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故事:河對岸的礦山挖出了金子,于是無數人涌向對岸試圖淘金,有的人則看到了機會,做起了擺渡船的生意,很快賺到了真正的金子。
1月26日,國內最早的科技博客、以關注互聯網創業起家的“36氪”將正式推出全新產品——“創業者服務平臺”。
“這個平臺相當于創業服務的App store,”36氪創始人兼CEO劉成城向《第一財經日報》介紹道,“在這里創業者能找到獵頭、服務器提供商、法律服務等等,我們搭一個平臺,連接兩邊的人和資源。”
當創業成為一種“潮流”的時候,像劉成城這樣的人,想做的無疑是其中的“擺渡生意”。
創業服務元年?
創業服務業的提法由來已久,但2013年無疑將有越來越多服務于創業的新鮮事發生。
2010年12月,“36氪”網站正式上線,這個由幾個大學生創辦,早期以翻譯國外科技博客為核心內容的網站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火了。在“36氪”之前,國內還沒有相對成熟的科技博客,更沒有關注創業群體的同類網站可供選擇,或許正是這樣一片空白使得“36氪”獲得了意想不到的關注。
2012年,越來越多的科技博客陸續誕生,IT互聯網的博客媒體圈擠進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我們和他們不一樣。”這是劉成城在交流的過程中始終強調的,“我們要做的還是和創業有關的事,科技博客只是一種方式。”
今年1月,“36氪+”正式上線,和原有的“36氪”網站不同的是,新網站的口號已經從原有的“關注互聯網創業”,變成了“服務互聯網創業”。1月26日,在“36氪+”尋找融資、尋求報道、瀏覽項目的三大功能之外,即將推出的創業者服務平臺將類似于早期的“阿里巴巴”模式,獵頭公司、服務器供應商等各類服務機構將在平臺上進行展示,創業者只需輕點鼠標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務,從而達成“買賣”與合作。
“8079個創業項目,幫助創業者參與融資對接483次,報道創業項目1524次”,這是劉成城目前給出的創業服務答卷。2012年,“36氪”獲得了首輪第一筆融資,雖然對于融資的具體金額和機構劉成城表示不方便透露,但對于一家成立剛滿兩年的公司,同樣身為創業者的“36氪”來說,淘金的路顯然比大多數過河挖金子的企業走得順利。
開始從事創業服務的公司并不只有“36氪”
2012年9月,“人人獵頭”手機應用正式上線。“人人獵頭”搭建了一個“找人的平臺”,企業在app中發布職位同時公布推薦成功后推薦人所能獲得的賞金,用戶看到后點擊“開始推薦”便可直接在手機通訊錄里挑選合適的人選,并且發送短信告知對方。一旦企業成功錄用后,人人獵頭和推薦人均能獲得企業支付的傭金。
“傳統獵頭公司要價一般是招聘職位兩到三個月的月薪,而在人人獵頭,這筆費用縮減到了五分之一。”王雨豪要解決的也是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問題,“創業團隊需要用人,而傳統獵頭行業又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便是我們的機會。”
“大公司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王雨豪補充道,“把中小型企業服務好,就是我們最大的價值。”
服務創業如何賺錢
創業者缺錢,服務創業者,還要從中賺到錢,這個看似不怎么可行的方法卻在另一群人眼中有了另一種解讀。
早在推出“人人獵頭”之前,王雨豪和他的團隊擁有一款更具人氣的產品,“名片碰碰”。這款積累達到六位數用戶量的產品卻沒有為他帶來多少收益,然而“人人獵頭”在上線推出一周的時間里就很快為公司賺到了第一筆傭金。
人員工資、房租、服務器租用、獵頭、法律咨詢,這些項目在“36氪”去年對創業者們“創業公司的錢大多花在了哪里?”的調查中排名靠前。“去年我們曾在一封小范圍的郵件中提到是否需要獵頭服務,結果收到了二三十家公司的申請需求。”這讓劉成城相信,服務創業公司是個不錯的生意。
“目前我們的大多數服務還都是免費的。”劉成城不斷強調網站的服務功能,事實上正是這些免費的服務為“36氪”積累了不少用戶基礎。而在劉成城看來,今后“36氪+”的創業服務平臺將更像是一個創業圈里的“攜程”,把供應商的資源進行整合,打包議價提供給創業團隊,為后者提供方便,收取傭金。
“創業公司沒錢是因為他們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錢。”劉成城認為,任何一家創業公司運營起來都有許多不可避免的花錢項目,幫助創業公司們在這些項目中省錢,這本身就是創業市場的一個空白。
推薦閱讀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故事:河對岸的礦山挖出了金子,于是無數人涌向對岸試圖淘金,有的人則看到了機會,做起了擺渡船的生意,很快賺到了真正的金子。 1月26日,國內最早的科技博客、以關注互聯網創業起家的“36氪”將>>>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125/25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