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波曾經是華為工程師,像很多同事一樣,他也有歐洲工作的經歷。 2012年,一個創業的想法開始萌芽,胡德波的第一選擇,不是中國的北京或者上海,而是芬蘭的赫爾辛基。
胡德波做的是一款高爾夫手機社區應用,四五個人的開發團隊,有自己的辦公室,部分產品的測試已經能夠外包給印度甚至中國的公司完成。
“在芬蘭,創業并不那么難。”胡德波和他的創業伙伴目前正在接受來自Tekes(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的孵化和資金支持,“和國內相比,這里的孵化更純粹,獲得的支持以及能接觸到的資源也更豐富。”
芬蘭,人口僅有500萬,相當于北京朝陽區的人口總數,這樣的一個北歐小國,卻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胡德波們。
別擔心失敗
2012年,iso全球游戲排名中的前十款,有四款來自芬蘭。不管是諾基亞手機,還是“憤怒的小鳥”游戲,Rovio、Supercell等等,都和胡德波的團隊一樣,是芬蘭創業孵化鏈條中無數項目中的一個。
2008年,芬蘭就業與經濟部科技司司長Petri Peltonen在制定國家創新政策時,將每年占據國民總收入高達4%的研發預算撥發給各項“創新支持”項目。
Tekes是其中最核心的一環,這個隸屬于芬蘭就業與經濟部旗下的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幾乎參與了芬蘭全國60%的商業創新項目,支持著芬蘭的創新動力。
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的Tekes曾扶持過無數企業的研發創新。
從十年前的一年3億歐元,到去年的5.5億歐元,政府撥款用以支持超過2000個研發項目。其中,三分之一的資金將投入到大學、研究機構,其余的部分則將用來支持企業、團隊創新項目。Tekes的相關報告顯示,從2012年到2015年,芬蘭啟動了“游戲加油站”計劃,計劃4年內投入7500萬歐元,用于游戲及其配套產業扶持項目。
“申請Tekes的資金門檻非常的低,”胡德波補充道,“有時,甚至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想法,就可以前往申請,前后只需要兩到三周,大多數時候項目都會得到批準,根據項目情況和進展程度,只是資金多少的問題。”
盡管這些無償資助項目每年有四成左右會被停止或宣告失敗,但所有損失都將由Tekes埋單。“不用害怕失敗是對創業者最大的吸引。”或許這也是胡德波選擇在這里創業的原因。
除了政府支持,諾基亞的深遠影響讓芬蘭的IT創業具有更多的資源優勢。隨著“后諾基亞”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工程師選擇自建團隊運營項目,同時以芬蘭為核心的全球軟硬件資源為創業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創業的磁場效應
“通常來說,創業的形成可以被看成三個階段,點、面、群。”上海交通大學金融系副主任費一文教授表示,過去芬蘭的創業環境介于“面”和“群”的過渡當中,針對某一個特殊的行業或企業,形成獨特的創業特征和氛圍。例如,芬蘭過去幾年的創業中,能夠清晰地看到“諾基亞背景”,創業項目大多集中在手機、移動互聯網或掌上游戲,而項目團隊更是不乏具有諾基亞工作經歷的員工。
而在創業環境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中,類似于美國的硅谷,芬蘭也正逐步形成自己的“創業云氛圍”。
“作為全球的創業核心,硅谷已經開始逐步形成自己的磁場,具有一種云的概念,把分布在全球的創意和想法聚集到那里,然后實現產業化。”在費一文看來,要形成這種磁場效應,首先需要有創業扶持的資金存在,這樣的資金來自政府或機構都將是對創業者的實際支持。
其次,創業磁場更需要具有一定的實力和基礎,除了資金之外,其他的輔助模式、外部環境、產業化能力更為重要。“創業者們把想法帶到那里,是相信在這里孵化創意更容易被世界接受,更容易形成產業化。”費一文補充道。
去年10月,芬蘭游戲新秀Supercell正式搬入曾經作為諾基亞研發中心的新辦公大樓,這是繼“憤怒的小鳥”之后,又一家芬蘭游戲公司長期占據iso游戲排行榜前五的位置。
“憑借‘hay day’和‘Clash of Clans’兩款游戲,公司每天的收入超過50萬美元。”CEO兼創始人Ilkka Paananen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當然這并不是因為芬蘭的冬天太長人們只能玩游戲打發時間,事實上大部分收入都來自于海外市場。
“在芬蘭研發,在美國試水,在全球引爆”,這幾乎已經成了芬蘭創新市場的經典定律。芬蘭赫爾辛基的達涅米科技園被稱為芬蘭的“硅谷”,在這里芬蘭的許多高新產業正在逐步孵化,同時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加入。
推薦閱讀
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和Raine基金昨天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聯合在全球傳媒、體育、娛樂和數字媒體等領域探索投資機會。 “我們和Raine有著共同的愿景——將中國的傳媒娛樂公司打造成為世界級的機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解析芬蘭創新市場定律:磁場效應助力創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125/25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