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等部分地區多次出現持續大范圍霧霾天氣和空氣污染,引發公眾對空氣質量尤其是PM2.5的關注,相關環保上市公司受到資金爆炒。
不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多家環保設備企業獲悉,環保概念股上漲更像是資本市場的一廂情愿,現實中的環保設備公司暫時并沒有得到實惠,不過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26.SH,下稱“菲達環保”)等環保設備公司已經啟動技術儲備來應對PM2.5治理技術的行業要求。
1月22日,菲達環保發布公告表示,該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全票通過了《關于設立杭州菲達環保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議案》,同意該公司在浙江省臨安市青山湖科技城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杭州菲達環保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菲達技術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投資標的預計總投資1.15億元,擬用地面積40畝,2年內完成土建工程。
“菲達環保技術研究院的經營范圍為研發微細粉塵PM2.5治理技術、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垃圾焚燒尾氣凈化集成處理技術、垃圾碳化處理技術等,這主要為應對PM2.5而進行的儲備技術。”據行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
“霧霾天氣的不時出現在中長期內會對我們環保設備公司有利好,我們公司也在推行一些除硫的技術,來滿足小眾市場的需求和未來市場需求。” 龍凈環保(600338.SH)的一位中層告訴記者。
去年2月29日環保部發布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新標準增加了PM2.5和臭氧八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去年12月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顯示政府將投入超過1000億元,進行大氣污染專項綜合治理。
環保行業的券商分析師認為,隨著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出臺,以及相關政策的逐步落實,未來有關從事脫硫脫硝、布袋除塵、環境監測設備等大氣污染防治類上市公司將從中直接獲益。
但短期內,霧霾天氣對環保設備公司并不會帶來明顯利好。一位來自聚光科技(300203.SZ)市場部的人士認為,現在環保公司股價拉動比較大緣于資本市場上的人炒作。據其介紹,投建一座常規的天氣質量監測站只需要80萬元左右,但是投建一座應對霧霾天氣而綜合檢測空氣參數的監測站需要幾千萬元,相關單位需要時間去應對并進行招標,對環保設備提供商的影響不會那么快顯現。
“政府該出的環保政策都差不多了,電廠該安裝設備的也都安裝了,其他的就剩下改造了。在除塵方面,中國走在其他國家前面。”上述龍凈環保人士表示,還有個細分市場的機會是除硫技術的研發。有券商研究報告指出,預計“十二五”期間脫硫建造市場容量將超過500億元,運營市場到2015年規模將達到32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0%以上。
有些環保設備企業已經抓住商機。1月19日,國電科環龍源環保公司與江蘇省宜興市經濟開發區在宜興簽署《煙氣脫硝凈化設備項目合作協議》,擬開發年產能16000立方米的煙氣脫硝設備。
推薦閱讀
智慧城市這一概念由來已久,相關個股也在A股市場上被反復炒作,但這個概念似乎一直“高高在上”。 昨日(1月29日),智慧城市概念終于接上地氣:據相關媒體報道,住建部昨日公布了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而國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霧霾概念股”備戰空氣治污市場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130/25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