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正在北京車庫咖啡館里上網
車庫咖啡于2011年4月開始營業,是一家以創業和投資為主題的咖啡廳,創業者只需每人每天點一杯咖啡,就可以在這里享用一天的免費開放式辦公環境。
時隔一年,再次采訪蘇菂時,他創辦的北京“車庫咖啡”已經顯示出不凡的生命力。“車庫咖啡”與農業銀行聯合推出“大行德廣伴您成長”的服務 項目,于1月11日正式落地,為早期低資金公司開設快速通道,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并在開戶結算、電子銀行、金融咨詢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優惠,“車庫咖啡” 的會員第一年開戶手續費全免。蘇菂說:“這是一次金融的創新,每年只需繳納1200元,就可以為初創團隊省下幾千到幾萬元。”
如今的“車庫咖啡”已不僅僅是為初期創業者提供創業辦公、與投資人合作接洽的平臺,現已發展完善為一個虛擬服務體系。這個名為“車庫咖啡” 的咖啡館,《中國青年報》曾于2011年12月26日以《專門為草根創業者辦的咖啡館》為題作過報道。蘇菂最大的成就感是:“車庫咖啡”至今已讓40多個 創業團隊獲得近百萬元的投資。
盡量不賺草根創業者的錢
如今,經過一年多的經營,“車庫咖啡”已經擺脫了2011年負增長的狀態。由于物價上漲,原來15元一杯的咖啡已經上調為22元一杯。現在每天上座率達80%以上,憑咖啡、餐點的銷售額已能勉強平衡收支,所以蘇菂一直堅持,即使小會議室里已更新了辦公系統、增加了3D打印機等先進設備,大會議室也裝修成了3D影院的辦公環境,但價格還維持在2011年時的價格:小會議室10元/小時,大會議室20元/小時。
“我不需要靠這個掙錢,即使虧點也無所謂,會議室本來是想做成免費開放的,只不過為了避免一個團隊占用會議室時間過長,所以才設了這樣一個 提醒價。”蘇菂盡量不去賺這些草根創業者的錢,他想了很多賺錢的方式,比如“車庫咖啡”的紀念T恤,很受外國人和參觀者喜愛,銷量不錯;印有“車庫咖 啡”LOGO的咖啡杯,15元一個,幾乎每個創業團隊都會買上幾個;還有刻著“車庫咖啡”標識的木質U盤、帶4G存儲卡的音響等實用產品。此外“車庫咖啡”走廊外懸掛的12個廣告牌,每個月也能收入兩三萬元。
“我還是希望能盡最大的可能降低初創人員的創業成本,這才是我最初的經營理念。”蘇菂說。
最大的收獲是相互交流
“一戰到底”APP教育游戲軟件的創始人段利軍已經入駐“車庫咖啡”4個多月。2009年畢業的他表示,在“車庫咖啡”辦公,自己收獲頗多。
“2012年8月,我帶著粗糙的計劃書第一次來到‘車庫咖啡’時,蘇菂就耐心地幫我分析項目,給出了中肯的建議,鼓勵我把計劃書落地,正是 他的鼓勵才讓我專心研究起產品。”段利軍說,在這里辦公大大節省了辦公成本,而且還可以和其他創業團隊交流,整合了資源,每天中午半小時的自由交流和定期 的培訓,也讓大家能相互吸取經驗、改進自身不足,同時,大大地增加了跟投資人接觸的機會。
“我到這里時間還短,有一個搞游戲海外推廣的團隊2011年8月就進駐這里了,如今他們已經有了幾百萬元的收入,但仍不愿離開這個草根的創業平臺,他們說這里的人更親切,工作起來更有靈感。”段利軍說。
在“車庫咖啡”的角落里坐著一位中年人,這位做在線教育的熊先生是從外地專程趕來的,因為之前聽說“車庫咖啡”是一個創新的創投對接平臺, “希望可以尋找到對我項目感興趣的投資人”。在了解了熊先生的目的后,蘇菂的意見是:“目前教育創業已做成一定規模了,這塊融資的前景不容樂觀,再加上你 的在線教育項目還處于初期,并不建議馬上開始融資。”蘇菂還給熊先生介紹了一位駐扎在“車庫咖啡”的同行業創業者,讓兩人進一步探討。
與30余家大型公司聯合服務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蘇菂已將“車庫咖啡”的服務項目增加了300余種,與30余家大型公司達成聯合服務協議,被中關村管委會評為“創新型孵化器”。中關村管委會也加入到為“車庫咖啡”的初創人員提供服務的行列中來,為“車庫咖啡”的創業團隊注冊公司提供綠色通道,每月有兩天創業者可以在“車 庫咖啡”提交申請,然后再由“車庫咖啡”幫他們注冊公司,省去諸多繁瑣的程序。
“最初我只是想給創業者提供一個相對低廉、舒服的辦公環境,但后來發現普通咖啡廳的設施遠遠達不到創業者的需求,要做好‘車庫’的孵化功 能,就必須為創業者提供他們在創業初期可能涉及的各個領域的服務。”蘇菂表示,現已與微軟達成合作,為每個入住“車庫咖啡”的創業團隊提供3年的免費微軟 正版軟件服務,基調公司也會每年為創業團隊的每人提供3份全年測試報告,還有免費阿里云“云計算存儲和寬帶”,免費的遠程安卓全機型測試服務、移動APP 真機云測試平臺等,大大優化了“車庫”的辦公環境。
資源整合就是一種融資
蘇菂認為,到“車庫咖啡”不應該只是奔著投資來。“如果哪個團隊得到投資,我很為他們高興,但獲得投資的幾率只有5%。而技術投資不同,你的技術能幫我解決問題,我的技術能幫你解決問題,這種異業資源整合才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在“車庫咖啡”,這種整合每天都在發生。蘇菂認為,當創業者把所有的資源都打通了以后,投資自然而然找上門了。
“去年有一個做酒精測試儀的團隊,就是來到‘車庫’后融入了多個創業團隊的創業理念成功的。”蘇菂透露,這個團隊的產品主要應用于飯館, “假如你喝了一杯酒,又擔心酒駕,就可以在測試儀上投幣測試,如果測試結果低于20%,那就可以安心開車了”。項目聽起來不錯,但實際操作結果并不理想, 北京一共投放了500臺測試儀,平均每天每臺機器只能收到10元,給飯館分成之后,所剩無幾。經營遇到困難之后,創業團隊來到“車庫咖啡”和其他團隊交 流,大家集思廣益,建議他改變產品結構,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們研發了二代產品,植入了另一個創業團隊研發的街機游戲和安卓的硬件系統等新內容,變成一個多 功能平臺,這個改變預計會使收入增加10倍。目前,二代產品已經投入生產。
推薦閱讀
當iOS和Android還沒成氣候的時候,“挖財”就已經在探索移動互聯網的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車庫咖啡:40余團隊獲近百萬投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122/256831.html