接關聯,產品受歡迎,股價自然也會上漲。產品在市場中的認可程度,就是公司業績和最終股價的晴雨表。同理,對于上市影視公司來說,首先要做好的就是電影本身。”
“從《泰囧》、《十二生肖》,到現在的《西游》,票房過數億元的國產影片層出不窮,我們認為對于電影這個行業,電影質量好,高票房會經常出現。券商對于電影的預期也會不斷上調。”張澤京向記者表示,當幾部影片都受到市場認可,上市影視公司的業績也自然會不錯,在這種比較樂觀的預期的影響下,股價就會漲上去,不會出現暴跌,即使出現回調,也會回調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魏鵬舉告訴記者,“我覺得如今的影視公司應該進行全產業鏈發展,朝著與核心業務相關聯的領域進行縱向拓展,即向上下游拓展。上游,做演員經紀、劇作家的培養;下游,做衍生品、電影制作基地。與此同時,還可以向電視節目制作、電視頻道的承租方向進行資本擴張,有點像光線傳媒模式。以保證影視公司在市場取得一定地位”。
對此,祁大鵬表示,這種模式并非適合所有上市影視公司,“目前,華誼兄弟的主營業務還是以電影為主,對于它而言,若想保證良好的業績,關鍵還是在于影片質量。但是如果讓華誼兄弟盲目去效仿某種模式,推出其他的業務,可能很長一段時間不賺錢,那么不論是主營業務,還是新增業務,都會受到牽連,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做基礎的話,風險太大了”。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評論 作者:鄒光祥)A股市場沒有神話,更沒有神人。徐翔不是,程定華也不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誼兄弟股價上漲背后的隱憂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222/26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