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曾總結自己的三條投資原則,第一條就是人要靠譜、不熟不投;第二就是大方向沒問題;第三個就是小方向被驗證。
“因為這樣才會有成功率,我想他們來找我,肯定也就是想聽聽我這樣的意見,覺得這個方向行不行,覺得這個切入點對不對,覺得找這幾個人合伙好不好,然后我想更多的是,我給他們一些這樣的建議。如果這件事情被我認可了,或者投了點錢的話,我覺得成功的概率還是提高了蠻多。最最重要的可能是,我給他們提供了一種信用,就說這件事情雷軍看好了,已經投錢了,其實在今天這個商業社會里,有時候信用的價值可能遠遠超過了我投的那點錢。”
徐小平:投資如看人
徐小平在創投領域的地位毋庸置疑,在他看來,天使投資最深的哲學,就是堅定不移的判斷人,而不是判斷模式。徐小平認為,天使投資人,應該有一顆天使的心,即對創業者無條件的愛和關懷。
如何判斷人,徐小平有自己的四個角度:
1) 學習力: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學習能力,比如學歷就代表一個人過去的學習能力。
2)工作力:包括工作經驗、技能和資源等。
3)影響力:也叫個人魅力,就是感染他人的能力。
4)堅持力:能夠克服困難走過去。
另外,徐小平會從三個角度來判斷團隊:
1)團隊吸引力:團隊成員之間是否有那種互相愛慕仰慕的情感,覺得能跟這個人一起工作很棒。
2)團隊互補力:團隊成員間互補,但也不單純的是指能力,也包括性格。
3)團隊協調力:一堆人一起做事,一定會有沖突,團隊從沖突走到妥協的能力非常重要。
“天使階段沒有數字可以查,只有夢。”除了投資就是投人的常識性認知,投資人還應該具備與創業者“同床共枕”的沖動,即一起做夢的激情和勇氣,創業才能成功。
蔡文勝:喜歡草根和千萬用戶
“單憑一個創業企劃書就能拿到投資已經成為傳說。”天使投資人、4399董事長蔡文勝分享了他在尋找和挑選創業者時看中的三點:第一,從用戶角度看產品價值;第二觀察用戶規模,規模越大,賺錢就容易;第三,看創業的團隊。
第一、用戶角度。“你做的這個事情,未來可發展的空間有多大。比如你現在告訴我你做的產品是基于PC方面的項目,我就沒有多大興趣。因為在我看來PC已經開始沒落,這個趨勢很清楚,大家也都知道。”
第二,用戶規模。“產品初期,比如說關于小游戲的項目,一天100萬的流量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賺不到多少錢。但如果對于某些行業,比如鋼 鐵,雖然網站一天的訪問量在三萬,但它是有價值的,因為中國鋼鐵廠也就幾百上千家,它的訪問量足夠,而且這個行業的價值太大了,你要賺它的錢就容易。”
第三,團隊。“十年前,4399都是一個人在做,但07、08年開始,個人再去做大一個產品、一個公司就很困難了。hao123在03年的時候,一天 已經是一千萬的訪問量,但整個中國沒幾個人知道是誰做的,也不知道有這個網站,可以說是市場給了三年的時間,讓它慢慢來做。但是今天,大家每天都在想做什 么公司賺錢,包括大公司也虎視眈眈,很少有那種時間讓你三年的時間慢慢來,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團隊,能夠很快的把事情做起來,包括找到一些互補。”
關于尋找項目,網站出生的蔡文勝指出,會比較關注個人流量方面,“龐大的站長資源和市場上第一時間了解到的產品相關數據,是兩個很重要的渠道。第三個就是朋友同人之間的介紹。”
熊曉鴿:只琢磨3件事
作為最早將西方技術風險投資實踐引入中國的人,熊曉鴿有自己的投資哲學。在他看來風投就像漂流,一定要看對河流,看對河流往前劃就行了,只要不被淹死,總能游到目的地,到的早一點兒賺錢就會多一點兒,到晚一點兒賺得就少一點兒。
“我的工作就是做投資,只琢磨3件事:一是市場,二是產品,三是管理團隊。實際上,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琢磨一個項目進入的時機,還要觀察項目的團隊對資本的復雜態度。”
對于團隊和項目哪個更重要?熊曉鴿指出,選對了河流,團隊就是劃船的舵手,本事好一點兒就不翻船,能夠很快到達終點;本事差一點兒可能就會翻船,所以團隊是這里面最重要的一環。
“我一向以為,要投資一個行業,一定要親自試水,否則永遠只能在淺灘徘徊,無法享受大海弄潮的終極挑戰和快樂。而對一個行業的深入了解,也往往會成就日后投資的神來之筆。一個優秀的投資人,在追求可觀的資金回報之外,不能放棄的,還有夢想和激情。”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204/259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